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15篇
海洋学   4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东亚地区MIS 5时期孢粉记录的植被与气候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末次间冰期(深海氧同位素5阶段,MIS 5,71~128 ka BP)离现代间冰期最近,对其认识有助于预测未来环境,而化石孢粉是恢复古植被与古气候的重要指标。通过对选择出的东亚地区孢粉记录的具有年代数据和孢粉图谱的古植被和气候研究的综合分析,初步认为:①MIS 5的植被格局可与现代间冰期即全新世的植被格局对比。②各区孢粉记录了MIS 5气候波动,部分地区可划分出5a,5b,5c,5d和5e,存在轨道尺度变化,千年尺度事件较少发现。③东亚季风是影响现代东亚季风区环境的主要因素,但日本可能还受到西风环流和洋流的影响;西风、印度季风和地形是影响青藏高原环境的主要因素。④东亚地区,特别是干旱半干旱区,分辨率较高的孢粉记录的环境变化仍需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2.
近百年来,对萨拉乌苏晚更新世以来的地层、古生物及其所反映的环境做了大量的调查与研究,在不同地点和地层层位发现脊椎动物化石45个属种,人类化石或遗骸15件,并进行了孢粉分析和环境重建.但在一些方面仍需更深入的研究,如1)孢粉记录的分辨率和解译;2)萨拉乌苏人类化石或遗骸的确切年代;3)重点连续沉积剖面晚更新世以来高分辨率的生物地层和环境变化序列、萨拉乌苏地区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及该区环境变化的动力机制等.  相似文献   
23.
本文对用于海洋环境样品中砷、硒测定前的几种比较常用的消化方法作了系统的介绍,主要讨论了用湿法消化海水、悬浮颗粒物、沉积物以及生物体组织样品处理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并简单归纳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以期为海洋环境样品中挥发性元素测定的预处理工作提供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24.
青藏高原东缘是高原物质向E及SE扩展的重要通道,掌握青藏高原东缘的地壳密度结构对研究青藏高原的隆升、变形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取了地面实测的9条交叉的重力测线数据,以深地震反射剖面为约束,采用人机交互模式反演得到了青藏高原东缘地下的二维密度结构,并通过克里金插值法获取了三维密度结果。反演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缘地区具有巨厚的地壳,莫霍面埋深最深约为61km,而四川盆地的莫霍面埋深约为42km,以龙门山-安宁河-小金河断裂为界,两侧形成了莫霍面深度变化梯度带;从反演得到的沉积层厚度来看,沉积层在青藏高原东缘几个块体内呈现中心普遍厚度较大、边缘厚度较薄的特点。结合该地区的地震空间分布特征分析,青藏高原东缘的莫霍面和沉积层厚度分布与该地区的地震分布均具有很强的相关性,这对未来地震预测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5.
目的:观察搜风通络酒预防卒中后压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每组各150例。对照1组采用常规预防压疮的方法(每2 h翻身1次,保持皮肤干燥,不使用外用辅料);对照2组在对照1组的基础上使用赛肤润局部涂抹后按揉10s,每天2次;治疗组在对照1组的基础上使用搜风通络酒局部涂抹后按揉10s,每天2次;3组均治疗15 d。比较3组压疮发生率、压疮发生时间、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Braden量表)评分。结果:治疗组、对照2组的压疮发生时间、Braden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1组(均P<0.05),治疗组和对照2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压疮总发生率治疗组为0.67%(1/50),对照1组为5.33%(8/50),对照2组为1.34%(2/50),3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搜风通络酒能有效预防压疮,且与赛肤润预防效果相当,值得进一步完善评价后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6.
微生物岩土工程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生态友好型岩土体改良加固技术,应用前景广阔。但限于理论水平和研究手段,该技术仍存在较多不足,难以实现高效固化,由此成为大规模现场应用的瓶颈。而提升固化效率的关键在于明确其作用原理和影响机制。文章梳理了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技术(MICP)的研究现状,系统归纳了固化原理和改良岩土体的物理力学特性,并分析得出固化效率主要受到反应物自身和外部环境两方面的影响。当前MICP技术已初步应用于土体固化、裂缝修复、防渗处理、污染修复及微生物水泥等领域,但由于矿化难以均匀、反应物不经济、微生物及脲酶活性期短且受环境干扰大、代谢产物附带毒性、现场应用性差,该技术目前主要限于实验室水平。作者分别提出了可能的突破与改进方向,并结合实验室成果指出豆粕进行菌体扩培和脲酶供给的碳源优势,以及将磷石膏作为现场钙源的环保性和经济性,以期为从事微生物岩土工程研究与技术开发的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7.
综述了煤中氮的赋存状态与氮含量的分布特征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认为,煤中的氮几乎全部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其赋存状态主要有4种类型:吡咯型氮(N-5)、吡啶型氮(N-6)、季氮(N-Q)和氮氧化物(N-X),且这四种含氮官能团的分配比例受煤阶和煤热解程度的影响。煤中氮的质量分数一般在0.5%~2.5%,其变化与煤级、成煤期、沉积环境、原始成煤植物、煤岩组成及岩浆侵入等因素有关。目前有关影响氮含量变化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氮的含量与煤级的关系上,并认为氮的含量随煤级升高而增大,但在煤化作用后期迅速降低。有关氮的研究可丰富煤的元素地球化学研究,并为煤的环境污染治理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8.
李丹丹 《地质论评》2023,69(2):2023020034-2023020034
两广地质调查所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设立的一所重要的地质矿产调查研究机构。1927年两广所成立后,主要负责华南地质矿产调查事项,编制调查报告及绘制地质矿产图等,对于推进近代中国区域性地情地学研究工作影响深远。本文以两广地质调查所原始文献及《申报》、《地质论评》等材料为基础,考察社会动荡、战争频发年代,两广地质调查所在机构隶属、经费拨发和人才招徕等方面呈现出的复杂社会面相。  相似文献   
29.
李丹丹 《地质论评》2023,(5):2017-2022
两广地质调查所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设立的一所重要的地质矿产调查研究机构。1927年两广所成立后,主要负责华南地质矿产调查事项,编制调查报告及绘制地质矿产图等,对于推进近代中国区域性地情地学研究工作影响深远。本文以两广地质调查所原始文献及《申报》、《地质论评》等材料为基础,考察社会动荡、战争频发年代,两广地质调查所在机构隶属、经费拨发和人才招徕等方面呈现出的复杂社会面相。  相似文献   
30.
随着化学纯化技术的提高及质谱仪的开发与应用,锌同位素已成为近年来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的一个研究热点,人们对锌同位素地球化学的认识随着研究的深入有了极大提高。本文对锌同位素地球化学进行了全面的综述,追踪了锌同位素在地学领域最新的研究进展。目前,锌同位素已被广泛应用在天体化学、环境地球化学、古海洋、古环境重建以及深部碳循环等诸多地球科学及环境科学研究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各领域的研究成果为推进锌同位素地球化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