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6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34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23篇
海洋学   21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针对各型天气雷达大量建设部署,却仍缺少准确直观判断单站雷达净空环境和组网雷达探测盲区分析软件的问题,设计开发了一种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天气雷达选址软件。软件使用雷达站点、数字高程模型、遮挡障碍物等地理信息数据,处理绘制单站雷达遮蔽角图、等射束高度图及组网雷达等射束高度拼图。通过Python语言编程,结合数字高程模型计算雷达站点的遮挡仰角、遮挡方位与等射束高度最大探测距离,分析所选站址净空条件。利用湖北省天气雷达网作为实际应用背景,与视程客观分析软件展开结果比对。实验结果表明:天气雷达选址软件应用数字高程模型等地理信息数据可算出拟选站址四周的遮挡情况,显示天气雷达的实际探测范围,为雷达建设组网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2.
肖洁  李力 《湖泊科学》2003,15(Z1):83-89
本文通过长沙近百年和湖南区域近百站40a来的气象资料统计,分析了在全球气候变暖条件下湖南气候变化事实,揭示了湖南洪水灾害加剧的情况,并提出了应加以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93.
CT-A血管成像在颈部血管病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CT-A血管成像在颈部血管病变中的作用。方法对20例临床高度怀疑有颈部血管狭窄的病例进行了颈部的CT-A检查,临床为颈动脉系统缺血表现的6例,表现为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的14例,采用GE(Hispeed NX/i)双层螺旋CT设备进行CT-A三个重要步骤和图像后处理重建技术A、MIP(最大密度投影)B、SSD(表面遮盖法)C、MPR&Curve(多平面重建和曲面重建)D、CTVE(血管内镜)进行分析。结果经CT-A检查发现颈动脉系统狭窄和钙化斑块的4例,主要发生在颈内动脉的起始段,钙化斑块主要分布在颈动脉分叉处;2例经CTVE发现分叉处血管内壁的钙化斑,椎动脉狭窄的12例,有2例椎动脉仅表现蜿蜒和迂曲,经曲面重建未见狭窄。结论CT-A技术快捷方便、安全无创,可清晰地显示颈部的主要的血管结构。有着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4.
李力  樊袁东 《海洋工程》2019,37(6):29-38
针对深海采矿机器人"鲲龍500"行走液压系统,建立深海采矿机器人行走液压系统理论模型,分析深海高压和低温环境对油液特性影响,并基于AMESim软件平台,建立深海采矿机器人行走液压系统数值模型,研究了0~6 000 m不同作业深度下的行走液压系统泵和马达的动态特性,以及在6 000 m水深时不同牌号液压油和行走启动特性对其行走性能的影响,对比分析了深海采矿机器人水池行走试验和500 m海底行走试验的行走泵的输出压力与流量曲线与其数值模拟曲线。研究表明,随着超过1 000 m作业水深的增加,深海行走液压系统的动态响应性能和稳定性显著降低,通过减小行走输入电压斜坡斜率和减小控制电压可以提高行走液压系统的稳定性,并通过试验验证了行走液压系统数值建模与仿真的正确性,为深海液压系统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5.
PHOTOMOD是全新一代的多功能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它基于严密的物方匹配及自适应地形识别系统,能获取测区高精度DSM数据和后续DEM、DOM等成果。以实际测区为例,探讨PHOTOMOD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在框幅式像机方面的应用,总结其作业流程,探讨其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96.
光学和近红外太阳爆发监测望远镜每天可以获得大量的太阳图像数据,对这些观测数据进行实时选帧处理,一方面可以减轻存储压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后续图像重建的质量。针对观测过程中的选帧要求,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基于图形处理器的图像选帧实时处理模块,当前的模块已经实现了平均梯度法和谱比法选帧两种算法的高速并行处理。对模块的实现进行了细致的讨论,并比较了两种选帧方法的加速比。实验表明,该模块运行稳定可靠;从执行效率来看,针对近全日面图像的选帧总体执行时间最快为1.2 s,比原有串行实现提升了7倍;局部面图最快为0.7 s,平均提升了5倍。整体模块的实现与当前性能已经可以满足实时观测与处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97.
高性能并行GIS逐渐成为GIS发展的新方向。矢量数据的复杂性使得一些并行GIS算法难以实现,从而无法满足并行GIS的发展要求。文中针对GIS算法中的拓扑算法,借助OpenMP编程模型,通过消除并行拓扑处理过程中的数据依赖,在单机多核的环境下设计并实现了矢量空间数据并行拓扑算法。通过实验对比串行拓扑算法和并行拓扑算法的处理时间和结果,验证了并行拓扑算法的正确性,同时证明并行拓扑算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拓扑处理的效率。  相似文献   
98.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南京市环保局监测数据,分析2014年春节污染天气背景,结合南京探空资料、常规观测资料、风廓线雷达及微波辐射计资料,分析这次春节期间的大气混合层高度、通风系数和逆温层特征。按照春节假期污染情况,可将其分为两个阶段:前期是1月30日—2月2日,南京处于均压场里,空气污染扩散条件差,逆温层容易形成,污染较重。后期是2月3—6日,冷暖气流活跃,混合层厚度升高,通风系数增大,逆温层被破坏,逆温强度锐减,空气质量显著改善。结果显示,混合层高度越低、通风系数越小及逆温层结越厚、越强,污染越严重。针对不同级别污染程度为四要素设立了定量化指标:当混合层高度低于1.0 km、通风系数小于2500 m2/s、逆温层厚度大于500 m、逆温强度大于2.0 ℃/100m,易出现中度以上污染;当混合层高度高于1.8 km、通风系数大于7000 m2/s、逆温层厚度小于200 m、逆温强度小于0.5 ℃/100m,不易出现污染天气,可为预报提供更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
利用西南区域11个探空站数据及地面常规观测资料,对2010~2020年196次暴雨过程中表征水汽、热力不稳定、动力条件的10种物理量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基于箱线图提取了一些有利于暴雨发生的环境参数阈值。结果表明:(1)对流层中低层近饱和的大气和比湿高值是该区域暴雨发生的有利条件之一;(2)沙氏指数在各季节的阈值均较低,对流有效位能在盛夏时值较高,多对流性暴雨,而初秋对其要求不高,多稳定性暴雨;(3)初夏和盛夏对最大上升速度的要求明显大于初秋,而能量螺旋度主要在初夏才有一定要求。  相似文献   
100.
渤海石油污染:来自表层沉积物中生物标志物的证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渤海表层沉积物中饱和烃的分布、来源和分子组成特征的系统分析,探讨了沉积物中生物标志物对石油污染的指示意义。研究表明,沉积物中色谱不可分辨的混合物(UCM)和正构烷烃的分布及组成特征显示出沉积物不同程度地受到了石油烃输入和细菌微生物作用的影响,其中以渤海湾沿岸区域最为明显。渤海湾近岸区和黄河口附近沉积物中正构烷烃平均碳链长度(ACL)低于其他地区,姥鲛烷/植烷(Pr/Ph)也普遍低于1.0,表明可能受到来自于石油平台开采活动、船舶航行、河流输入的石油烃的影响。C27-18α(H)-三降藿烷(Ts)与C27-17α(H)-三降藿烷(Tm)的比值(Ts/Tm)、C31升藿烷22S/(22S+22R)和αααC29甾烷20S/(20S+20R)的比值表明该区域沉积物中有机质成熟度较高,可能受到外来石油烃输入及其衍生物的影响。通过与周边环境中生物标志物分子组成特征的对比发现,沉积物中甾烷和萜类化合物主要来源于石油及其衍生物。将饱和烃各参数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了石油污染的综合替代性指标,并初步圈定了石油污染相对较重的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