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8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83篇
测绘学   60篇
大气科学   92篇
地球物理   57篇
地质学   245篇
海洋学   117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37篇
自然地理   6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1.
滇西潞西上芒岗卡林型金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学武  杨世瑜 《云南地质》2005,24(4):354-360
上芒岗金矿赋存于二叠系沙子坡组碳酸岩和侏罗系勐戛组下段砂岩、灰岩中,明显受上芒岗断裂控制,与美国模式卡林型金矿极为相似,具有相同的物质来源和成因模式。上芒岗地区具有广阔的深部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2.
南海西南部曾母盆地早中新世以来沉降史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回剥法和局部均衡模式研究曾母盆地早中新世以来的沉降史,并探讨了该盆地构造演化特征。曾母盆地自早中新世以来经历了17.5-11.6Ma、11.6-5.5Ma、5.5-3.0Ma和3.0-0Ma的4次快速沉降作用,其构造演化受控于曾母地块与南沙地块及婆罗洲地块的碰撞和盆地两侧的万安-卢帕尔断裂与廷贾走滑断裂的综合作用,可划分为南北双向挤压(晚始新世-早中新世)、走滑改造(中中新世-晚中新世)和区域沉降(上新世-第四纪)3个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13.
云南锡矿遥感地质找矿模型及成矿区带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
论遥感图像的影像线——环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遥感图像的线性体和环形体是遥感图像的最基本单元,最基本要素,影像线-环结构是线性体和环形体相互组合排列关系,是一种影像-地质形式,具有影像特征和地质特征的双重性,影像线--环结构的研究有助于遥感信息中的地质信息识别,有助于遥感图像信息的地质图件化,也有利于建立线一环结构找矿策略,开展遥感地质成矿预测。  相似文献   
15.
从滤波和系统理论的一些基本概念出发,介绍了简单的阻容滤波器原理,它的微分方程表达,频率响应函数,传递函数以及在离散数据处理中滤波器的差分方程表达。最后推广到对一般线性时间不变系统的处理。这些概念和原理是数字信号处理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扬子克拉通周边及其隆起边缘的铅锌矿床   总被引:30,自引:7,他引:3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扬子准地台为大型克拉通碳酸盐发育的地区,从震旦系到中三叠统为典型盖层沉积,其中许多地层中不乏碳酸盐沉积。新中国建国以来,在其周边及其隆起边缘的碳酸盐地层中,陆续发现了许多层控铅锌矿床。近几年来,随着地质大调查的开展,又发现一批很有希望的铅锌矿化集中区。笔者总结了这些铅锌矿床的地质特征,并将这些矿床与国外的MVT矿床进行对比,探讨它们的矿质来源、成矿溶液、成矿机制和成矿控制因素等。  相似文献   
17.
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丰富独特的旅游地质景观是多种地质作用与不同成景岩组交互叠加作用的结果。其发育的地层基础主要为碳酸盐成景岩组、变质岩成景岩组、碎屑岩成景岩组以及岩浆岩成景岩组等,典型内力成景地质作用为板块缝合作用、断裂成景作用、变质成景作用,外力作用则主要有河流、冰川、丹霞、地热、喀斯特作用等。  相似文献   
18.
天气尺度波列对长江中下游6月梅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1979—2007年6月NCEP/NCAR2.5°×2.5°逐日再分析资料和中国743站逐日降水资料,利用相关分析、合成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天气尺度波列的特征及其对长江中下游6月梅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长江中下游6月梅雨较少时,东亚及西太平洋区域存在一个天气尺度波列;该波列的延伸距离较短(从黄河河套地区经过长江中下游至南海、菲律宾海一带),维持时间也很短,且仅仅在500 h Pa以下较强。诊断及个例分析表明,当该波列异常显著时,长江中下游梅雨降水明显减少,而其南部区域降水则增多,说明该波列对预报长江中下游降水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基于地质环境信息平台的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模型构建进行了探讨。拟在先期已具备的地质灾害预警分区、地质灾害易发分区基础上,以地质灾害"易发度"、预报降雨量、有效降雨量为因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确定各个评价单元的预警等级,经插值计算、图斑合并,实现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重庆秋玉米栽培与气象条件关系和主要气候问题,指出秋季热量资源是影响秋玉米分布的主要原因,将秋玉米生育期间80%保证率≥16℃活动积温作为重庆市秋玉米气候区划指标。利用ARCGIS和数字高程模型(DEM)得到了重庆市秋玉米生育期间80%保证率≥16℃活动积温的空间分布,以此为基础将重庆市秋玉米栽培区划分为:热量丰富中熟秋玉米适宜栽培区,热量较丰中熟鲜食秋玉米适宜栽培区、热量一般早熟秋玉米适宜栽培区、热量较差早熟鲜食秋玉米适宜栽培区以及热量不足秋玉米不适宜栽培区等5种类型区,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