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质学   15篇
海洋学   22篇
天文学   3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文简要介绍了基尔大学应用物理研究所对西德沿海某些水文要素进行常规调查的方法和特点。他们不仅使用自己研制的设备进行现场调查,而且可用本设备分析和处理数据,直接为有关部门提供有使用价值的等值图资料.这种将仪器研制,应用和最终数据处理三者融为一体的科研方式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72.
构造天气学意义明确的卫星云图状态函数模型,在对云层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定量提取卫星云图参数,通过与云图模板的相似运算寻找短时预报指标。试报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对提高强降雨落区的短时预报准确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3.
利用多种观测资料,结合NCEP再分析资料,对比分析了浙东冬季和夏季两次强雷暴过程中的各种环境条件,结果表明:以对流有效位能CAPE表达的深厚湿对流潜势条件夏季个例的比冬季的好,二者分别为1148 J·kg~(-1)和490 J·kg~(-1)。冬季个例的动力抬升条件更好:低层到地面受冷锋影响;700、850 h Pa因急流风向风速的不连续而产生较强的辐合;500 h Pa处于长波槽前的上升气流中,最大的垂直速度达1.1 Pa·s~(-1)。两次过程的共同特点是强回波分布与地面θ_(se)高值区和切变线叠加区对应关系比较好,为雷暴系统的临近预报提供了重要线索。地面有冷锋影响时,要考虑冷锋入海后风力加大,地面辐合加强,使对流发展。由海陆不同比热属性造成的海陆之间白天和夜间的不同温差,对白天和夜晚系统入海后的强度变化有不一样的影响。10个浙东冬季雷暴个例天气形势分析结果表明,冬季雷暴的共同特点是都有冷暖空气在浙东强烈交汇,华南到华东中低层有很强的西南急流,850 h Pa最大风速达到20 m·s~(-1)以上。两季雷暴各种对流参数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冬季雷暴比较好的预报指标是总指数和垂直风切变,重点关注西南急流的强度、冷锋和850-500 h Pa的对流稳定性及动力抬升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