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大气科学   2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根据延安市13个县区1990—2010年雷暴日和2002—2010年雷电灾害统计资料,结合延安经济和人文环境特点,将雷暴日、雷电灾害频度、经济易损性以及生命易损性作为延安市雷电灾害易损性评估指标,采用分区法对13个县区的雷电灾害易损度进行区划。结果表明:延安市雷电主要发生于6—8月,平均每年发生雷电灾害3.78次,宝塔区、子长和延长为雷电灾害极高易损区,其中宝塔区易损性最高,延川、甘泉、富县、黄龙为低易损区。  相似文献   
12.
采用Epp方法,利用9210工程提供的实时资料以及数值预报产品,经分型、消空对因子进行多层筛选后,建立动态预报方程,得出各县(片)的综合预报结果,以图形方式显示.  相似文献   
13.
通用的地市级短期天气预报系统赵国令,肖科丽,范建勋,王旭仙,杜毓龙(渭南市气象局渭南·714000)地市级短期天气预报系统按其内容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图形图像及实时资料分析、填图与显示系统。二是历史资料处理、因子选择与计算及制作预报等。在预报中,各地选...  相似文献   
14.
延安地区13个测站1981~1990年187次降雹个例的大气环流背景分析得出了降雹的7种天气类型和6~8月降雹多发区与降水、雷暴多发区的相关关系;并重点研究了区域性降雹、连续性降雹的天气形势条件以及地形对降雹的动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延安地区降雹特征的统计分析代娟,雷崇典(延安地区气象局延安·716000)延安地区为冰雹多发区。本文通过对1981~1990年间降雹的有关资料统计分析,得出延安地区雹日的地域分布、时间分布及降雹持续时间与雹径关系的基本规律。1延安地区降尽的地域分布特...  相似文献   
16.
延安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市中监测站、南桥监测站)2000—2003年污染物浓度监测显示.延安市城区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的分布具有明显时空分布规律,即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冬春季大于夏秋季,夜间大于白天。在空间分布上,市中心大于郊区,北部大于南部地区。形成这种污染物质量浓度分布特征的原因,主要是延安市区北、西、南三面围山,东部开阔的地形的动力效应.四季分明的气候,秋冬春的近地层较强的逆温,常年盛行的西风,不同的气象要素(风、降水、云、日照、温度、湿度以及天气形势等)也对不同的大气污染物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根据隰县1961年-2007年的气温资料,利用线性回归分析,结合年平均气温的五年滑动平均值变化趋势和平均气温年际变化趋势,分析了隰县年、季平均气温的变化特征,表明47年来隰县年平均气温有明显升高趋势;各季均以增温为主,春季增温尤其显著。通过Mann—Kendall突变分析对年平均气温进行突变检验,表明年平均气温于1985年发,毛突变,突变前后温差1.2℃,突变显著。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延安市2000--2008年延安、洛川的711数字化雷达、多普勒雷达资料综合分析,得出降雹单体初始雷达回波特征:初始回波强中心高度一般在0℃层附近.在PPI图像上水平增长缓慢。且强中心位置偏移于回波的某一侧。在RHI图像上强中心范围快速上移,跨越0℃层高度,中心强度明显加大。产生降雹的初始雷达回波单体由低到高向其运动方向前沿一方微微倾斜。总结出潜在危险的对流复合系统的早期识别依据。具有降雹潜在危险的对流复合系统的出现。是产生降雹单体初始回波必备的环境场条件。  相似文献   
19.
陕北地区雹暴与多单体传播特征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了Schmid,Houze,Schiesser与Fovell左移雹暴和右移雹暴的定义,利用2001—2002年延安、洛川711雷达回波资料,结合天气、气候资料,对陕北地区雹暴特征进行了研究,陕北雹暴大多由多单体系列组成,新老单体不断再生消亡,向最适合新单体生成的方向传播移动。左移雹暴较右移雹暴尺度小,移动速度慢,降雹时段也明显不同。雹暴是在中低层有利的次天气尺度条件下形成并在中小尺度环境影响下产生的,强雹暴是在500hPa西北气流引导下传播的。  相似文献   
20.
陕北地区左移强雹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雷崇典  戴彩悌 《气象科学》2004,24(3):361-366
本文采用了schmid,house,schiesser与fovell左移雹暴和右移雹暴的定义,对河套区左移强雹暴的天气形势和物理量场进行分析,得出左移雹暴和右移雹暴产生的有利天气尺度及中尺度主要特征。论述了左移和右移雹暴传播活动和雷达回波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