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49篇
海洋学   17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水泥土抗压强度和变形模量试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李建军  梁仁旺 《岩土力学》2009,30(2):473-477
采用DWD-100型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对不同水泥掺入比的棱柱体和立方体水泥土试块进行了单轴抗压试验,获得了水泥土材料抗压强度与养护龄期以及棱柱体抗压强度与立方体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结合三轴试验、水泥土梁的弯曲试验和引用已发表的现场静载荷试验数据,讨论了不同试验手段对测定水泥土变形模量的影响,认为采用棱柱体抗压强度测定水泥土变形模量比较简单、合理,并得出了水泥土变形模量与抗压强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42.
岩质断层地基及其治理措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建军  邵生俊  王超 《岩土力学》2009,30(Z2):344-348
我国西部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当中面临大量的岩质地基工程,该地区复杂的地壳构造运动和岩体变形使得岩质地基工程中常常分布有断层构造,形成了断层地基。断层地基上修建建筑物或构筑物时需根据断层的成因、产状、岩性等特征及建造对象的使用功能、结构形式、作用荷载等分别采取处理措施进行加固治理。处理的原则是明开挖、少扰动、强度高、接触好、防渗强、畅排水。处理措施一般包括填塞、架拱、衬洞、沉井、支撑(柱、框架、桩)、设墙、锚固等  相似文献   
43.
传统研究方法以点、线代表区域地貌面,数据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限制了对阶地演化的进一步研究。高分辨率DEM处理方法的发展使广泛精确获取地貌面的定量信息、重建阶地模型、进一步研究阶地演化成为可能。以岷江上游漳腊盆地为研究区域,采用SPOT5高分辨率数据影像构建DEM,将统一标度后的阶地横剖面作为基本研究单元。通过在不同维度使用模糊C均值聚类,得到研究区域内阶地总体形态特征。在提取各级阶地面的过程中,将阶地剖面间的空间相关性与阶地总体形态特征纳入分析,最终建立了一种基于区域总体特征和区域内部自相关的阶地提取方法。对不同级阶地面提取的精度评价表明,其结果与野外实测数据有较高的一致性。文中以实验结果为依据,进一步讨论了漳腊盆地内阶地的形态特征、河流下切速率和区域隆升之间的关系。因此,将模糊聚类分析和空间自相关性结合的区域地貌面提取方法是简捷易行的,适用于阶地等层状地貌面发育区域构造-地貌等相关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44.
基于长江中下游流域120个气象站点1971-2015年日值气温数据,2006-2015年ERA-Interim土壤湿度再分析资料和2006-2015年MODIS卫星遥感植被指数产品MOD13A3,研究了在考虑全球变暖背景下,长江中下游流域春、夏、秋、冬4个季节平均气温在三峡大坝运行前后的变化,采用百分比阈值方法量化最高和最低气温并进行MK突变检验,并分析三峡大坝运行后的长江中下游流域四季土壤湿度和增强型植被指数(EVI)的变化。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流域四季平均气温在三峡大坝运行以后出现明显变化,江南地区主要出现增温现象,江北地区主要出现降温现象;MK突变检验结果显示,江南地区的高温日和江北的低温日均在2006年左右发生突变,与三峡大坝完全运行的时间相符;长江中下游流域土壤湿度在三峡大坝运行后出现南湿北干的变化趋势;EVI在江南地区诸多区域出现显著增加趋势,其中冬季最突出(33.06%),而江北地区诸多区域则出现显著减小趋势,其中夏季最明显(5.11%),EVI与平均气温的空间变化在春、夏、冬3个季节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45.
文章分析了新形势下农村土地使用的重要意义,指出了当前农村土地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规范农村土地管理使用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6.
分析了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意义和作用,指出了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47.
采用趋势面与传统统计两种方法圈定异常进行比较,认为在黄矿厂矿区利用趋势面方法圈定异常有一定的优越性,并用对该区三丘田矿段化探异常进行重新圈定,结果表明三丘田矿段有进一步工作的价值。  相似文献   
48.
景观镶嵌结构是景观异质性的重要表现,同时又是各种生态过程在不同尺度上作用的结果。本文以北京市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为区域背景,以RS、GIS和GPS为技术手段,监测获取了1996-2002年研究区域湿地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景观空间格局变化,探讨了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景观空间格局变化对湿地环境的影响。故此,对1998-2000年和2000-2002年湿地资源景观镶嵌结构的动态变化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1)利用遥感信息多尺度、多时相、多波段的特点,在GIS、GPS技术的支持下,能够快速及时准确地反映湿地景观类型的动态变化,为湿地资源监测、保护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2)借助景观生态学中的相关原理,通过景观空间格局计算模型解释不同类型湿地景观的分布、变化,剖析湿地景观演化机制,为湿地景观规划与评价服务。(3)分析认为,野鸭湖湿地景观格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水域面积减少严重,耕地面积增长幅度不高,旅游用地和堤坝面积明显增加。(4)湖泊和沼泽草甸是控制和影响湿地景观格局的主体。野鸭湖整个湿地景观的破碎化程度降低,人类活动干扰湿地在不断减弱,湿地景观异质性在逐渐降低,斑块之间的连通性提高,生境斑块相互之间的隔离度大大减少,湿地景观趋向稳定。  相似文献   
49.
本文讨论了水稻受重金属镉和铜污染伤害后的光谱反射特性的变化,为遥感监测污染提供基本依据。使用高分辨率光谱辐射计在自然状态下实地测量了受污染的水稻光谱特性,比采集叶片在室内测量更接近于实际情况,便于结合遥感图像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镉和铜拌土生长的水稻在分蘖期受到的影响最明显,无论是在生理上还是在反射光谱方面变化都比较显著。因此,对水稻受重金属污染的遥感监测最佳时间为分蘖期,有效波段为0.54—0.58,0.64—0.69,0.74—0.80微米。综合对水稻光谱的各种分析方法,如波形分析,微分光谱,绿度指数和主成分变换等技术,水稻在分蘖期,对高浓度的监测效果较好,而对低浓度效果不甚明显。  相似文献   
50.
研究了Tb~(3+)、Dy~(3+)-乙酰丙酮(AA)-三正辛基氧化膦(TOPO)-Triton X-100体系的荧光特性,利用时间分辨-窗口技术实现了Tb和Dy的同时测定,用于合成样品和氧化钇试剂中痕量Tb、Dy的测定,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