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26篇
地球物理   59篇
地质学   53篇
海洋学   25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3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朴明哲 《国土资源》2012,(12):20-21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等一系列目标要求,根据丹东的现实状况,国土部门应进一步强化以下三个方面工作。丹东市、县(市)、区、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已于今年获得批准实施,  相似文献   
92.
朴明哲 《国土资源》2012,(11):20-21
近年来,丹东凭借辽宁沿海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有利契机,全面开发建设以新区近为重点的沿江沿海经济带,经济实现由沿江向沿海发展的快速转移,城市发展空间不断拉开,土地管理紧跟发展步伐,积极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近年来丹东经济进入了新一轮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用地量持续增加,土地需求持续增长,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丹东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对土地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2011年5月,丹东市局提出了"保重大项目、保重点区域、保民生工程"的"三保原则"。基本思路是,统筹安排全市用地,针对不同区域采取不同渠道,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主要用于丹——抓统筹,保用地需求  相似文献   
93.
应用因子分析研究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环境的退化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采用SPSS分析软件,对塔里木河下游沿河道布设的39个样地进行了环境退化的因子分析。通过数学变换,9个观测指标被转换为2个综合指标(主分量)。根据本地区的实际,对2个综合指标进行了环境解释。依据这2个主分量的贡献率计算了塔里木河下游39个样地的因子得分,并据此进行了环境退化程度(荒漠化)的评价。从因子得分结果看,塔里木河下游地区呈明显的随距大西海予水库距离的增加荒漠化程度加重的特点,引起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水、盐条件逐渐恶化带来的植被衰败。从分类的结果看,与本地区的实际基本相符合。这说明因子分析的方法综合了多指标的综合影响,划分的结果更加客观。  相似文献   
94.
通过对朝阳凤凰山剖面风成古土壤序列进行2 cm间距的高密度连续采样,测量样品的粒度百分含量,分析不同粒度组分的古气候意义,选择了粗粒组分、超细粒组分和细粒组分的百分含量分别作为研究区冬、夏季风和西风强度变化的替代性指标,分析了71~453 ka BP 间该剖面记载的冬、夏季风和西风的演化和古气候变迁。结果表明:71~453 ka BP 辽宁地区冬、夏季风和西风变化较同步,其中夏季风和西风的变化趋势较一致,明显存在着4 个增强阶段和4 个减弱阶段,与深海氧同位素曲线的MIS5~MIS12 这8 个阶段相对应。冬季风的变化趋势与夏季风和西风的变化趋势相反。该时期辽宁地区的古气候变化可以划分为8 个阶段:其中71~148 ka BP, 176~208 ka BP, 225~243 ka BP和311~403 ka BP 阶段为温暖湿润气候; 148~176ka BP, 208~225 ka BP, 243~311 ka BP 和403~423 ka BP 阶段为较寒冷干燥气候。  相似文献   
95.
内蒙古区域地震台网监测能力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国际上新近发展的“基于概率的完整性震级”(PMC)方法,具有可考察地震定位中由于台站人为选择等造成的台网监测能力下降,以及避免传统基于G-R关系的统计算法因地震数目过少而无法评估等优点.本研究利用PMC方法,计算得到内蒙古区域地震台网39个台站对周边地震事件的检测概率及台网检测概率.单台检测概率结果显示:PMC方法能够客观地反映39个台站对地震事件的检测能力;因台网布局等影响,内蒙古区域地震台网中西部和中东部地区的台站检测能力较强,而靠近蒙古、俄罗斯边境的台站, 阿拉善右旗附近地区的台站,以及邻近吉林、黑龙江等地区的台站检测能力较低.合成检测概率结果显示,由于邻省台站的引入,全区80%的地区基于概率的最小完整性震级MP达到2.2左右,其余地区MP达到3.3左右.为提高地震台网监测能力,建议在监测能力较弱的中蒙交界地区、东北部地区,以及阿拉善左旗以西地区适度加密台站,进一步优化台网布局.   相似文献   
96.
对于朝鲜平南盆地沉积盖层内发育的倒转褶皱,过去一般认为是直立褶皱的次级从属褶皱。通过对平南盆地内倒转褶皱发育区详细的地质调查,结合煤炭开发过程中获得的地质及钻探资料,提出平南盆地内叠加褶皱的主要识别标志为:地质平面图上呈现不同类型的两组褶皱脊线的交叉;倒转褶皱的轴面被直立褶皱改造弯曲;直立褶皱的两翼发育的倒转褶皱表现为两组牵引褶皱。查明了平南盆地存在3个阶段的褶皱构造:第一阶段为东西向的倒转褶皱,形成于印支期;第二阶段褶皱为东西向的直立褶皱,形成于早燕山期;第三阶段褶皱为北北东向的直立褶皱,形成于晚燕山期。  相似文献   
97.
以新型碳材料氧化石墨烯作为载体,利用共价结合方法制备酪氨酸酶固定化氧化石墨烯复合物,并利用该复合物对苯酚进行催化降解,探讨酶的加载特性和酶的催化活性,以及固定化酪氨酸酶催化降解苯酚的最优条件及储存稳定性。通过对固定化酪氨酸酶进行活性和固定量分析后认为:单位质量载体的酶固定量为1.78 mg/mg,单位质量载体的酶活性为1 880.6 U/mg;固定化酪氨酸酶在30h内对47.06mg/L苯酚的降解率可达86.3%,降解反应的最优条件为pH=7.0、温度=25℃;固定化酪氨酸酶在4℃条件下30d后仍保持初始活性的77.7%,其稳定性优于游离酪氨酸酶。另外,在氧化石墨烯上引入磁颗粒,既简化了酶固定流程,又能做到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98.
1969年渤海7.4级地震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性分析了40年来渤海7.4级地震的研究成果,包括渤海地震的基本参数、地震序列特征、发震构造与震源断层、区域及深部构造背景、前兆现象以及地震烈度分布与震害等,并提出今后仍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
应广大读者要求,我们定期公布全球7级以上大地震和中国4级以上地震目录.地震参数取自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中国地震速报台网观测报告"和"中国地震月报目录"及"中国数字地震台网观测报告".  相似文献   
100.
应广大读者要求,我们定期公布全球7级以上大地震和中国4级以上地震目录.地震参数取自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中国地震速报台网观测报告"和"中国地震月报目录"及"中国数字地震台网观测报告".其中:发震时间为北京时(BJT);震中位置除给出经纬度外还给出了参考地区名,以供查阅时参考;MS为面波震级、ML为近震震级;MW为矩震级(取自美国PDE报告);mb为短周期体波震级;mB为中长周期体波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