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7篇
大气科学   47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22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应用响应函数技术研究岩石圈挠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响应函数与弹性薄板挠曲模型均用于研究地球均衡,但二者的结合为认识岩石圈流变性提供了一种重要方法。本文着重介绍二十年来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并阐述了大陆岩石圈基本挠曲模型的多种改进(例如考虑非完全弹性、地下负荷、地形侵蚀等)及其结果。  相似文献   
72.
总结分析2002~2006年南宁市各城区逐日、月平均、季平均、年平均空气质量特征的差异。在设有空气质量监测点的青秀区、兴宁区、江南区、西乡塘区4个城区中,空气质量优良率最高的是西乡塘区,占天数的98.1%,其次是为青秀区,最低的是江南区,西乡塘区、青秀区空气质量优于其它城区。各城区的首要空气污染物以可吸入颗粒物为主。各城区逐日、月平均、季平均、年平均空气质量特征均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73.
利用SURFER软件包绘制气候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雄 《广西气象》1997,18(4):57-58
介绍SURFER软件包绘制气候图方法,该方法绘图精度高,使用灵活方便。  相似文献   
74.
两种太阳紫外线辐射监测仪的对比观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雄 《气象》2003,29(8):55-57
应用上海气科所SUR—1太阳紫外线辐射强度监测仪和美国EPPLY公司TUVR宽波段紫外线总辐射计在南宁进行对比观测,观测结果表明:SUR—1仪观测值比TUVR仪观测值明显偏小。两种仪器观测值相关系数高达0.98,可以从一种仪器的观测比较准确地估算出另一种仪器的观测值。该分析结果为采用不同紫外观测仪城市进行紫外观测对比具有一定意义,并可为准备购置紫外观测仪器的城市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5.
箭峪岭早元古代闪长质杂岩体为小秦岭地区最早的侵入体。岩石类型为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不具TTG岩石类型特征,经中元古代中条构造热事件发生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岩石从块状—弱片麻理—强片麻理均有发育,变质达高绿片岩相。闪长质岩浆演化为双峰式,岩石为钙碱性系列。据侵入关系、同位素年龄分析等,其侵入时代为早元古代。  相似文献   
76.
中国近50年来日最低气温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71,自引:13,他引:58  
王翠花  李雄  缪启龙 《地理科学》2003,23(4):441-447
利用1951~2000年全国241个测站1、4、7、10月(分别代表冬、春、夏、秋四季)及年平均的日最低气温资料,将中国划分为8个区域,并对不同区域在不同季节的日最低气温的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日最低气温的增温是极为显著的,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北方地区的增温比南方地区和青藏高原更加明显。20世纪70年代中期前后,日最低气温发生了近50年来的第一次变暖突变,此次变暖的趋势并不明显,而是以波动的形式表现出来,80年代中期后,出现了趋势极为明显的第二次变暖突变。研究不同季节的资料还发现,在南方及青藏高原地区夏季日最低气温有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77.
为了解决数据挖掘算法的高效性、工具智能性与所获取知识无效性之间的矛盾,同时使所获取知识能有效地解决地层评价领域中的各种疑难问题,提出任务驱动数据挖掘方法。结合数据挖掘的概念和技术,阐述了任务驱动数据挖掘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分为建立数据仓库、数据预处理、选择特征子集、形成模型、模型评估、模型修正和模型发布等7个部分,是一个循环迭代的过程,直到构建能有效解决目标任务的预测模型为止。并以低阻油层的识别为例,详述整个分析处理过程,结合决策树形成的白盒模型和支持向量机构建的黑盒模型综合识别目标区的低阻油层,获得了准确率大于90%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78.
中国北方地区近50年来气温变化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84,自引:14,他引:70  
郭志梅  缪启龙  李雄 《地理科学》2005,25(4):448-454
文章分析了1951~2000年中国北方地区(包括东北、华北和西北)的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特征。分析发现: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前景下,中国北方地区近50年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和日最低气温的增温态势十分明显;东北地区的增温大于西北和华北地区;日最低气温的增温比平均气温和日最高气温更加显著;冬季增温比夏季显著。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大多发生了一次显著的变暖突变。90年代以来中国北方地区的气温明显偏高。但是不同季节、不同区域气温的多年变化特征并不完全相同,具有各自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79.
利用数据挖掘技术识别深层火山岩气层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石炭系火山岩的低渗透气藏具有的埋藏深、成因复杂、类型多、分布广、三孔隙度曲线响应特征不明显等特点,并且主要的四种火山岩气藏: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的密度和纵波时差测井值差别较大,因此使基于三孔隙度测井资料的一系列识别气层的有效方法在该盆地石炭系火山岩气层的识别中无明显效果.数据挖掘技术从数据的角度出发,在进一步丰富岩心、测井和试油资料的前提下,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聚类分析和关联分析获取核心参数和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用决策树提取预测火山岩气层的模型.该方法充分利用已有的数据资料,用数学分析方法遍历寻找对识别火山岩气层有用的信息,而不仅仅依靠三孔隙度和电阻率曲线,并且消除了岩性的影响,因此获得了较高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80.
用t检验和χ2检验的方法,分析了厄尔尼诺事件这一强信号对广西气候变化的影响.本文用赤道东太平洋特定区域(100S~5N0、900W~80W0)的海温指数来确定厄尔尼诺年.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方法,对厄尔尼诺与广西80余站从建站至1997年的逐月气温、降水量的关系分别进行统计检验,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