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5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133篇
测绘学   57篇
大气科学   97篇
地球物理   94篇
地质学   224篇
海洋学   171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47篇
自然地理   13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52.
Based on the full water-wave equation, a second-order analytic solution for nonlinear interaction of short edge waves on a constant plane sloping bottom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For special case of slope angle b=p/2, this solution can be reduced to the same order solution of deep water gravity surface waves traveling along parallel coastline. Interactions between two edge waves including progressive, standing and partially reflected standing waves were also discussed. The unified analytic expressions with transfer functions for kinematic-dynamic elements of edge waves were also discussed. The random model of the unified wave motion processes for linear and nonlinear irregular edge waves is formulat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theoretical autocorrelation and spectral density functions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orders are derived. The boundary conditions for the determining determination of the parameters of short edge wave are suggested, that may be seen as one special simple edge wave excitation mechanism and an extension to the sea wave refraction theory. Finally some computation results are demonstrated.  相似文献   
53.
基于中国1990—2011年68次地震历史资料的5个评价指标数据和地震死亡人数,采用五重交叉验证法,建立基于SMART算法的投影寻踪回归(S-PPR)模型,模型预测误差小于等于0人、1人、2人、10人的样本占比分别为41.2%、61.8%、75%和92.6%,8个测试样本预测误差少于2人的占比62.5%,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在5个评价指标中,地震震级对地震死亡人数的影响最显著,其次是人口密度,然后是地震发生时间、震中烈度,ΔL的影响较小。针对本例数据,不采用交叉验证法,在满足建立BPNN模型最基本要求的情况下,在多次训练的基础上可以“挑选”出“误差很小”、“精度很高”的模型,但这种挑选出来的模型是没有泛化能力和实用价值的。与采用交叉验证法建立的MLR、BPNN模型相比,S-PPR模型具有更高的数据拟合能力、泛化能力和稳健性,拓展了地震死亡人数评估的新方法和技术。  相似文献   
54.
气枪震源具有高度可重复性,可用于检测和分析地震监测仪器的响应特性。2016年5—6月,在福建漳州南一水库、永定棉花滩水库进行气枪主动源激发观测实验,使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强震仪、烈度计实时采集数据,应用地震监测实时仿真对比系统,将强震仪和烈度计记录信号仿真为位移信号,与GNSS记录的真实位移信号进行对比分析,验证实时仿真对比算法的可靠性、适用条件以及强震仪和烈度计记录位移的能力。结果表明,该实时仿真对比系统具备实时数据接收、数据处理、数据显示功能,实现了各类仪器记录波形的实时对比,具体如下:①GNSS仪器Trimble NetR9记录的GPS信号,与北斗信号差分解算后的精度(水平向精度5mm,垂直向精度10mm)相当;②烈度计VH-GL-LDY与强震仪CMG-50TCDE记录波形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采用同一NTP授时服务器,CMG-50TDE在授时精度上的表现优于VH-GL-LDY;③强震仪和烈度计记录的加速度信号可以仿真得到相对真实的位移时程,且仿真位移信号在10—60 s频带范围内与GNSS位移信号的相关性最高。  相似文献   
55.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在分维概念的发展、分维的测算方法、分维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三个方面所取得的一些最新进展,对分维在地震科学中应用的几个问题提出了见解。笔者认为,在当代有关非线性复杂现象的各门新学科中,分维可能是应用于地震领域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突破口。  相似文献   
56.
Climate,massbalanceandglacialchangesonsmalldomeofCollinsIceCap,KingGeorgeIsland,AntarcticaWenJiahong(温家洪)andKangJiancheng(康建成...  相似文献   
57.
58.
超灵敏离子缔合物光度体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税国洪 《地质实验室》1990,6(6):353-356
  相似文献   
59.
60.
萤光酮试剂在高灵敏分光光度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税国洪 《地质实验室》1991,7(6):364-37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