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9篇
  免费   182篇
  国内免费   152篇
测绘学   133篇
大气科学   65篇
地球物理   189篇
地质学   274篇
海洋学   210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96篇
自然地理   9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ChntnbutionNo.3127fromtheInstituteofOceanology,ChinereAcademyofSciences.Project39370542supportedbyNSFCandstudyalsosupportedbyNationalKeyLaboratoryintheInstituteofHydrobiology.ChineseAcademyofSciences.lNTRODUCTIONltisknownthatgroWthrateoffishcanvary'inresponsetotemperatureandfoodavailability-andperhapslessobviously,tolight,oxygenandothervariables.ThispropertyofvariablegroWthinfishcanbereferredtoasplasticity(Weatheriey,l990).TheeffeCtSofenvironmenta1thCtorsongroWthcanbepredictalfor…  相似文献   
82.
实现对地表采动裂缝的三维建模及可视化能促进裂缝的形状、成因研究,并为开采沉陷监测和生态环境恢复提供科学支持。目前三维建模方法和软件主要面向建筑物、管道、地质体等地物地貌,若直接应用于地表裂缝的建模与表达会存在野外测绘工作量大、形态规律表达不准确、呈现不逼真等问题。本文结合三维地形建模、分形、空间插值等理论,提出了基于几何形态参数的地表裂缝三维建模方法,并利用ArcEngine平台实现了对裂缝的三维可视化;选取甘肃省东峡矿区为试验区,根据裂缝分布与形态预计参数,实现了对区域内裂缝的模拟,并通过与实测数据和高分辨率影像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方法能真实逼真呈现裂缝的形态、延伸与细节信息。  相似文献   
83.
沟谷地形下高填方涵洞土压力分布规律较为复杂,不同沟谷地形下涵周土压力分布规律与上埋式涵洞差异显著。为探明沟谷地形对高填方拱涵涵周土压力的影响,采用离心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地形-涵洞-填土的相互作用模型,分析了不同沟谷宽度B、沟谷坡度α下的拱涵涵周土压力及涵顶土压集中系数Ks的分布规律,并与最新涵洞设计规范进行了对比,阐述了沟谷地形下高填方拱涵土压力形成机制。研究表明:(1)沟谷宽度B对涵顶土压力集中系数Ks影响显著,沟谷宽度B为4D~6D,D为拱涵的净跨径,涵顶土压力集中系数Ks增幅较大;(2)沟谷宽度B小于4D时,可发挥沟谷地形对涵洞的减载作用;(3)沟谷坡度α在45°~60°时,涵顶土压力及其Ks变化最显著;(4)填土高度为20m,α>70°时,Ks≤1。填土高度为40m,α>50°时,Ks≤1;(5)我国最新涵洞设计规范推荐的Ks与离心模型试验、数值模拟规律存在一定差异,当α=45°时,沟谷宽度B较小时,规范的涵顶土压力集中系数Ks较为保守;(6)沟谷地形下高填方拱涵Ks与拱顶压密区、等压面的形成有关。拱顶压密区可引起拱涵涵顶土压力集中,并引起压密区周边土体...  相似文献   
84.
王浩楠  余凡  李军 《水文》2023,43(1):78-83
对长江经济带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并预测分析,为该湿地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以“压力-状态-响应”(PSR)为框架,选取12个指标构建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各项指标的权重,同时将湿地健康状况划分为“健康、亚健康、脆弱、疾病、恶劣”五项;通过综合评价指数(CEI)对其健康进行分析,并利用整合移动平均自回归(ARIMA)模型预测2025年湿地健康状况。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湿地健康综合评价指数在2005—2017年从0.475 5增长到0.613 7,健康等级从“脆弱”转变为“亚健康”,到2025年综合评价指数预计超过0.700 0,继续保持“亚健康”状态。在压力、状态、响应三项准则层中,压力子系统有相对风险,状态和响应指标应继续保持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态;在12个评价指标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湿地面积变化率及自然保护区数、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和湿地管理水平、生态环境恢复是影响长江经济带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5.
黄河流域是我国目前主要的煤炭经济可采量和产能聚集地。了解和掌握黄河流域水资源及其变化不仅是推进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前提,更是开展黄河流域煤炭矿区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相较于传统地面水资源监测手段受限于监测点分布和数目的影响,GRACE重力卫星为中长尺度陆地水储量时空变化研究提供一种新的途径。利用GRACE重力卫星数据,开展2002年4月到2017年6月黄河流域水储量的时空变化规律研究。利用纬圈长度加权平均,计算黄河上中下游水储量变化均值,发现黄河不同流段表现不同的变化趋势,且反映出2003年黄河流域水资源变化受到洪水等因素影响。进一步通过箱形图分析黄河流域上中下游水储量的月平均变化规律,反映出该流域“冬干春旱,夏秋多雨”的气候特点与水储量变化的密切关系。采用时间序列分解方法分析整个黄河流域水储量变化的趋势、年周期及半年周期等特征。结果表明,黄河流域水储量变化存在随经度由西向东递减趋势越来越明显的现象,其中黄河上游源头附近区域的水储量变化呈微弱的增长趋势;黄河流域水储量变化年周期和半年周期振幅存在明显区域差异,这与高山融雪、降水量的季节性差别及区域气候环境密切相关。了解和掌握上述黄河流域水储量时空变化,可为流域矿区的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数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86.
遥感与深度学习为及时掌握露天煤矿区土地利用情况提供了高效率的技术手段。基于国产高分二号(GF-2)卫星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利用深度学习DeepLabv3+模型实现露天煤矿区土地利用识别,并与U-Net、FCN、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最大似然法等方法进行对比。首先,制作高分辨率影像样本数据,通过敏感性测试确定适合研究区露天煤矿场景的样本最佳裁剪尺寸和方式;然后,训练深度神经网络DeepLabv3+模型,进行土地利用识别实验;最后,比较不同方法的识别结果。结果表明:研究区露天煤矿场景下的样本最佳裁剪尺寸为512像素×512像素,最佳裁剪方式为随机裁剪。采用的DeepLabv3+模型对露天煤矿区土地利用识别的总体精度、Kappa系数分别为80.10%、0.73,均优于U-Net、FCN、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最大似然法等方法的识别精度。DeepLabv3+模型的识别速度与上述5种方法保持在同一数量级,验证了DeepLabv3+模型和GF-2卫星影像在露天煤矿区土地利用识别中的可行性,对露天煤矿区生态环境监测与修复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7.
岩溶关键带水文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溶关键带处于岩石、水、土壤、大气、生物五圈交汇地带。正确认识岩溶关键带的结构、特点及其水文地球化学过程是当前地球关键带与岩溶水科学研究的重点问题。本文基于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归纳整理,剖析了岩溶关键带水文地球化学内涵、岩溶关键带水动力垂向分带、岩溶关键带框架下的水文地球化学过程与机制, 探寻变化环境下岩溶关键带水文地球化学过程演变的规律与驱动机制。指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目前工作仅停留在传统岩溶地下水科学工作范畴,未从岩溶关键带框架体系的角度考虑植物冠层至岩溶含水层之间水文地球化学过程及其耦合关系,未考虑新污染物持续输入、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深入实施、全球碳排放路径逐渐改变等时代因素对岩溶水文地球化学研究的潜在影响。进一步的研究可以从以下方面开展:基于岩溶关键带框架体系的新污染物水文地球化学研究,基于大数据框架体系的岩溶水文地球化学研究,“双碳战略”下的岩溶水文地球化学研究,岩溶关键带水文地球化学驱动的物质转化与能量迁移过程及其耦合以及高分辨率监测、评估与模拟手段的综合应用。  相似文献   
88.
粤港澳大湾区狮子洋主航道地质勘察无法采用垂直点状钻探勘察施工,为此采用水平孔勘察方案,设计了一个特大水垂比大位移科学钻孔。该孔设计孔深940 m,取心靶点14个,靶区半径5.0 m,水平段长380 m,垂深60 m,水垂比14,是国内单孔作业靶点最多、水垂比最大的钻孔之一。研究制定了一套多靶点定向钻进、水平螺杆马达原状性取心、地质录井和存储式钻杆输送测井的综合勘察技术,在水利水电勘察中首次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孔完钻孔深936.20 m,中靶率85.71%,其中,取心进尺81.70 m,机械钻速2.38 m/h,岩心采取率89.84%,精准实现了洋底主航道的地质超前预报,大幅度减少了勘察孔数量,降低了环境破坏,提高了勘察效率,保证了地质资料的连续性和可靠性,是一项值得在隧道勘察中推广使用的先进技术。  相似文献   
89.
本刊讯 (记者李倩王少勇李军晶方黎明)“没想到会这样幸运!”接过从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姜大明手中递过来的《不动产权证》,江苏省徐州市市民邢卫锋十分激动. 3月1日9时42分,徐州市行政服务中心见证了历史性的一刻.这一天,《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正式实施,邢卫锋和妻子拿到了全国首批、江苏省第一本不动产权证书.  相似文献   
90.
Marquardt算法磁测三维反演方法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磁法三维反演中,反演对象数目往往巨大,受限于当今的计算机技术与计算方法,在超大规模方程组的求解时遇到极大的困难。所以,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力非常有限,对于Marquardt算法磁测三维反演问题尤为突出。为此,在这里提出了两个较为有效的方法策略,即将模型组体化和将组体分类,并在理论应用中得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