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223篇
大气科学   259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12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1.
利用全球月平均海平面气压资料和各标准等压面的位势场、风场,以及我国160站的降水和温度资料,研究了亚洲—太平洋(20°N~70°N,40°E~120°W)地区(简称亚太地区)冬季(12~2月)海平面气压异常偶极型振荡(偶极模)的时间变化特征,以及该异常偶极模与我国冬季气候异常的关系。结果表明:近半个世纪以来,亚太地区冬季海平面气压场异常以经向型(ME)偶极模负异常和纬向型(ZO)偶极模正异常为主,其中又以ZO正异常发生的频数较高。对应ME模,其各空间层的高度场异常形势和高度场与MEI(经向型指数)的相关系数分布形势十分类似;对应ZO模则主要表现为与阿留申地区高相关中心的一致性特征,说明阿留申低压的变化对其起着重要作用。ME模与我国冬季东部的降水异常和气温异常关系密切,ZO模仅对东北地区的降水异常有影响,因为ZO模的异常对我国上空大气环流异常的影响相对较小;这一结果同我们传统上在冬季比较关注纬向气压差的变化(即ZO模)有些相左,提示我们在冬季更要关注ME模的情况。大气环流形势的分析表明, MEI正异常时,即西伯利亚—蒙古冷高压的北半部气压异常偏高,副热带西北太平洋地区气压偏低时,利于东亚大槽的加深加强,东亚冬季风因而也会偏强;但是由于此时我国东部主要为下沉气流控制,暖湿气流难于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我国境内,从而造成此时冬季我国东部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偏少。反之,当MEI负位相时,大气环流异常利于造成我国东部大范围的冬季降水。  相似文献   
112.
利用多种大气和海洋再分析资料,采用合成分析及2.5层简化海洋模型数值模拟等方法,研究了1951—2012年期间,与东部和中部型El Ni?o事件相伴随的热带印度洋海温偶极子(Indian Ocean Dipole,IOD)出现时,热带印度洋海温异常增暖及其上空海气耦合特征的物理机制。结果表明:夏秋季节,伴随东部型El Ni?o而发生的IOD事件(EP-IOD)和伴随中部型El Ni?o而发生的IOD事件(CP-IOD)中,热带印度洋海温正异常的强度与空间分布具有很大差异。对于EP-IOD事件,夏季,海温正异常中心最先出现在热带西北印度洋;随后秋季,海温正异常向东南发展并扩大至热带中南印度洋,强度较强。对于CP-IOD事件,夏季和秋季,海温正异常中心都位于热带中南印度洋,呈东西向带状分布,但海温正异常强度较EP-IOD事件中弱。进一步分析表明,在EP-IOD事件中,夏季,热带西北印度洋海区西南季风偏弱,通过影响夹卷混合过程导致热带西北印度洋海温上升;秋季,热带西北印度洋上空的异常偏东风导致垂向夹卷混合的正异常,对热带西北印度洋增暖的维持起到重要作用;热带中南印度洋的增暖主要受赤道东南印度洋西传的暖性Rossby波影响。而在CP-IOD事件中,夏秋两季,热带中南印度洋海区出现显著的西北风异常,其上空风速的负异常是增温的主要原因;同时赤道东南印度洋西传的暖性Rossby波对热带中南印度洋的增暖也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3.
MJO对中国春季降水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旭旭  李崇银  李琳 《气象学报》2012,70(5):986-1003
利用IAP-AGCM4.0模式,通过多初值集合数值模拟研究了赤道附近的大气季节内振荡(MJO)传播的两个关键位相期对中国东部春季降水的影响.当在赤道中东印度洋及赤道西太平洋引进异常非绝热加热(强MJO活动)强迫时,模式很好地模拟出了中国东部地区春季降水的异常形势,模式模拟与先期所作的诊断分析结果极为相似,即在MJO的第2-3(6-7)位相,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多雨(中国东部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对模式输出的高度场、风场、散度和涡度场以及水汽输送场的分析表明,中国春季降水异常的发生分别与异常非绝热加热在东亚/西北太平洋地区所造成的异常大气环流形势密切相关.对逐日响应场的分析表明,就MJO活动影响中国春季降水的可能物理过程及机制进行的讨论表明,赤道附近的异常对流加热不仅可以在赤道附近激发产生大气的罗斯贝波和开尔文波型响应,而且,还会在大气中激发产生从热带到中高纬度的罗斯贝波列遥响应.但是,由于异常对流加热发生的地区不同,大气遥响应场的形势也会十分不同,它所导致的影响也就很不一样.当异常对流加热发生在赤道中东印度洋(对应MJO的第2-3位相)时,大气的罗斯贝波列遥响应将在东亚/西太平洋地区形成有利于中国东部(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春季降水偏多的形势;当异常对流加热发生在赤道西太平洋(对应MJO的第6-7位相)时,大气的罗斯贝波列遥响应将在东亚/西太平洋地区形成不利于中国东部春季降水的形势.  相似文献   
114.
Tropical cyclone (TC) genesis over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during 1965-2004 was analyzed.The locations of TC genesis display evident seasonal changes,with the mean position of formation situated nort...  相似文献   
115.
The influence of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 (ISO) on TC genesis over the northwestern Pacific is studied through comparing analyses of the more and less TC years from 1979 to 2006. It is indicated that the ISO strongly affects the TC genesis. In the years for more TC genesis, the ISO is weak and propagates insignificantly in the area to the west of the Philippines, but the ISO is strong in the area to the east of the Philippines and propagates significantly northwestward. In this situation, the Walker cell shifts gradually westward from the tropical western Pacific to the tropical eastern Indian Ocean. Convergent winds appear in the lower atmosphere while divergent winds in the upper atmosphere, suggesting the presence of enhanced ascending flow over the 140-160°E region and a favorable condition for TC genesis. Moreover, in the years for less TC genesis, the ISO gradually becomes stronger in the area to the west of the Philippines and significant eastward propagation prevails from the eastern Indian Ocean to the area around 120°E; the ISO is weak in the area to the east of the Philippines. During these years, the Walker circulation gradually moved eastward, with convergent winds in the upper troposphere and divergent winds in the lower troposphere. Sinking motion was significant, unfavorable for the TC genesis over the Northwestern Pacific.  相似文献   
116.
一次引发华南大暴雨的南海季风槽异常特征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7年8月10日第7号台风"帕布"在广东沿海消失后,尾随而上的南海季风槽给华南沿海和台湾岛带来持续多日的暴雨和大暴雨.由于南海季风槽是华南最主要的降水系统,因此研究了8月第3候引发华南大暴雨的南海季风槽的异常特征及其可能的原因.首先分析了季风槽的气候平均时空特征.研究表明低层辐合、高层辐散位于季风槽的南侧,表现了季...  相似文献   
117.
国际上年代际到世纪时间尺度气候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系统介绍国际上关于年代际和世纪时间尺度气候变化的最新研究,并就其主要科学问题进行了概括,以促进中国在这个领域的进步.  相似文献   
118.
中国气候年代际变化的大气环流形势对比分析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该文通过50年代和80年代大气环流形势异常的对比,分析了中国气候年代际变化的特征.其主要结果是:中国气候变化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在中国气候年代际变化的不同气候阶段,北半球大气环流也有明显的不同异常形势,尤其是西北太平洋和中国大陆一带地区的环流异常非常不一样;同时,与空间分布的明显差异相类似,子波分析表明对于不同的气候阶段,也有不同的时间变化型与之相对应.  相似文献   
119.
西太平洋暖池次表层海温一场与ENSO关系的CGCM模拟结果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全球大气与热带太平洋相耦合的数值模式(CGCM) 很好地模拟了ENSO (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 型海表水温(SST) 异常, 进一步分析多年的模式积分结果, 清楚地表明赤道中东太平洋SST 异常与西太平洋暖池次表层( 深100 ~200 m) 的海温异常有密切的关系。在El Nino 事件发生之前的半年到一年左右, 西太平洋暖池次表层海温有明显正异常,并向东传播; 而在La Nina 发生之前的半年到一年左右, 暖池次表层海温有明显负异常, 并向东传播。因此, 西太平洋暖池次表层海温异常及其东传对El Nino (La Nina) 的发生有极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0.
The data analyses indicated that the occurrence of EL Nino event is closely related to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 (ISO) in the tropical atmosphere: The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 is very strong in tile tropics (particularly over the equatorial western Pacific) prior to the occurrence of El Nino; But the ISO is evidently reduced and the quasistationary system is enhanced after the outbreak of El Nino. A simple air-sea coupled model study shows that the periodical self-excited oscillation can be produced in the air-sea-coupled system, but the pattern is different from the observed ENSO mode. When there is external (atmospheric) forcing with interannual time scale, a coupled mode, which looks like the ENSO mode, will be excited in the air-sea system. Synthesizing the results in data analyses and the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the mechanism of ISO in the tropical atmosphere exciting the El Nino event can be suggested : The interannual anomalies (variations) of the tropical IS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xciting El Nino event through the air-sea intera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