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51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31篇
地质学   84篇
海洋学   14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11.
从"要素—结构—功能"的视角构建多要素非农化指数和乡村多功能发展指数,分析2000—2015年江苏省县域非农化与乡村发展的时空格局及耦合关系。结果表明:江苏省县域非农化和乡村发展指数均呈现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非农化指数高值区为环太湖地区,乡村发展指数高值区为苏南沿江地区,而低值区均为苏北北部地区。2000—2015年全省县域非农化指数和乡村发展指数均普遍提高,但其年均变化率呈明显的南北区域差异,其中,苏北非农化进程最快,而乡村发展水平提高最快的为苏中地区。通过耦合分析发现,县域非农化与乡村发展之间的耦合关系不断增强,但存在比较明显的拐点。当非农化指数小于0.79时,两者之间呈现比较明显的正向耦合关系;当非农化指数大于0.79时,两者之间呈现负向耦合关系,且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减弱。  相似文献   
112.
李智  张小林  李红波  范琳芸 《地理科学》2017,37(8):1194-1202
在梳理乡村性研究成果基础上,探索微观尺度乡村性评价方法,并对江苏省金坛市分村域土地利用指数、人口聚落指数、产业结构指数、城乡联系指数以及乡村性综合指数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金坛市乡村地域的土地利用、人口聚落、产业结构以及城乡联系特征均呈现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且彼此差异明显;乡村性综合发展水平则呈现出显著的西部山丘地区高、东部城市周边地区低的空间分异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乡村性与乡村发展之间的逻辑关系,提炼出乡村发展的3种模式:资源置换型、特色发展型、城乡融合型。  相似文献   
113.
江苏典型县域城乡聚落规模体系的演化路径及驱动机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李智  张小林  李红波  袁源 《地理学报》2018,73(12):2392-2408
新时代背景下,深入开展县域城乡聚落规模体系研究对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从苏南、苏中、苏北选择张家港市、泰兴市、涟水县3个典型县市作为研究案例地,利用1995年和2015年遥感影像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构建了县域城乡聚落规模体系的评价方法,对县域城乡聚落规模体系的时空演化过程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不同类型县域城乡聚落规模体系的演化路径既有明显差异,也存在一般性路径,而且演化路径具有显著的城镇主导效应和集群分布效应。在深入分析经济发展、城镇化、交通网络、制度与管理4种主要影响因素基础上,进一步提炼出县域城乡聚落规模体系演化的“四轮”驱动机制。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认识城乡聚落有机整体的系统观,为推动城乡聚落优化重构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114.
白银矿田折腰山大型古火山及其在成矿作用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火山地质学和矿床学研究表明,白银矿田折腰山Cu-Zn矿床地段,是一个火山岩岩相发育齐全(包括喷发-爆发相、喷发-溢流相、溢流相、火山颈相、次火山侵入相、火山侵出相以及喷发-沉积相)、空间展布有序、相序关系清楚的大型古火山口。赋存在这一大型古火山口构造部位的折腰山矿床位于古火山口中心位置,主要与一套粗火山碎屑署紧密伴生,不受单一岩性控制。矿床具典型的垂直分带和水平分带,矿体主体定位于古火山喷口内的通道构造中,局部形成于喷口以上海底近喷口处,属典型的喷口内和喷口过渡类型,简称火口型矿床.  相似文献   
115.
本文分析了夏粮生长期9—6月份有关气象要素,找出4个相关因子建立了预报方程,并分析了这些因子影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6.
安康牛山地区的海相火山岩构成安康隆起的主体。经两年的研究取得了如下认识和成果:①火山岩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郧西群火山岩可分为上、下两个岩性段,岩石类型计有石英角斑岩、钾石英角斑岩及其同质火山碎屑岩;耀岭河群为细碧岩、钠长辉绿岩及其同质火山碎屑岩,火山岩组合为石英角斑岩-细碧岩,缺失中性角斑岩类,前者为钙碱性系列,后者为拉斑玄武岩系列,含钙碱性系列分子。火山岩具双模式特点,为裂谷环境产物。加里东晚期或华力西早期侵位的酸性侵入岩为岛弧环境产物。②首次研究并划分出七条韧性剪切带,在空间上呈近南北,和南东-北西两组方向,推测其为共轭韧性剪切带组合。③论述了恒河以东,付家河以西地段的线性构造和环形构造,并在此基础上论证了猴子崖-牛山主峰一带为一大型构造穹窿。④本区火山变质岩的变质矿物有七种组合类型和两个变质相。⑤本区首次发现了高压变质相系的蓝片岩(钠钙闪石绿片岩)。这对阐明安安隆起、平利隆起,乃至整个秦岭造山带的构造演化具有重要的大地构造意义。⑥基于Ma区和Pan区铜银矿点和矿化地段的发现和金银铜矿化特征、成矿条件的分析,初步认为本区已知的火山热液脉型和火山变质热液脉型铜矿不具备形成工业矿床的地质条件,金矿产成矿因素较为复杂,其成矿前景尚欠明确,银矿产尚有一定的成矿潜在前景。笔者等确立的找矿指导思想是以银为主的金银铜综合找矿。  相似文献   
117.
安康牛山地区的海相火山岩构成安康隆起的主体。经两年的研究取得了如下认识和成果:①火山岩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郧西群火山岩可分为上、下两个岩性段,岩石类型计有石英角斑岩、钾石英角班岩及其同质火山碎屑岩;耀岭河群为细碧岩、钠长辉绿岩及其同质火山碎屑岩,火山岩组合为石英角斑岩-细碧岩,缺失中性角斑岩类,前者为钙碱性系列,后者为拉斑玄武岩系列,含钙碱性系列分子。火山岩具双模式特点,为裂谷环境产物。加里东晚期或华力西早期侵位的酸性侵入岩为岛弧环境产物。②首次研宄并划分出七条韧性剪切带,在空问上呈近南北,和南东-北西两组方向,推测其为共轭韧性剪切带组合。③论述了恒河以东,付家河以西地段的线性构造和环形构造,并在此基础上论证了猴子崖-牛山主峰一带为一大型构造穹窿。④本区火山变质岩的变质矿物有七种组合类型和两个变质相。⑤本区首次发现了高压变质相系的蓝片岩(钠钙闪石绿片岩)。这对阐明安康隆起、平利降起,乃至整个秦岭造山带的构造演化具有重要的大地构造意义。⑥基于Ma区和Pan区铜银矿点和矿化地段的发现和金银铜矿化特征、成矿条件的分析,初步认为本区已知的火山热液脉型和火山变质热液脉型铜矿不具备形成工业矿床的地质条件,金矿产成矿因素较为复杂,其成矿前景尚欠明确,银矿产尚有一定的成矿潜在前景。笔者等确立的找矿指导思想是以银为主的金银铜综合找矿。  相似文献   
118.
陕西大柳塔煤矿区土地沙漠化时空演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野外路线穿越调查和地面分辨率为2.5m的1:25000 SPOT5遥感影像解译,查明了研究区2005年沙漠化土地现状,采用TM遥感影像解译对比了1986年煤矿建设初期、1996年开发中期同时段土地沙漠化程度及面积。研究表明:20年来研究区土地沙漠化面积减少了11.67km^2。主要煤矿塌陷区土地沙漠化变化与研究区趋势相同,即重度、中度面积逐渐缩小,采煤塌陷区土地沙漠化没有出现加剧的现象。这一结论为该区大规模开发煤炭资源,同时保护生态地质环境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9.
北祁连山寒山辉长岩成岩时代的确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次利用锆石U_Pb方法测得北祁连山西段寒山辉长岩的生成年龄为 347.1± 6 .4Ma。在空间上 ,寒山辉长岩与寒山金矿紧密相关 ,寒山辉长岩位于寒山金矿的南部 ;在时间上 ,寒山金矿的成矿时代为 339± 10Ma ,与寒山辉长岩同属华力西期 ,而且成岩时代早于成矿时代 ,因此推测寒山辉长岩可能为寒山金矿提供了热源。由于该区有较多的中酸性岩体存在 ,该成岩时代的确定对于在该区寻找金矿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0.
长沙-平江(长-平)成矿带位于江南造山带中段,金资源储量达250余吨。该区金矿床是典型的沉积变质岩容矿的热液脉状金矿床,构造控矿特征清晰,然而巨量金来源与矿床成因尚不明确。正冲金矿床主体赋存于新元古代变质沉积岩中,矿区内同时发育少量花岗岩体,是识别不同地质体对成矿贡献的理想选择。因此,本文选取正冲金矿床,在野外宏观地质工作基础上,系统开展了成矿阶段划分与载金硫化物同位素地球化学测试等工作。正冲金矿床严格受控于NNE-NE向的长-平断裂及其次级断裂系统,矿体呈脉状,走向NW或NNE,蚀变分带不明显。正冲金矿床矿物组合简单:早阶段发育有乳白色贫矿石英与白云母;成矿主阶段为石英细脉与自然金黄铁矿毒砂-多金属硫化物-少量绿泥石;成矿晚阶段发育有石英-方解石脉。其中,黄铁矿与毒砂是矿床内自然金与不可见金重要的载体。为弱化毒砂和黄铁矿裂隙中细粒多金属硫化物对同位素地球化学结果的干扰,本次研究挑选自形、未变形的毒砂、黄铁矿颗粒测试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载金毒砂铅同位素组成~(208)Pb/~(204)Pb、~(207)Pb/~(204)Pb与~(206)Pb/~(204)Pb分别为37.867~38.285、15.555~15.663与17.743-18.073,略高于黄铁矿铅同位素组成37.774~38.268、15.547~15.660与17.670~18.021;毒砂δ~(34)S变化幅度较小(-4.7‰~-0.9‰,均值为-3.0%),略高于黄铁矿δ~(34)S值(-9.1‰~-1.1‰,均值为-4.4‰),成矿流体氧逸度约为10~(-30.7)。正冲金矿床硫、铅同位素组成与赋矿围岩、区域内岩体和斑岩型矿床同位素特征具有较大差异,说明区内岩体与赋矿地层并不是正冲金矿床成矿物质的主要来源。金矿床成矿物质具有深源特征,可能来源于比冷家溪群地层变质程度更高、沉积位置更深的变质沉积岩。结合区域地质背景、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年代学资料,推断正冲金矿床为造山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