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23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63篇
海洋学   35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4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对澧阳平原SL剖面的系统采样和室内稀土元素分析、粒度分析和AMS14C年代测定,揭示了澧阳平原岗地黄土剖面成因特征,探讨了澧阳平原晚冰期短尺度的气候变化过程。结果表明,澧阳平原岗地黄土在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上与黄土高原黄土-古土壤、镇江下蜀黄土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而且岗地剖面沉积物无任何水流作用痕迹,因此表明,澧阳平原岗地黄土剖面为风成成因。粒度结果表明,SL剖面较好地记录了晚冰期短尺度的气候变化过程,SL遗址剖面自然沉积物记录了晚冰期千年尺度的气候事件,如BL事件、OlderYD事件、AL事件、YD事件。SL剖面全新世早期表现为升温阶段,9.0~8.00kaBP的彭头山文化在此区兴起,表明此时气候相当适宜,适合人类生存。  相似文献   
82.
浙江上山遗址剖面记录中更新世以来的环境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上山文化遗址的野外勘察、野外采样和室内粒度、磁化率、释光年代(OSL)和AMS14C年代分析,探讨了上山地区地貌演变过程,分析了上山文化形成与发展的环境背景。研究结果表明,中更新世早期,上山地区为河流相砾石层堆积,中更新世晚期173kaBP左右,由于气候和海面变化及其新构造运动的影响,形成了河流的二级阶地。而后阶地上接受风尘堆积,形成了中更新世晚期的网纹红土。晚更新世,粉尘堆积加速,堆积了厚约1m的下蜀黄土。全新世(11.5kaBP-)开始,气候转暖,粉尘堆积速率降低,上山台地上保存有命名为"上山文化"的新石器遗址,其年代为11400 ̄8600aBP,遗址中发掘出大量陶器和石器工具,并发现有栽培水稻遗存,这是迄今为止长江下游地区发现的最早新石器遗址,是探索该地区农业起源和新石器文化演化具有重要意义的地点。上山台地西侧低地经历了河流相—湖沼相—河流相—湖沼相的地貌过程,并且AMS14C年代表明,西侧水源消亡于距今1000多年,而台地东侧仍有河流流过,表明上山遗址所处地貌位置为靠近河湖水源的河流阶地之上覆有风成黄土的低平台地。  相似文献   
83.
海南岛三亚湾海滩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南岛三亚湾及其周边海滩可分为两种主要类型:一类是岩礁海岸海滩,发育于基岩和珊瑚礁岛波影区或珊瑚礁平台后侧,多为背叠式砂砾滩,滩窄、坡陡,具有数道陡坎,在岛礁背风侧常发育不同阶段的连岛坝,如白排人工岛西南端海滩、鹿回头湾大洲后侧及对岸的海滩、鹿回头湾和小东海海滩;另一类是沙坝海岸海滩,发育于向外海敞开的大沙坝的向海侧,海湾内砂质沉积物丰富,形成滩脊式或背叠式砂质滩,滩面宽坦,物质较细,如三亚湾和大东海海滩。因湾口朝向与湾内岛礁分布发育情况不同,湾内受常浪和台风强浪作用的强度与频率不同,加之现代泥沙补给情况的差异,这一类海滩的形态结构亦不尽相同。如三亚湾西侧近岬角处,波能辐聚,动力强,侵蚀作用突出,滩面呈近直线形倾斜,并形成两道陡坎;三亚湾中部,受岛礁保护,滩面宽阔,波浪消能空间充足,物质丰富,发育滩脊型海滩,滩面呈上凸形,基本稳定;三亚湾东侧,虽有岛礁掩蔽,但由于人为修建的绿地草坪带和水泥碎砖石小径等,建设高度过低, 束狭了激浪带的自由作用宽度,减小了波浪消能范围,破坏了海滩的整体结构,同时阻断了沙坝向海滩的供沙, 使滩面坡度加大,物质粗化,局部与小径相接处形成侵蚀陡坎、椰树等倾斜,呈侵蚀状态。  相似文献   
84.
The World Ocean Database(WOD) is used to evaluate the halocline depth simulated by an ice-ocean coupled model in the Canada Basin during 1990–2008. Statist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simulated halocline is reliable.Comparing of the September sea ice extent between simulation and SSM/I dataset, a consistent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is found between them. Moreover, both the simulated and observed September sea ice extent show staircase declines in 2000–2008 compared to 1990–1999. That supports that the abrupt variations of the ocean surface stress curl anomaly in 2000–2008 are caused by rapid sea ice melting and also in favor of the realistic existence of the simulated variations. Responses to these changes can be found in the upper ocean circulation and the intermediate current variations in these two phases as well.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seasonal variations of the halocline are regulated by the seasonal variations of the Ekman pumping. On interannual time scale, the variations of the halocline have an inver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ocean surface stress curl anomaly after 2000,while this relationship no longer applies in the 1990 s.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regime shift in the Canada Basin can be derived to illustrate this phenomenon. Specifically, the halocline variations are dominated by advection in the 1990 s and Ekman pumping in the 2000 s respectively. Furthermore, the regime shift is caused by changing Transpolar Drift pathway and Ekman pumping area due to spatial deformation of the center Beaufort high(BH)relative to climatology.  相似文献   
85.
 在对渭河流域东部全新世黄土剖面磁化率、粒度、Rb/Sr、CaCO3等气候指标测定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已测定的光释光(OSL)年龄和古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探讨了该区环境演变与人类古文化演进的历史及其相互关系。研究发现,在9.34~6.77 ka BP全新世最适宜的气候条件下,在7.80~7.30 ka BP出现了老官台文化,之后发育了仰韶早期文化;在全新世中期6.77~5.48 ka BP干冷气候初期出现了仰韶文化最繁荣的庙底沟类型文化;中后期随资源环境的持续恶化,该区出现了仰韶文化衰落的西王村类型文化;在全新世中晚期的5.48~3.12 ka BP气候再次发生好转推动了该区龙山文化的发展;4.60~3.76 ka BP期间频繁发生的洪水事件可能进一步强化了人地关系,并进而推动了该区文化进入夏商人类文明时期;3.12 ka BP以来趋于干冷的气候在推动该区人类文明进一步发展的同时,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强度和范围也日益加大。渭河流域古文化得以延续发展至今,一方面说明气候环境的变化并未超越先民适应能力的范围,另一方面也说明渭河流域具有先民维持生存和发展的优越资源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86.
对于地处多雷区的地震及前兆观测台站,公用电网常常引入雷击,据统计(李泰国,2003),对于低压系统,有70%以上的雷电灾害来源于电网及通讯线路的雷电波侵入,这70%中,绝大部分又来自于电网。因此,低压系统的防雷一直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尽管目前流行的避雷设备很多,但造价高,且避雷效果没有保证。因此,从电源设计方面来消除雷电波影响一直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87.
巴塔玛依内山组是一套以火山岩为主的陆相火山-沉积地层,在东准噶尔地区广泛分布,规模巨大,且形成时代久存争议。通过对卡拉麦里地区巴塔玛依内山组层型剖面的重新实测,以及对该组中下部层位玄武岩进行LA-ICP-MS测年,获得锆石U-Pb年龄为(338.7±7.7) Ma(MSWD=0.24)。所测锆石的CL图像上可见明显的震荡环带结构,且锆石Th/U比值为0.11~0.95,均大于0.10,13颗锆石的Th/U平均值为0.56,Th/U呈正相关,说明属岩浆锆石,指示其代表了巴塔玛依内山组的形成时代。结合前人的年代学数据及化石资料,将巴塔玛依内山组时代确定为早石炭世中期—晚石炭世初期,认为其中下部层位时代不晚于338.7 Ma。该成果进一步约束了区内陆相火山地层的时代,并为研究东准噶尔构造带的火山岩浆作用及其构造演化提供了新的年代学依据。  相似文献   
88.
采取多学科交叉的方法,研究了渭河流域先周-西周时代主要考古遗址的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剖面,获得了较高时间分辨率的磁化率、粒度成分、总有机碳和CaCO3含量等环境代用指标系列.结合该时期人类活动遗物分布的层位关系、考古断代、历史年代和大量14C年代数据,以及古文献有关环境演变和灾害的记载,形成了对该区域人类活动和环境演变过程的综合断代.各项指标综合反映了从3100aB.P.(1150B.C.)开始,渭河流域气候向着干旱化发展,降水量减少、蒸发量增大、植被退化、土壤生物活动减弱、土壤矿物次生风化强度降低、土壤颗粒变粗、水份减少、CaCO3淋溶减弱、土壤碱性增强,表现出由气候干旱化造成的土壤退化.对于当时旱作农业和游牧业来说,这则是水土资源的自然退化.这个时期发生了游牧民族大规模南移,也发生了周人历史上著名的"古公迁岐"、"文王迁丰"和"平王东迁"等事件.通过深入分析论证,认为环境恶化和水土资源退化是引起周人都邑迁移的主导因素,虽然游牧民族南侵占领也是重要的驱动力,但是引起游牧民族南下的根本原因,也同样是环境恶化和水草资源的退化.  相似文献   
89.
香根草在土壤改良和水土保护中的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夏汉平  陈龙江 《热带地理》1996,16(3):265-270
香根草作为一种理想的水土保护植物许多优良特性,目前正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推广种植,本文通过盆栽和大田两方面试验观测了香根草在土壤改良和水土保持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0.
本文报道了47个水氡监测点的天然放射性水平的调查结果。通过数理统计分析:~(226)镭和总α、~(222)氡和~(210)钋、~(222)氡和~(226)镭的含量,具有显著的相关。讨论了测定地下水总α放射性和~(210)钋的含量,作为氡气含量预报地震参考值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