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0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166篇
测绘学   62篇
大气科学   77篇
地球物理   126篇
地质学   437篇
海洋学   86篇
天文学   37篇
综合类   69篇
自然地理   12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65年   7篇
  1958年   4篇
  1954年   4篇
  1949年   2篇
  1948年   4篇
  1940年   2篇
  193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当寻找近代工业上所急需的分散元素(如锗、铟、镓、镉等)时,就会发现这些元素主要的都隐藏在不同颜色的闪锌矿中。因而详细探讨各种颜色闪锌矿与这些分散元素含量的相互关系,是寻找这些分散元素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82.
三角点上水平角的观测大半是在每日下午四,五点钟以后(傍晚及夜间)进行,在一昼夜间作为此时的特征是气温逆增,即邻近地面的空气层开始变冷,可是气温则随着高度而增高。在这种情况下大气中紊乱的骚动趋于停止,  相似文献   
83.
辽东太子河流域地层(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绪言太子河是辽东省中部主要河流之一,流向自东自西,出辽阳县境后与辽河、浑河汇合入海。这一区域的地质工作首先是1882年由德人李希霍芬(Richthofen)开始,他调查的结果,发表在“中国”一书中。从此以后,来到这一区工作的渐渐  相似文献   
84.
禄丰年 《河南测绘》2006,(4):F0002-F0002
中国测绘学会和河南省测绘学会联合举办的“测绘工程招标与监理业务培训班”于2006年9月20日在郑州举行。河南省测绘局副局长、省测绘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禄丰年教授,中国测绘学会副秘书长、国家测绘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主任易杰军教授在开班典礼上讲话,河南省测绘学会秘书长朱新春主持。来自各省市城建、土地、交通和水利等测绘单位160多人参加了培训,并进行了科技方面的考察。  相似文献   
85.
新疆伽师砂岩型铜矿区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北缘柯坪古生代前陆盆地西南,北部以哈拉峻-阿合奇断裂为界,与南天山晚古生代陆缘盆地相邻,是塔里木北缘的一个陆内海盆。砂岩铜矿赋存于一套主要由褐红色-红色砂岩、粉砂岩、砂质泥岩及泥岩组成的红色砂岩建造中,其中夹有浅灰色砂岩层,铜矿化即发育于浅灰色砂岩中。含矿层长3km,厚4-6m,共发现有3条矿体。其中Ⅰ号矿体长650m,厚2.21~5.13m,平均厚度3.93m,Ⅱ号矿体长190m,厚2-4m;Ⅲ号矿体长100m,平均厚度3.37m。通过对矿区的地层、构造,铜矿体的规模、形态、产状的分析认为,古近系的浅灰色钙质砂岩为找矿的最有利层位;孔雀石化的含岩屑钙质细砂岩转石是找矿的直接标志;膏岩建造一般位于含矿层的底部,石膏层为明显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86.
李长青  闰之辉  王瀛  郜凌云 《气象》2007,33(1):62-69
分析了2005年5月11日至6月10日的NCEP-FNL与T213L31分析资料在位势高度、温度和风场上的整体差异,揭示了低层差异最小,差异极值主要分布在3个关键区的特征。进一步通过地形高度差异与位势高度差异的相关性分析,认为青藏高原附近的地形高度差异的极值是引起两种资料位势高度差异的主要原因,并计算分析了这种差异对高原周围中低层大气环流的动力和热力影响。结果显示,在NCEP-FNL中的西南涡强度和热源作用较强,中层风速切变较弱。  相似文献   
87.
图像配准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图像处理技术之一,是图像融合、目标提取与定位、变化监测、高分辨率影像重建等处理工作不可缺少的步骤。首先给出了多源遥感影像配准的概念和基本过程,然后着重从匹配基元、转换函数、相似性测度、匹配策略4个方面对国内外现有的影像配准技术和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评述,最后指出了影像配准技术所面临的主要难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8.
89.
塔里木盆地沉积剥蚀过程与油气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塔里木盆地典型井的周期分析表明,塔里木盆地在其地质历史时期100Ma左右的周期是很明显的,自寒武纪以来共经历了4个完整的周期,每一完整周期都由正相位和负相位两个半周期所组成。而第三纪为第5个周期的正相位阶段。该周期控制了盆地内的沉积与剥蚀的过程及成藏旋回。对沉积与剥蚀过程的控制作用表现在周期波正相位和负相位分别对应于沉积期和剥蚀期,这在地质年代序列中表现为沉积与间断的互为消长的演化进程。对食油气系统的控制作用表现在:第1个周期波构成以早古生代地层为主体的含油气系统,第2个周期波至第4个周期波构成以晚古生代至中生代地层为主体的含油气系统,第5个周期的正相位阶段构成以第三纪地层为主体的含油气系统。  相似文献   
90.
天山第四纪冰川擦痕特征及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冰蚀痕迹的统计数据 ,着重讨论了天山高山地区冰岩界面形成过程和冰川擦痕分布规律。典型的冰碛岩一般有擦面和擦痕。冰川槽谷的横剖面上 ,从侧部向中部 ,擦痕密度逐渐增大 ,槽谷的谷壁向谷底的转折处是擦痕密度由小转大的突变点 (拐点 ) ,反映了磨蚀作用不断增强。而冰坎的擦痕密度则呈现较大的波动。冰坎迎冰面的粗大擦痕密度远比槽谷中的擦痕密度大。羊背石从顶部到侧部 ,擦痕密度由大变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