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质学   7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徐云 《湖南地质》2009,(10):40-41
入夏以来,消失了一段时间的“地王”再次走进人们视野。与之相伴的是,房价与股价似乎也同步迎来了大幅飙升的局面。这是一次刚性需求集中释放所引发的大反弹,还是一场资金逐利推动下的资本游戏?  相似文献   
32.
攀西地区特色生物资源开发产业化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的宏观背景下,自20世纪后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转型时期。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40年间形成的原有产业布局,特别是工业布局近年来发生相当大的变化。传统意义上的矿产资源等曾经是中外大多数国家工业化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因素,其地位和作用正在下降。就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而言,资源型产业的衰减趋势已经在我国出现。攀西地区特色生物资源的开发,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走出传统矿产资源开发陷阱效应的途径。攀西地区生物资源的产业化是区域协调持续发展的需要;是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3.
在分析攀西地区地貌类型、水资源及其结构以及气候类型、土壤类型、植被类型及空间特征基础上,从生物资源综合开发布局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任务出发,对攀西地区生物资源综合开发布局的层次结构、空间结构和空间组织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生物资源开发布局层次性体现在:时间上、技术上、资源开发类型上和产品开发深度上。攀西生物资源开发布局的空间结构模式可以概括为2个中心、5个增长极、5个节点,1条主轴、2条扩展轴、6大片区。空间组织系统在时间序列上,从2003-2008年、2009-2015年、2016-2020年3个阶段逐步提高攀西生物资源开发布局水平,推进攀西生物资源开发产业化的延伸能力、持续能力、集聚能力和扩散能力。从空间序列上以安宁河谷综合开发这一主轴为依托,重点开发资源特色鲜明、开发条件优越并对生物资源开发全局产生重大影响的项目和区域,以国家重点生物资源开发项目与区域布局为先导,逐步开拓与扩展,最终形成一个既突出重点又顾及全局,节点系统合理、网络关系紧密,有层次、有时序的巨型带状生物资源开发时空组织系统。  相似文献   
34.
保健食品是具有与生物防御、生物节律调整、防止疾病、恢复健康等有关的功能因素,经设计加工,对生物体有明显调整功能的食品。我国保健食品始于1980年,20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保健食品的生产和消费也迅速发展。截止2002年底,全国保健食品生产企业848家,当年具有批准文号的产品共1 474种。本文对保健食品的功能、区域、产品原料、所有制、产品剂型、质量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从产品功能看,主要集中于免疫调节功能、调节血脂、抗疲劳的产品,这3类产品共占全部保健食品市场的61.7%;从区域特征看,半数以上的企业仍集中在沿海地区;从保健食品原料分类看,以中草药原料为主,占44.5%;从所有制结构看,民营企业为主,已占全部保健食品企业的17.9%;从产品剂型结构看,胶囊剂(软/硬)是主打剂型,占56.4%;科技投入占当年产品销售收人的2.3%;全国仅有13.1%企业通过GMP和ISO体系认证。最后分别从中老年、中青年和青少年3个消费群提出了今后保健食品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5.
选择处于南亚热带干热多日照生态型区(E1)的攀西和中亚热带润湿少日照生态型区(E2)成都龙泉作为代表点,对不同生态区的热量资源作比较,大五星枇杷在不同生态类型生物学特性调查和果实性状品质作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处于E1下的大五星枇杷长势旺,物候期早,花期长,果实外观内质优,熟期早。在E2型区枇杷长势中庸,物候期晚,花期短较集中,果实外观、内质稍次,成熟期较E1晚2-3个月。主要是由于E1和E2不同生态气候类型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36.
引入生态学中的异质性概念,选择川西高原岷江上游作为研究区,采用变异系数、Theil指数和探索式空间数据分析方法,以乡镇作为研究单元,分析农民收入异质性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发现:岷江上游农民收入在2005—2010年呈现收敛趋势,县域内部乡镇间的农民收入差异是构成岷江上游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农民人均纯收入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明显的高值和低值区,高值区主要集中在南北两侧,低值区集中在中部地区,收入水平相似的乡镇呈现显著空间正相关分布格局。分析表明,地理位置、旅游资源赋存差异、交通通达条件以及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对岷江上游各乡镇的农民收入具有显著影响,是造成农民收入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禁止开发区所在的乡镇多为高收入乡镇,说明环境保护与农民增收之间可以相互促进,由此可以认为,充分利用政策和资源优势是欠开发山区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7.
为满足饮用水源地监测要求,采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饮用水源地水中乙醛、环氧氯丙烷、丙烯醛、苯系物等27种挥发性有机物。实验中运用程序升温,在26 min内完成检测,采用全扫描(SCAN)方式扫描,提高了化合物的定性能力。方法检出限均低于我国饮用水源地标准限值,回收率为75.6%~111.0%。  相似文献   
38.
正入夏以来,消失了一段时间的"地王"再次走进人们视野。与之相伴的是,房价与股价似乎也同步迎来了大幅飙升的局面。这是一次刚性需求集中释放所引发的大反弹,还是一场资金逐利推动下的资本游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