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4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48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确山县大金山含钾岩石矿床位于华北地台南缘东端 ,属沉积—变质型非金属矿床 ,含钾岩层赋存于中元古界汝阳群中 ,初步探明矿石储量 389 6万t。本文阐述了矿床地质特征、生产钾镁肥的工艺试验及开发利用前景 ,为相关厂家生 (转 )产钾镁肥提供了生产依据  相似文献   
32.
着重分析2012年度面上项目、青年基金项目、地区基金项目及青年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连续资助项目的申请与资助情况,2011年度在研及结题项目的进展情况,申请过程及结题报告中暴露的问题;介绍了2011—2012年地理学学科"研究方向"、"关键词"编制及试用情况。  相似文献   
33.
豫西汝阳盆地蟒川组陆相地层发育大型恐龙等动物化石,含化石的蟒川组与上覆、下伏地层序列和时代存有争议。通过汝阳盆地陆相地层野外系统调查,厘定了含恐龙地层—沉积序列及时代归属。在汝阳盆地早白垩世九店组凝灰岩中获得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133~130Ma,结合九店组—陈宅沟组—蟒川组地层序列、沉积特征和接触关系等,认为汝阳盆地恐龙动物群及其赋存地层时代为早白垩世晚期。  相似文献   
34.
报道了河南省栾川县秋扒乡晚白垩世秋扒组发现的甲龙类化石。化石包括单枚牙齿、一几乎完整的背椎体、不完整的肋骨和坐骨。虽然化石材料少,难以确立属种,但是这是除中原龙产地外,中原地区发现的第二个甲龙类化石点。该化石的发现为研究甲龙类的迁徙及其古地理分布特点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35.
2006年8月17日,河南省古脊椎动物化石资源调查项目组在义马北露天煤矿采场调查中,项目组成员、中国地质科学院恐龙研究专家吕君昌博士,在采场西南角发现了恐龙脚印化石。这是河南首次发现侏罗纪时代的恐龙遗迹化石。  相似文献   
36.
应用环境磁学方法研究了乌鲁木齐市大气自然降尘所含磁性矿物的磁学特征,同时对该市实施"煤改气"工程前后的空气质量变化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大气降尘样品的磁化率(x)平均值为508.77×10~(-8)m~3/kg,频率磁化率(x_(fd)%)平均值为2.17,表明该市降尘样品中载磁矿物主要为亚铁磁性矿物,超顺磁(SP)性颗粒物的含量较低;(2)X值、SIRM和SOFT都有较为显著的季节变化,其数值夏季低于冬季。且降尘样品中磁化率和软剩磁与饱和等温剩磁(SIRM)呈正相关,说明低矫顽力亚铁磁性矿物是样品剩余磁性的主要载体;(3)大气降尘磁化率与空气污染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特征趋势相一致,且2011年较2012年污染程度明显减轻;(4)该市大气降尘样品冬季可能主要受控于供暖期燃煤排放的废气。  相似文献   
37.
徐莉  李艳红  杨甲全 《中国沙漠》2014,34(6):1552-1557
对罗布泊典型地区表层土磁性特征、粒度及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表明:(1)总体样品磁性矿物含量均较低;各样地间磁化率差异较为明显,阿奇克谷地西部磁化率值最高(2.1×10-7 m3·kg-1),耳轮区最低(0.47×10-7 m3·kg-1),该区磁化率值总体表现为东部略高于西部.(2)样品粒度组分总体以粉砂(2~63 μm)为主,平均约占74.17%,分选性较差,细颗粒占主导地位,且各粒度组分之间的含量变化幅度较小.(3)易溶性盐主要是由Cl-、SO4-2、Na+和K+构成,Mg2+、Ca2+含量较低,HCO3-、CO32-含量很低,易溶性盐类型主要为Cl--SO4-2-Na+和K+型;样品总有机碳平均含量约为0.66%;pH值变化范围为6.98~8.00,且耳轮区样品值均高于阿奇克谷地西部.综上所述,该区当时气候已转向干旱化趋势发展,而且气候持续干化与补给变化对该区物质形成具有一定影响,是该区物质空间分布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38.
记河南汝阳白垩纪一新的巨型晰脚类恐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述了产自河南汝阳地区晚白垩世早期莽川组一新的巨型蜥脚类恐龙--巨型汝阳龙(新属新种):Ruyangosaurus giganteus gen.et sp.nov..它具有以下特征:神经棘低,缺少椎前关节突隔板,神经弓的侧面具有大的、不规则的三角形凹,前关节横突隔板前后伸展,胫骨粗壮,达127 cm等.汝阳龙的发现显示在晚白垩世早期蜥脚类恐龙发生的分异程度要比以前想象的高得多.  相似文献   
39.
1 引言 花椒树是集香料、油料、药料等多种用途于一体的经济林树种,以我国的山西、山东、河北、陕西等省份栽培较多。建平县在花椒树栽培上尚属空白,因此每年都要从其他地区调入大量花椒用于工农业及人们日常生活等。改善山区生态条件,开发高效农业,栽植花椒树是一条科  相似文献   
40.
苏北青龙山超高压变质榴辉岩流体包裹体特征与流体演化   总被引:3,自引:7,他引:3  
根据青龙山超高压变质榴辉岩中流体包裹体的化学成分、矿物中的分布特征将岩石中的流体包裹体分为五类,即富N2包裹体、高盐度(22.4-略大于23.2wt%NaCl)的NaCl CaCl2 H2O体系流体包裹体、中高盐度(12.6-16.0wt%NaCl)的含Mg2 或Fe2 的NaCl H2O体系流体包裹体、中等盐度(6.4-10.5wt%NaCl)水溶液包裹体和低盐度(3.3-0.2wt%NaCl)的水溶液包裹体。富N2包裹体形成于超高压变质峰期阶段,高盐度的流体包裹体形成于超高压变质岩折返早期固体出溶体出溶阶段,中高盐度的流体包裹体形成于高压变质重结晶作用阶段,中等盐度的流体包裹体形成于角闪岩相变质重结晶作用阶段,低盐度的流体包裹体形成于折返晚期的绿片岩退变质作用阶段。超高压变质峰期阶段和折返早期的高盐度流体和中高盐度的流体主要来自继承原岩中的流体(如含NH4 矿物分解或片麻岩原岩中的有机质分解,名义上无水矿物中羧基水的出溶),晚期角闪岩相退变质阶段的中等盐度的流体除名义上无水矿物中羟基水的出溶外还有外来流体的加入,绿片岩相退变质作用阶段的流体主要为外来流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