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9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34篇
海洋学   3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河南石炭纪铝土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河南铝土矿为上古生界石炭系本溪组的G层铝土矿,分布在三门峡—郑州—平顶山这个三角地带。底板为中奥陶统马家沟组或上寒武统的碳酸盐岩,为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床。化学成分以高铝、高硅、低铁、中低铝硅比为特征。全省平均Al2O365.28%,SiO211.57%,Fe2O34.14%,铝硅比5.64。总体上讲,化学成分比较稳定,(Al2O3+SiO2+Fe2O3)一般为80%~82%,铝土矿的形成明显受岩溶古地形的控制,矿体厚度变化很大。全省平均含铝岩系厚11.42m,铝土矿厚3.83m;但含铝岩系最大厚度为68.34m,铝土矿最大厚度为57.95m。溶斗中的厚大矿体一般铝硅比较高。在铝土矿的地质特征作了分区描述后,对铝土矿成矿地质条件,含铝岩系特征,矿床地质特征和铝土矿形成的岩相古地理环境做了总结归纳,并建立了成矿模式。作者认为:要把“G层”铝土矿归结为由某一种方式形成的意见是不可取的。铝土矿的成矿作用是多种多样的,既有残留下来的红土风化壳型,也有钙红土-沉积型、浊流堆积型和胶体化学沉积型。以钙红土-沉积型为主;钙红土风化壳形成之后,受到破坏经过短距离搬运再沉积下来。浊流堆积是钙红土-沉积型的一种特殊类型,胶体化学  相似文献   
103.
传统的找煤方法不论何期的含煤岩系多以现今保留的盆地边缘为目标,作者通过近年对松辽盆地东缘和长春双阳地区的研究认为:新的找煤战略应广泛开展盆地外围第四系覆盖的,根据零星露头误圈入老地层中的残留煤盆地的寻找,同时注意现今盆地边部向盆地内已尖灭的煤系地层,在盆地的更深部可能存在另一个独立的含煤小盆地。  相似文献   
104.
温同想  徐松绿 《河南地质》1997,15(4):241-251
河南省华北地台区寒武系下统自下而上划分为辛集组含磷陆源碎屑岩,朱砂洞组蒸发岩-镁质碳酸盐岩和蚀和馒头组合含阻源碎屑碳酸盐岩夹不稳定蒸发岩,早寒武世古地理普华北陆表海,划分为三个相区七个亚相区;有朱砂洞早期和馒头早中期两个成盐亚期,均属海相化学岩型硫酸盐岩和镁质碳酸盐岩互层的剖面结构类型有潮上膏盐湖和潮上盐滩两种成盐环境,浅盆浅水和潮上萨勃哈两种成盐模式。  相似文献   
105.
河南省滑石矿资源丰富,规模巨大。矿带位于华北地台华熊沉降带栾川—薄山陷褶断束北侧,潘河—马超营大断裂和下汤—拐河大断裂之南附近。主要有三带一点:①卢氏中部潘河—铁洞村滑石成矿带;②栾川北部九里沟—天桥沟滑石成矿带;③鲁山下汤—方城独树滑石成矿带;④泌阳台山滑石矿点。总长300km。河南滑石矿的特点是大而贫,但可选性尚佳。目前已形成以民采为主的规模性开采,在方城独树形成了颇有名气的滑石市场。  相似文献   
106.
试错法判断导线测量错误站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试错法判断导线测量错误站彭世想(黄河水利委员会西峰水文水资源勘察勘测大队745000)一、引言随着电子测距技术的发展,导线在地形测量中越来越实用。在实际测量中,常会遇到由导线某一站水平折角或某一条边长出错引起导线方位角闭合差、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严重超...  相似文献   
107.
温同想 《河南地质》1998,16(4):251-255
河南省滑石矿资源丰富,规模巨大。矿带位于华北地台华能沉降带来栾川-薄山陷褶断束北侧,潘河-马超营大断裂和下汤-拐河大断裂之南附近。主要有三带一点:①卢氏中部潘河-铁洞村滑石成矿带;②栾川北部九里沟-天桥沟滑石成矿带;③鲁山下汤-方城独树滑石成矿带;④泌阳台山滑石矿点。总长300km。河南滑石矿的特点是大而贫,但可选性尚佳。目前已形成以民采为主的规模性开采,在方城独树形成了颇有名气的滑石市场。  相似文献   
108.
新疆伊犁黄土和古土壤形成环境的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传想  宋友桂 《中国沙漠》2012,32(5):1256-1262
通过粒度和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研究方法,对伊犁盆地昭苏剖面黄土和古土壤形成环境的差异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伊犁古土壤层中>30 μm、>40 μm和>63 μm等粗粒径组分含量较黄土层稍高,尤其是>63 μm组分更为显著;伊犁古土壤形成时期,西风环流较强,导致古土壤层中存在大量粗颗粒的近源堆积物,气候存在突变性,是一个环境变化不稳定的时期;而黄土堆积时,西风较弱,气候变化相对稳定;古土壤形成时期虽降水相对较多,但气候较冷,导致其风化成壤作用并不强,而黄土堆积时降水与古土壤形成时期相当或者较少,但由于气候总体较为温暖,风化成壤作用相对较强。不同时期水热组合形式及其各自权重不同均会对伊犁黄土和古土壤风化作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9.
新疆伊犁黄土化学风化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伊犁盆地昭苏黄土剖面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结合与黄土高原典型第四纪风成堆积洛川剖面的对比,对伊犁黄 土常量元素分布规律及化学风化特征进行初步研究发现,伊犁昭苏剖面黄土和古土壤主要元素含量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暗 示着沉积后两者所经历的风化作用相似。与黄土高原相比,伊犁黄土和古土壤除CaO,MgO和Na2O,P2O5分别出现较大程度的 富集和较小程度的亏损外,其它常量元素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CIA指数、Na/K比值及A-CN-K图解显示伊犁黄土和古土 壤均经历了低等强度的化学风化作用,弱于黄土高原的洛川黄土及古土壤,黄土和古土壤风化分异作用不明显。气候条件 尤其水热组合模式(降水、温度和蒸发量等)对伊犁黄土化学风化的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10.
水热法分解钾长石制备雪硅钙石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采用CaO作为助剂,在低温、中压的水热条件下分解钾长石,继而合成一种水合硅酸钙--雪硅钙石,同时得到KOH稀溶液,可用于制备高纯碳酸钾。影响晶化反应的主要因素有n(Ca)/n(Al+Si)、晶化温度、晶化时间、水固比(质量比)、搅拌速度等。讨论了各因素对钾长石分解及雪硅钙石形成的影响,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热重-差热分析、扫描电镜等手段对合成产物进行结构性能表征。实验结果表明,以CaO为助剂分解钾长石,同时合成雪硅钙石的工艺方法可行,资源利用率接近100%。实验得到的优化工艺条件为:晶化温度为220~250 ℃,n(Ca)/n(Al+Si)在0.8~1.0之间,晶化时间5~8 h,水固比为20~25,搅拌速度400 r/min。在此条件下,钾长石中K2O的溶出率达80%以上,同时得到结晶良好的针状雪硅钙石晶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