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0篇
大气科学   43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4篇
海洋学   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利用装载有粒子测量系统(PMS)的飞机对2007年8月15日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夏季非降水层状云进行了一次探测飞行,通过获取的资料分析了云层结构、云滴的垂直分布、液态含水量、谱特征等。结果表明:(1)此个例中云层结构明显,云中存在逆温层;(2)云中平均含水量为0.012g/m^3,含水层主要集中在4100~4200m与4700—5000m层之间;(3)此云系符合Bergeron提出的催化云一供水云相互作用导致降水的概念模型,可以在催化云中进行人工引晶来达到增加降水的目的。  相似文献   
52.
一、底质类型及其分布特征 (一)底质类型及其特征本区底质类型繁多(图1略),成分混杂,三、四种粒组并存,含量相差甚小者普遍,分选程度大多中等到差,概率曲线平缓。仅有少数近陆细砂和粗砂样品成分较为单一,分选较好(表1)。  相似文献   
53.
西北地区冰雹监测、预警及防雹指挥业务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北地区冰雹监测、预警及防雹指挥系统包含西北地区冰雹致灾因子数据库、西北地区冰雹天气监测系统、冰雹天气预警系统和防雹指挥系统等。该系统在利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使用多普勒天气雷达、卫星遥感、闪电监测等新资料,以计算机网络和软件技术为主要手段,建成了功能强大、方便快捷、内容丰富的开放式冰雹监测、预警及防雹指挥平台。系统具备较好的业务使用价值和推广价值。本文着重介绍该系统的功能和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54.
利用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了2005年7月1日发生在河西中部及祁连山中段人工增雨降水过程的多普勒雷达回波及其产品的表现特征,认为这次降水过程是由于大尺度天气系统造成了大范围降水回波长时间维持,加之人工增雨作业共同影响的结果。其强度场、速度场具有混合性降水回波特征,并且在增雨催化阶段表现显著。速度图上的辐合流场、风廓线产品特征及雷达垂直积分液态水含量产品对进行强降水落区、降水系统移动、地面降水估计具有较明确的指示意义。反射率因子图上的零度层亮带和速度图上的汇合流场特征是把握人工增雨作业时机和部位的重要依据。祁连山中段沿山不同海拔高度地面降水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为检验增雨效果提供了研究依据。另外,从天气学和物理量诊断方面对此次降水过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5.
甘肃省人工增雨(雪)工作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甘肃省人工增雨(雪)工作的发展状况,参考国内外的发展动态。提出了甘肃省人工增雨(雪)工作面临和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56.
李国昌 《云南地质》2004,23(3):390-394
由旺镇属于水源缺乏区,通过水文地质勘察,查明区内具有地下水赋存条件并具备供水条件。含水地层及水构造发育,有利于地下水富集。  相似文献   
57.
李国昌 《云南地质》2004,23(2):259-265
通过对保山市隆阳区长岭岗固体废物安全填埋场右附坝坝址地形、地层、构造、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的勘察评价和分析,获得斜坡稳定性的可靠数值。明确提出斜坡在荷载条件下产生失稳的可能性和相应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8.
李国昌 《干旱气象》2003,21(2):46-48
办公室是一个综合性的协调管理部门,其工作具有综合性、广泛性、从属性、服务性和琐碎性等特点,头绪繁多,任务艰巨.办公室作为机关的"窗口"之一,它是沟通领导与群众的"桥梁",是联系上下左右的"纽带",是整个机关工作的"中枢神经机构",也是培养人、锻炼人、造就人才的特殊场所.  相似文献   
59.
武威市旱情分析及防御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武威市 5站近 5 0a逐日降水量和月气温资料 ,详细分析了武威市的降水分布特征、干旱成因和旱灾情况 ,最后从“防、抗、保、取”等方面提出了干旱的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60.
吴晶  李照荣  颜鹏程  杨艳芬  白磊  杨建才  彭筱 《气象》2020,46(3):346-356
基于中国西北四省(区)2016—2017年的站点观测降水数据和GRAPES区域数值模式24 h和48 h预报结果,采用平均误差、均方根误差、相关系数、分等级TS评分等指标,对GRAPES区域数值模式在西北四省(区)降水预报进行定量评估。结果表明:时间上,模式对西北四省的晴雨预报准确率能达到0.7以上,逐日空间相关系数为0.2~0.4。夏季降水的偏差最大,24 h和48 h预报平均误差分别为4、6 mm·d~(-1),均方根误差分别为6、8 mm·d~(-1)。不同等级降水的24 h和48 h预报TS评分显示,各个月份小雨TS评分为0.2~0.5,中雨为0.1~0.2,大雨以上不到0.1空间上,24 h和48 h预报晴雨准确率在大部分地区达到0.6以上,相关系数在甘肃东部、陕西中部和南部超过0.6。24 h预报平均误差在青海、甘肃、陕西三省南部最大(达到2~4 mm·d~(-1)),48 h预报的平均误差比相同区域的24 h预报高出1~2 mm·d~(-1),在陕西南部平均误差最大(达到5~8 mm·d~(-1))。各个量级的24 h预报TS评分明显好于48 h,24 h预报对大雨、暴雨有所预报,48 h预报对中雨以上量级降水预报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