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7篇
  免费   182篇
  国内免费   249篇
测绘学   118篇
大气科学   112篇
地球物理   141篇
地质学   671篇
海洋学   101篇
天文学   36篇
综合类   83篇
自然地理   12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7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论郯庐断裂带(嘉山—庐江段)A型推覆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992.
藏南的水热活动历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重建藏南的水热活动历史,探讨水热活动与青藏高在隆起在时、空上的联系,应用电子自旋共振(ESR)方法对分布于搭格架,谷露及色米热田的硅华沉积物进行了年龄测定。初步的结果表明;藏南地区较早期的水热活动可能出现于青藏高原开始加速隆起的中更新世时期(大约距今40—70×10~4年),其时的活动规模要比现在大。自晚更新世以来,水热活动的强度巳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993.
Multisatellite data is used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ree eyewall replacement cycles (ERCs) during the lifetime of Typhoon Muifa (1109). Spiral rainbands evolutions, concentric eyewall (CE) structure modes, CE durations, and intensity changes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In addition, an ERC evolution model of Typhoon Muifa is given. There are four main findings. (1) The outer spiral rainband joins end to end to form the outer eyewall after it disconnects from the original (inner) eyewall. The inner eyewall weakens as the outer eyewall becomes axisymmetric and is intensified. The contraction of the outer eyewall causes the inner eyewall to dissipate rapidly. Finally, the ERC ends with an annular eyewall or spiral rainbands. (2) Although the CE duration times of Typhoon Muifa’s three ERCs covered a large range, the CE structures were all maintained for approximately 5 h from the formation of the axisymmetric outer eyewall to the end of the cycle. (3) There is no obvious precipitation reflectivity in the eye or moat region for the subsidence flow. The convection within the two eyewalls is organized as a radially outward slope with increasing height. (4) Typhoon intensity estimation results based on ADT may not explain the intensity variations associated with ERC correctly, while the typhoon’s warm core data retrieved from AMSU-A works well.  相似文献   
994.
阿尔登–托普坎铅锌矿床(简称阿矿),位于塔吉克斯坦第二大城市胡占德(苦盏)北东方向110 km处,是阿尔登–托普坎矿田主要矿床之一。该矿田勘查与开发历史悠久,是塔吉克斯坦境内最重要的铅锌矿集区,矿田内分布大小不等的十二个铅锌矿床,其中主要的矿床为三个,即派布拉克矿床、阿尔登–托普坎矿床及北阿尔登–托普坎矿床,三个主要矿床相距2 km以内(周叶,2010)。本文论述阿尔登–托普坎矿床的区域地质背景和主要成矿特征,分析其主要控矿因素,并对其成因类型进行归属研究,为塔吉克境内相同类型铅锌矿床的找矿勘查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5.
近年来在塔吉克斯坦南帕米尔托赫塔梅什地区发现数条铁铜多金属矿化体,对该矿化体进行野外地质调查、岩相学研究、遥感解译等工作,结合矿石的化学分析、X 衍射分析、光谱半定量分析、电子探针分析结果,综合研究认为, 铁铜多金属矿化体的形成与海相火山作用有关,该地区无论是寻找铁矿还是铜矿,从近铜远铁的成矿模式,都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同时,该地区此类矿产的发现对指导中国境内西昆仑的找矿勘查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96.
巴基斯坦境内蛇绿岩广泛分布,且大多发育铬铁矿化。穆斯林巴赫铬铁矿床位于巴基斯坦中部,是新特提斯缝合带中大型豆荚状铬铁矿床之一,目前已经发现数百个矿体,储量超过4000 kt,是巴基斯坦境内最重要的铬铁矿产地。张洪瑞等(2013)总结了中部瓦济里斯坦-贝拉蛇绿岩带的地质特征和穆斯林巴赫铬铁矿床的产出特征,认为穆斯林巴赫铬铁矿床成因仍存在争议,其形成构造环境、控矿因素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文论述穆斯林巴赫矿床的地质特征,通过矿床地球化学和铬尖晶石矿物化学等研究,结合我国典型的罗布莎豆荚状铬铁矿研究成果,分析了主要控矿因素,为巴基斯坦境内相同类型矿床的找矿勘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7.
林方成  潘桂棠 《中国科学D辑》2006,36(11):998-1008
在四川大渡河谷震旦纪灯影期热水沉积大型层状铅锌矿床中, 作者发现了较典型的震积岩序, 包括震裂角砾岩、震塌角砾岩(矿)、震褶岩(矿)、震积角砾岩(矿)、震积不整合、层内断层等震积岩及震积构造,估计震裂岩的分布面积达1000 km2以上. 震积岩与热水沉积黑色硅岩及铅锌矿层呈同期、同位产出, 它们之间存在内在的成因联系. 作者经研究认为, 大渡河谷地区在晚震旦世末期曾发生一次强烈的海底地震及多幕相对较弱的余震, 海底地震可能是诱发深部含矿流体向汉源-峨眉北东东向同沉积凹陷轴部的断裂带汇集、运移并喷溢出海底形成大规模层状铅锌矿床的动力学机制. 铅锌矿床中震积岩的发现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研究地震灾变事件与有色金属成矿作用的关系提供了重要实例.  相似文献   
998.
张庭明  禹会成 《地质学刊》2007,31(3):F0002-F0002
近年来,连云港市国土资源局各项管理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总目标,不断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积极培育矿业权市场化建设,调整优化国土资源的合理配置,深入推进地质环境整治,全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999.
西藏冈底斯带洛巴堆组火山岩地球化学及构造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冈底斯带中-新生代火山岩的成因和地质演化是青藏高原地质研究的热点领域,但是对晚古生代火山岩的性质及其形成的构造背景仍缺乏研究.冈底斯带二叠系显示缓慢的海退过程,并伴随基性和中酸性两期火山活动,具有活动大陆边缘特征.笔者对墨竹工卡县唐家乡和林周县勒青拉地区二叠纪洛巴堆组火山岩进行了常量、微量元素和St、Nd、Pb同位素地球化学测试.研究认为二叠纪是冈底斯岛弧的形成和演化时期.洛巴堆组玄武岩从下部(可能为早二叠世)到上部(中二叠世),MgO含量从7.43%降到3.99%,Al2O3含量从15.54%上升到17.57%,后者类似于岛弧高铝玄武岩;稀土总量∑REE从54.12(10-6)上升到108.82(10-6),LREE/HREE比值从3.00上升到5.40.洛巴堆组玄武岩均具有明显的Nb、Ta负异常,但中二叠世更显著.岩石地球化学示踪表明,冈底斯洛巴堆组玄武岩代表二叠纪初始岛弧环境.早期玄武岩形成于略亏损地幔和下地壳成分的混合源区,地壳相对较薄,源区或岩浆的壳源成分比例较低.到中二叠世地壳逐渐加厚.壳源成分在源区或岩浆中所占比例增大,代表向陆缘弧的演化过程.冈底斯带二叠纪岛弧是古特提斯洋向南的俯冲、消减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00.
西藏拉萨地块西部赛利普中新世碰撞后超钾质火山岩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填图首次发现,露头呈残丘状集中分布于中新世赛利普盆地,为一套含地幔包体的粗面岩,SiO_2含量中等(55.36%~6.70%),高K_2O含量(6.70%~7.50%)和K_2O/Na_2O比值(3.34~4.93)。岩石高MgO(6.4%~7.95%)、Cr(174×10~(-6)~421×10~(-6))、Ni(268×10~(-6)~337×10~(-6))和Mg~#(68~72),岩石为地幔部分熔融的原始岩浆。岩石高度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和轻稀土元素(LREE)、具有明显的Nb、Ta、Ti的负异常、富集放射性成因Sr、Pb及Nd同位素(~(87)Sr/~(86)Sr=0.727327~0.727803,~(206)Pb/~(204)Pb=18.705~18.779,~(207)Pb/~(204)Pb=15.731~15.761,~(208)Pb/~(204)Pb=39.775~39.919,~(143)Nd/~(144)Nd=0.511848~0.511861)、较低的ε_(Nd)值(≈15)和古老的Nd模式年龄(t_(DM)=2.2~2.4 Ga),这些地球化学特征揭示出赛利普的岩浆源区为富集地幔(EMⅡ)。将赛利普与拉萨地块西部其他地点和青藏高原北部的北羌塘和西昆仑地区出露的超钾质岩石进行综合对比表明,赛利普超钾质岩石可能为尖晶石相含金云母橄榄岩及少量石榴石相含金云母橄榄岩地幔的低度部分熔融的产物。拉萨地块超钾质岩石的形成可能与印度大陆岩石圈俯冲,或是俯冲的印度大陆地壳前缘撕裂和分段俯冲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