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133篇
测绘学   44篇
大气科学   169篇
地球物理   56篇
地质学   166篇
海洋学   25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31.
吕达仁 《气象》1978,4(7):38-40
所谓大气遥感,基本可归结为采用某一类型的感应器接收来自大气某一方向上的某种波动“信号”,然后根据大气物理的原理研究对“信号”所包含的路径大气的某种要素分布进行分析,把这种所需的信息提取出来,从而达到大气遥感探测的目的。由此可见,为了自觉地发展和运用大气遥感,我们必须首先了解  相似文献   
132.
以全天空数字成像仪的等角投影成像原理为基础,将云型简化为正方体及圆柱体云体。模拟了相同云体在不同空间位置的移动轨迹情况,对其所占面积变化(云量)进行了计算,并对云在移动过程中云体侧面成像情况做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云量随空间位置变化情况与云的宽高比相关,当宽高比大于某一值时云量随天项角(云所处位置)的增大先增大而后减小,反之则随着天顶角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33.
结合一次雷电灾害事故,针对SPD以挑梁主筋作为接地引线这一问题,通过对SPD的作用和工作原理、SPD连线要求及其对残压的影响、挑梁主筋与构造柱主筋连接部位电气连贯可靠性、挑梁主筋电阻低是否证明挑梁(或构造柱)主筋与接地体电气连接良好、结构钢筋经过绑扎或点焊后作为引下线或接地体的疑问等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初步探讨SPD以挑梁主筋作接地引线存在的安全隐患。为推进防雷工作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134.
全天空数字相机观测云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采用带有鱼眼镜头的数字相机拍摄全天空图像,对图像进行处理并分析,实现根据图像获取云量的目的。介绍了工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给出初步实验结果。结果表明,用目前分析图像所获取的算法计算云量(与观测员记录相比),平均误差在15%以内,结果的准确度受地面能见度影响较大,对能见度达15km以上的图像分析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5.
卫星对地观测中大气与地表辐射贡献的参数化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吕达仁  段民征 《大气科学》1998,22(4):638-648
卫星对地观测定量遥感地表与大气特性是当前地球科学与应用研究的关键手段之一。在定量遥感中区分大气和地表在地-气系统对空间散射辐射中各自的贡献与作用是关键的一步。这一问题的核心是基于辐射传输方程的数值计算建立起适合应用于遥感反演中分离大气与地表贡献的参数化表达式。本文对特定的气溶胶气候类型和可见/近红外波段建立起定量的表达形式,并对表达式的物理含义和拟合精度进行了分析。最后讨论了其应用的可行性和进一步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6.
137.
东亚地区夏季风活动与对流层顶臭氧含量变化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76~2001年东亚地区的风场、气压场和对流层顶臭氧浓度观测资料,选取并计算了3种当前使用较为广泛的东亚季风指数,分析了夏季期间上述指数与对流层顶臭氧的相关,从而对东亚地区季风活动与对流层顶臭氧含量分布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分析表明:(1)东亚SMI夏季风指数的强弱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区的对流层顶臭氧之间存在着正相关,且相关性较好;(2)指数EAMI与对流层顶臭氧存在相关,具体表现为在南海热带季风区存在着负相关、在大陆--日本副热带季风区存在正相关、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区存在较好的正相关;(3)而在副热带梅雨锋区,EASMI指数的强弱与对流层顶臭氧含量变化存在较好的正相关,在热带季风槽区,EASMI指数的强弱与对流层顶臭氧含量变化存在较好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8.
长春地区紫外光谱(UV-A,UV-B)辐射观测和初步分析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22  
利用我们研制的太阳—大气紫外光谱辐射计,从1992年5月在长春开始试验了野外观测,监视到达地表的太阳直射和大气散射紫外光谱辐射,主要给出长春地区地面紫外辐射,特别是紫外(UV)B段(280~320 nm)光谱辐射的一些基本特点和初步统计特征。由于地表UV-B辐射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有危害作用,其强度随着臭氧减少而增加。该项观测分析将有助于监测和研究臭氧层变薄的实际效应。  相似文献   
139.
北京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中长期变化特征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李放  吕达仁 《大气科学》1996,20(4):385-394
利用1977~1985年北京地区太阳直接辐射谱资料,分析获得了气溶胶光学厚度谱特性,使用PIS光谱仪从1993年3月到1995年3月,持续观测了北京地区晴天和少云天气的太阳直射光谱。得到了至今较为长期系统的城市大气气溶胶光学性能及特征。研究表明:(1)气溶胶光学厚度有春夏季大,秋冬季小的统计规律;(2)能见度分级后,同一能见度下气溶胶光学厚度各季节之间的差别大为减小,地面能见度对整层光学厚度表现出了较强的约束作用,文中给出了统计关系;(3)气溶胶光学厚度有逐年增高的趋势,1977年至1994年间增长了约三分之二。  相似文献   
140.
从红外太阳透过率反演大气可降水量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红外波段太阳透过率测量中可以反演大气可降水量#AW#a。我们在近、中红外波段选取了三对波长,用LOWTRAN 7辐射传输模式,主要研究了散射和气溶胶对这三对波长反演#AW#a算式的影响。结果表明,通常采用近红外波长对(即0.9422~0.862 μm)反演#AW#a并非最佳选择,因为其反演算式受到大气状态(混浊度)的很大影响;而在稍远段两对波长(1.47~1.55 μm和3.704~3.067 μm)对应的算式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