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55篇
测绘学   53篇
大气科学   84篇
地球物理   68篇
地质学   99篇
海洋学   38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5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199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杨建  王国芝  李娜  边岩庆  王东 《云南地质》2011,30(2):226-228
二叠系区域性盖层中沥青的稀土元素特征和配分模式与寒武系沥青相同,而与志留系烃源岩显著不同,说明区域性盖层中的沥青来自于下伏寒武系牛蹄塘组烃源岩.  相似文献   
182.
本文以我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基础,分析我省地理信息现状及建立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重要性,介绍了如何利用基于Web服务的GIS技术和OGC的接口规范逐步建立基于SOA"面向服务架构"的应用服务与集成体系。对我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3.
极地海冰浮标的现状与应用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冰是气候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要素,原位观测是获取海冰特征参数以及开展海冰变化研究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对以海冰为目标和平台的极地浮标的发展与应用进行综合阐述,简述了国际北极浮标计划和国际南极浮标计划的发展情况,以七种常用的浮标对极区海冰、大气和上层海洋等物理参数的监测为例归纳总结了海冰浮标的系统特性和技术特点,最后结合近年海冰浮标的应用情况,从技术发展和研究目标等方面讨论了极地海冰浮标未来发展的方向与趋势.  相似文献   
184.
中尼口岸作为环喜马拉雅经济合作带的窗口,其贸易和交通发展是中国建设“面向南亚开放大通道”的重要支撑。论文探讨口岸贸易与跨境交通的耦合协调机理,运用评价指标体系法和可达性模型分别评估中尼口岸的贸易可持续发展水平和跨境交通可达性,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分析2010—2019年中尼口岸贸易可持续性与跨境交通可达性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结果表明:① 口岸贸易与跨境交通复合系统是一个具有交互耦合关系的有机整体,口岸贸易与跨境交通高水平同步发展是口岸贸易与跨境交通耦合协调的关键。② 中尼口岸贸易的整体可持续发展水平偏低,贸易流量是中尼口岸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中尼口岸的跨境交通可达性提升缓慢,樟木口岸的跨境运输优势明显。③ 中尼口岸贸易与交通发展的耦合协调整体处于中度失调状态,贸易滞后于交通发展,交通对贸易的促进作用有限。为了推进口岸贸易与跨境交通的耦合协调发展,应当充分发挥中尼口岸的货运职能,大力发展尼泊尔转口贸易,打通南亚大市场。加快建设吉隆口岸跨境经济合作区;远期打造新通道以发挥樟木口岸大宗货物运输功能;利用直升机发展普兰(斜尔瓦)口岸的“神山圣湖”旅游经济,促进口岸贸易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5.
1 研究背景 目前,国际上"地震可预测性合作研究"正在开展不同地震预测模型与不同统计检验方法、"最佳"模型构建方面的实验研究,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其中蒋长胜等(2011)通过对统计检验方法中的Molchan图表( Molchan,1990)进行研究,认为利用该方法可客观和科学地进行地震预测评估,还能解决固定研究区域内地震时间预测问题,并给出相应的概率解释.  相似文献   
186.
空气温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气候变量,通常由气象台站观测获得。对其时空特征的精确估算是很多模型的基础,但是由于台站分布密度的不均和研究区复杂的地形,往往使其空间化的结果较差。目前,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使用热红外遥感数据估算的地表温度,结合地面观测数据,建立回归模型可以提高区域空气温度估算的精度。由于云和其它大气因素会影响遥感反演的地表温度数据结果,因此本研究本文将2001-2010年的LST历史数据作为先验知识,用以建立LST背景库,并提出了基于LST背景库的Savitzky-Golay(SG)滤波算法来实现LST时间序列数据的重建工作。将重建后的LST与研究区12个气象站空气温度数据进行了时序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月尺度合成序列上LST-TA的一致性较好,且具有非常好的线性相关关系,80%的台站的决定系数高于0.5。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加入植被指数(NDVI)的各月空气温度回归模型比直接用LST建立的回归模型精度更高。因此,本研究使用LST-NDVI模型对澜沧江流域2010年12个月份的空气温度进行空间化制图,并分析了其年内时空格局特征。  相似文献   
187.
WRF模式对江苏一次强降水过程的模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NCEP最终分析资料,使用WRF模式模拟了2008年7月22—23日出现在江苏的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结果表明:WRF模式能较好地模拟出这次降水的区域,对这种中尺度天气系统具有良好的预报能力。在这次降水过程中,低空风场切变线和冷空气以及与高空急流的合理配置加强了强降水区垂直环流的发展,使降水区对流发展;而高空辐散、低空辐合的流场特征也促进了强降水的产生;这次过程的水汽输送在850hPa上最强,850hPa的强水汽输送是产生强降水必需的水汽条件;从能量方面看,江苏全境都处于K指数高值区,特别是江苏中北部有相当高的能量聚集,为强降水提供了不稳定条件。暴雨区上空螺旋度呈低层正中心、高层负值区的分布,螺旋度的高低层耦合是触发并维持低压暴雨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88.
李娜  魏帅 《黑龙江气象》2011,28(3):29-30
1引言 风云三号是实现全球、全天候、三维、定量、多光谱遥感的我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系列,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台风、暴雨、洪涝、雨雪、冰冻、高温、干旱、雷电等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需要风云三号气象卫星具有更强的综合观测能力。  相似文献   
189.
基于MF雷达观测的D区日食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昆明站(25.6°N,103.8°E)MF雷达在2009年7月22日的观测数据,研究了这次日食期间D区电子密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日食的开始,D区电子密度逐渐减小,在食甚后,电子密度开始恢复.但观测发现电子密度不与日食同步,而是存在一个大约9 min的时延.利用日食期间的观测数据,尝试建立了两个简单的模型来估...  相似文献   
190.
为了更好地做好地质管理工作,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摸清矿产资源家底,围绕建设青州市地质矿产管理与监控"一张图",结合现有的技术条件和数据现状,采用先进的GIS技术和数据库管理技术,建立一个规范、高效、先进的"青州市地质矿产数字化管理与监控系统",使地质和矿产档案管理与多源空间数据信息融为一体,多层次、多方位直观地显示相关图形数据信息和矿政档案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