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6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77篇
测绘学   47篇
大气科学   91篇
地球物理   66篇
地质学   279篇
海洋学   35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29篇
自然地理   18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66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31.
射电望远镜天线伺服控制系统中的非线性特性, 对系统动力学特性辨识有着显著的影响, 会提高辨识难度, 增加辨识模型的复杂程度. 系统非线性特性的测量与补偿也会增加系统辨识工作量. 针对上述问题, 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采样数据的线性重构方法, 用于动力学特性建模. 通过提取原采样数据的相位与幅值, 对受到噪声与非线性畸变影响的系统采样数据进行线性重构, 降低待辨识模型的复杂度. 搭建了半实物实验平台, 以平台实际采样为基础, 重构线性数据, 利用奇异值法与自回归神经网络评估并辨识平台动力学模型. 实验结果表明, 建模数据奇异值拐点从100阶下降至40阶, 仅用10个神经网络节点200次训练即实现了模型辨识.  相似文献   
732.
柳杨堡气田水平井二开下套管基本上都会出现失返性漏失,主要表现在下套管过程中虽然采取分段循环措施,仍然会在下至2800~3100 m井段出现不返浆。现场采取套管直接下入井底,然后应用正注反挤置换法沟通建立正常循环,保证正常固井,有效解决了套管固井井漏施工难题,同时为在其他区块解决类似情况探索了一套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733.
青海卡而却卡铜多金属矿床矿石矿物化学成分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卡而却卡铜多金属矿床是祁漫塔格成矿带最重要的一个矿床,该矿床分为A、B、C三个矿区,成矿以铜、铅、锌为主,伴有铁、钼、金、银等矿化。本文主要分析卡而却卡铜多金属矿床黄铜矿、黄铁矿、磁铁矿、闪锌矿与斑铜矿共5种主要矿石矿物的化学成分特征,利用A、B、C三个矿区黄铜矿S元素含量,黄铜矿(Fe+Cu)/S比值(平均值分别为1. 93、1. 82、1. 8),黄铁矿Co/Ni值(平均值分别为5. 43、3. 89、1. 06),闪锌矿中Fe含量以及Zn/Cd比值(B区和C区Zn/Cd比值在177. 84~488. 13之间),结合前人流体包裹体测温结果表明卡而却卡矿床成矿温度存在A区>B区>C区,其中B区7号脉>8号脉>4号脉的特征,A区成矿于中高温环境;B区、C区早期形成于中高温,晚期形成于中温环境。依据卡而却卡A、B、C三个矿区的成矿环境和矿床地质特征,通过黄铁矿Co、Ni、As元素含量特征、闪锌矿中Cd、Zn、Mn、Fe元素含量特征,认为卡而却卡矿床A区具有受岩浆热液控制的斑岩型铜矿床成因特征,B区和C区为矽卡岩型矿床成因特征。  相似文献   
734.
基流研究综述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2  
水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自然资源,随着水资源危机的加剧和水环境质量的恶化,水资源短缺已成为世界倍受关注的资源环境问题之一。基流在水安全、粮食安全、非点源污染评价,水资源评价和调查,水资源配置、工农业供水和降雨-径流关系模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本文首先对基流的定义进行了概述,系统的综述了基流产生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对于各类退水方程,从退水方程所反映的流域特性出发,阐明其优缺点、适用条件及应用情况,并对退水方程的建立进行了讨论。方程的参数多,则退水过程拟合得好,简单的线性方程拟合的效果不如多个线性方程组合的效果好,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流域含水层出流的非线性。综合了多种基流划分方法,认为模型模拟和水量平衡法具有较强理论基础,图形法具有较大主观性,其精度依赖于操作者对于河道和地下水联系的了解情况。最后,本文对基流退水方程的建立,以及基流方程拟合中要注意的问题也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735.
以达曲为例,利用朱倭站1961~1996年的水文资料及东谷站的降水量资料,分析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调水区径流量与影响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其线性变率为0.24℃/10 a,36年共上升了0.864℃,以20世纪80年代以后上升趋势更为显著;年蒸发量呈增加趋势,其线性变率为+2.78 mm/10 a;年平均降水量及春、冬及非汛期降水逐年增加,其中年平均降水气候倾向率达+5.2 mm/10 a;调水区达曲的年平均径流及春、秋、汛期、非汛期流量呈逐年增加趋势,其中以春季和非汛期尤为明显。虽然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大,但这不是影响径流的直接因素,其增量还不足以抵消降水对径流的增加,降水是影响调水区径流量多少的主要气候因子。  相似文献   
736.
黄河李家峡水电站工程坝区及外围现今构造应力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实测现今构造应力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黄河李家峡水电工程坝区及外围现今构造应力场作了进一步分析:认为李家峡水电工程坝基岩体在完整岩体条件下是稳定的;并且,坝前Ⅰ、Ⅱ号滑坡在天然状态下整体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737.
为了给红树林生态保护修复和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管理提供基础支撑,通过生态环境地质调查,利用地质学、地貌学、土壤学、生态学等方法研究东涌红树林的生态环境地质特征,并绘制了东涌红树林典型的生态环境地质剖面。结果表明:东涌红树林地表水中F-偏高,水质略低于该处Ⅲ类水的水质目标,地下水为低矿化度、低硬度的淡水;区内土壤的Cd和Tl局部富集;N、P、Ca CO3、Org和B等营养元素以缺乏和较缺乏为主,K的含量以中等和较丰富为主;部分土壤受到重金属污染,以As污染为主,其次为Cd;东涌红树林叶片营养元素较丰富,表明土壤营养元素的缺乏和重金属污染并不是研究区红树林的生长的最大限制因素,改善红树林的生长环境应从扩大景观面积和加强园区管理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