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2篇
  免费   254篇
  国内免费   191篇
测绘学   128篇
大气科学   164篇
地球物理   285篇
地质学   548篇
海洋学   145篇
天文学   14篇
综合类   81篇
自然地理   21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4年   2篇
  194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叙述了SUSE Linux与Windows两种平台的资源共享与互操作的方法,着重讨论了FTP、NFS、Samba、Telnet、SSH、VNC及其他远程显示等服务及其在两种平台的安装及操作,利用这些方法,可以实现两种平台的资源共享与互操作。  相似文献   
942.
2005年沿盐源-西昌-马湖一线实施了地震测深和高分辨地震折射观测实验.利用有限差分地震走时层析成像算法处理了其中的高分辨地震折射Pg波走时数据,获得了川西地区活动地块边界带上地壳的P波速度精细结构和活动断裂深部形态,分析了上地壳的变形特征,讨论了断裂与地震活动的关系.结果如下:盐源盆地、后龙山地区的上地壳为表层低速和深部均匀高速的双层结构,两层之间存在明显向西缓倾的结构面;模型坐标180~240km范围内,P波速度分布表现为陡倾的高低速条带相间结构:模型坐标240~300km之间的西昌中生代盆地具有较厚的浅部低速和深部高速双层结构,层间的纵向及横向速度变化强烈,其分界面起伏较大:模型坐标300km以东的大凉山地区为不均匀高速区,地表速度接近5km/s.此外,模型坐标130,150和280~310km之下,存在显著的深部不规则异常高速体,可能与二叠纪岩浆活动有关.盐源推覆构造由表层低速推覆体,向西缓倾的构造拆离面和深部高速基底构成的薄皮构造,金河-箐河断裂是其推覆前缘;磨盘山断裂为一西倾的低速带,延伸至基底顶面;安宁河断裂和则木河断裂为东倾的舌状低速带,延伸到了基底内;在深处,大凉山断裂分为两支,表现为狭窄条带内速度结构的强烈变化,西支西倾,东支东倾,两支断裂均延伸至基底内;西昌中生代盆地东缘断裂为强速度梯度带,倾向南西,延伸至基底顶面;剖面最东端向西倾斜的舌状低速带可能是马边断裂的一个分支,其可靠性有待进一步证实;安宁河、则木河、大凉山断裂均是规模较大的基底断裂,其活动性较强,该区的强震活动主要受其控制;速度图像表明研究区的上地壳变形强烈,盐源盆地至金河盆地主要表现为盖层的挤压推覆逆冲变形,基底呈刚性;磨盘  相似文献   
943.
2006年7月22日09时10分21.6秒,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境内(28°01′N,104°08′E)发生Ms5.1地震,震源深度9km.极震区烈度为Ⅵ度,个别Ⅶ破坏点,等震线形状呈椭圆形,长轴走向北东向.地震造成22人死亡,13人重伤,35428户、151168人受灾.2006年8月25日13时51分41.1秒,盐津县(28°03′N,104°07′E)再次发生5.1级地震,震源深度7km,较7月22日地震略浅.微观震中由722地震位置向西北偏移约4km.由于震中位置基本相同,故地震灾害相互叠加,出现灾害加重现象和灾情范围扩大趋势,地震造成2人死亡,重伤7人,1万多户、4.5万多人需要紧急转移安置,房屋倒塌1500多间,其中170所学校的校舍不同程度受损.  相似文献   
944.
浅层人工地震P波和S波资料揭示的郑州老鸦陈断层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断层活动性的探测研究是城市防震减灾的基础性工作。为了查明郑州老鸦陈断层的位置、性质及其活动性,2006年底跨老鸦陈断层进行了高分辨率的浅层地震P波和S波探测,通过采用不同的地震波激发源、不同的观测系统参数相结合的工作方法,获得了沿剖面不同深度的地下细结构图像,揭示了老鸦陈断层的形态和特征。结果表明,老鸦陈断层为一条倾向NE、走向NW的正断层,该断层错断了新近系(N)以前的地层,在Q+N地层内部没有发现断层引起的地层错断现象  相似文献   
945.
地震勘探方法是隐伏断层探测的一种有效的地球物理探测手段,而地震勘探的探测参数是影响探测效果和断层定位精度的主要因素.本文以银川市活断层探测的浅层地震勘探资料为例,并结合石油地震勘探剖面结果和钻孔地质资料,阐述了在第四纪覆盖层较厚的地区,由深至浅追踪目标断层形态和确定断层上断点空间位置的方法技术.结果表明,采用高分辨率地震勘探和钻孔地质剖面相结合的探测方法是确定隐伏断层位置、判定断层活动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46.
青藏高原希夏邦马峰地区雪冰有机质的气候与环境意义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0  
从青藏高原希夏邦马峰达索普冰川海拔 6 4 0 0~ 70 0 0m(相当于对流层的中上部 )雪冰中检测出源于自然生物的有机化合物有C15 ~C3 3 正构烷烃、C6~C18的一元正脂肪酸、C2 4~C3 1的正脂族 2 酮及酯 ,但未能发现在对流层下部存在的稳定性较低的化合物 ,显示了对流层中上部与对流层下部在有机组成上不同的一面 .检出了源于石油残余物的姥鲛烷、植烷、C19~C2 9的长链三环萜、C2 4四环萜、C2 7~C3 5 的αβ型藿烷、C2 7~C2 9甾烷以及叠加于生物源上的正构烷烃 ,表明这一偏远的、处于对流层中上部的希夏邦马峰地区已受到人类活动有机质的污染 .污染源不在中国境内 ,而主要与世界上产油量最高的中东地区有关 ,并记录了海湾战争的影响 .一些有机指标与δ18O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可明显地划分出夏半年 (季风盛行 )和冬半年 (西风盛行 ) ,对本区乃至青藏高原大气环流有指示意义 .夏季风盛行时 ,正构烷烃nC17>nC2 9,正构烷烃的nC2 9/nC2 7,nC2 2 /nC2 1-,nC2 9/nC2 4,C3 0 酮 /C3 0 酯 ,C2 4四环萜 /C2 4三环萜等比值和CPIn 值降低 .而西风盛行时 ,正构烷烃nC2 9>nC17,正构烷烃的nC2 9/nC2 7,nC2 9/nC2 4,C3 0 酮 /C3 0 酯 ,C2 4四环萜 /C2 4三环萜等比值和CPIn 值升高 .  相似文献   
947.
讨论并提出了抽芯验桩孔的孔径、桩身混凝土芯样强度换算、设计桩身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值的取定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948.
湘西磷块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朝东  陈其英 《地质科学》1999,34(2):213-222
晚震旦世、早寒武世是我国扬子区重要成磷时期,自滇东至湘西分别发育了台地型、过渡型和盆地型磷矿床,其中以盆地型成磷条件研究程度稍差。本文采用GC-MS、ICP-MS、形态硫分析、硫同位素、物相分析等多种实验方法研究了湘西上震旦统、下寒武统磷块岩的形成条件。从磷的来源、磷的沉积和富集等方面,探讨了盆地型磷块岩的成因。结论认为湘西磷块岩为生物、有机质聚磷作用的成矿模式。有机质主要来源于藻、菌类生物。海底热泉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磷。在缺氧的环境条件下,有机质为磷的聚集和转化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949.
湘西震旦—寒武纪黑色岩系的有机岩石学特征及其形成条件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吴朝东  陈其英 《岩石学报》1999,15(3):453-462
湘西上震旦统、下寒武统黑色岩系主要由富碳硅质页岩、石煤、硅质页岩、硅质岩、磷块岩和重晶石岩等组成。有机质属于腐泥型, 无形态组分是黑色岩系的主要显微组分类型, 微粒体、细粒状体呈密集状组成岩石的基质。有形态组分总体含量较低, 多为藻类体, 零星分布于基质中, 表明一方面有机质受热演化程度较高, 另一方面表明有机质来源于浅水台地边缘。湘西黑色岩系中有机质主要来源于藻、菌类生物, 台缘斜坡带是有机质聚集的有利场所, 缺氧环境 (事件) 主要起因于藻类的大量发育与有机质降解的耗氧过程, 为有机质得以保存、转化提供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950.
青藏高原双湖地区河水受到Pb污染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