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92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211篇
地球物理   42篇
地质学   24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本文应用转动主分量(REOF)方法对模式模拟出的中国未来温度进行分析。根据载荷值进行温度分区。其分区结果为:1961-1990年、2021—2050年和2071—2097年的冬季平均温度均可划分为4个区。  相似文献   
92.
全球变暖情景下中国气温分区的未来变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SRES A2情景下IPCC AR4的13个模式资料,结合我国月平均温度观测资料对当前和未来我国气温的分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961-1990、2021-2050年和2071-2097年三个时段年平均气温分区在我国西部变化不大,而在我国东部发生了显著变化。1961-1990年我国东部被华北分区带分为南、北两个区;2021-2050年由于1961-1990年间的华北分区带北移,而在两广以北同时出现另一分区带,使得该时段我国东部分成东北区、华北和华中区以及华南区三个区,在2071-2097年北方分区带消失,而南方的分区带北移至长江一带,使得该时段我国东部仍可分为南、北两区。通过比较三个时段不同分区年平均温度时间变化发现,导致分区变化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在不同时段各分区年平均温度的变率和增温幅度不一致所致。  相似文献   
93.
利用1961~2006年江淮地区80个站点的逐日降水资料,根据百分位数确定极端降水阈值的方法,比较了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该区域降水强度的分布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在全球气候典型暖异常的年份里,江淮地区极端降水日数占总降水日数的比重比冷年增加30%以上,极端降水总量的比重增加13%左右;而微量降水日数所占比重比冷年减少近60%,微量降水总量减少了80%,说明全球变暖后江淮地区降水强度分布结构呈现弱降水减少,强降水增多的显著两极分化特征,且该特征在江淮地区基本一致。冬、夏季对比表明,冬季的变化幅度比全年和夏季更大。可见全球变暖背景下未来江淮地区降水强度分布结构出现两极分化趋势可能性增加。  相似文献   
94.
基于SSA-AR方法的MJO指数预报模型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奇异谱分析(SSA)与自回归向量(AR)预报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热带地区大气季节内振荡(MJO)指数向量作自适应滤波意义下的预报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对MJO原始序列进行SSA的分解重建,无论采用对重建的分量序列进行AR(P)建模的方案,还是利用对重建合成序列进行AR(P)建模的方案,均可得到两周以上的MJO指数预报能力,其提前20天指数预报值与实况之间平均相关系数达到0.5,与直接对MJO原始序列进行AR建模相比较,该方法有较高的预报技巧和超前预报能力,预报效果也较稳定,故将SSA-AR方案进一步完善,可望作为MJO指数业务预报的有效模型。  相似文献   
95.
20世纪全球表面温度场序列的插补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基于主分量典型相关分析的典型变量回归 (CVR)插补模式 ,在综合分析Jones等 5°× 5°格点温度资料覆盖率的演变情况、缺测场与基本场温度距平相关结构、稳定性的基础上 ,确定合理的插补方案 ,对其陆面格点温度场进行插补延长试验 ,得到了 1 90 0~ 1 998年连续、均一的全球月平均气温场序列。独立样本检验表明插补效果优良 ,总缺测场误差方差与原序列方差之比低于 0 .40。插补前后全球及纬向平均序列的演变特征基本一致 ,原 Jones序列的线性增温率较重建序列高0 .1 1℃ /(1 0 0年 ) ,可能与原 Jones场序列空间分布的不均一性有关  相似文献   
96.
具有门限的一种非线性随机-动力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一种附加门限控制的具有非线性反馈作用的随机-动力模式,从而对具有线性反馈的随机-动力气候模式加以改进。从理论上说,这种具有门限的随机气候模式可使气候系统内部反馈机制中的非线性特征更为明显,以便更加客观地模拟和预报短期的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97.
介绍了环境气象指数的开发原理、设计方法,制作出交通事故、用电负荷量、自来水消耗量等几个适用于哈尔滨市的环境气象指数,并对指数进行分级,对于不同的级别简单地提出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98.
从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生物结皮的下层(沙漠层)分离到一株寡营养细菌(Oligotrophic bacteria),编号为SGB-5,G+;细胞大小在(0.328~0.746)×(0.171~0.240)μm;菌落圆形,直径5mm,白色光滑,隆起明显;兼性好氧;该菌最适生长的碳量为15 mg/L培养基;生长温度范围为10~50℃,最适生长温度为37℃;最适pH为7.0~9.0;该菌在生长过程中分泌大量的黏多糖,黏多糖的化学组分为阿拉伯糖、X糖、葡萄糖、半乳糖及甘露醇,其摩尔比为1∶14∶19∶6∶14;室内培养72 h黏度可达6300 mpa.S.将黏度为1200 mPa.S的菌体培养液喷洒在流沙表面后,能够形成可以黏连沙粒的约2~6 mm厚的寡营养细菌结皮层,该结皮层不仅能够固沙而且具有一定的减缓土壤中水分蒸发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
发射光谱法测定勘查地球化学样品中银硼锡钼铅   总被引:21,自引:13,他引:21  
张雪梅  张勤 《岩矿测试》2006,25(4):323-326
以K2S2O7、NaF、Al2O3和炭粉为缓冲剂,Ge为内标,电弧发射光谱法测定勘查地球化学样品中Ag、B、Sn、Mo、Pb。方法检出限为Ag0.013μg/g、B0.83μg/g、Sn0.23μg/g、Mo0.073μg/g、Pb0.37μg/g。方法精密度(RSD,n=12)为Ag4.2%~11.3%、B3.2%~6.5%、Sn2.6%~7.1%、Mo2.9%~6.3%、Pb1.57%~5.18%。测定了国家一级地球化学标准物质,结果与标准值相符。  相似文献   
100.
近35年江苏沿海气温变化对北半球增暖的响应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主分量分析与回归估计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近35年来江苏沿海气温变化对半球增暖的响应状况。根据北半球平均增暖的条件,推求未来气候情景下该区各地增暖的可能幅度及其可靠性。结果表明(1)北半球增暖背景下,本区夏季气温变化趋势和年际振动的响应,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