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42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47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93篇
海洋学   23篇
综合类   25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黄荣辉  陈际龙  刘永 《大气科学》2011,35(4):589-606
本文利用1958~2000年ERA-40再分析每日资料和我国516台站降水资料以及EOF方法,分析了我国东部季风区夏季降水异常主模态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与东亚上空水汽输送通量时空变化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了我国东部季风区夏季降水的时空变化存在两种主模态:第1主模态不仅显示出明显的准两年周期振荡的年际变化特征且也有明显的年...  相似文献   
142.
采用氢渗透试验法、硫化氢致应力四点弯曲法研究了TMCP X80高强度管线钢焊接件不同部位的氢渗透及其开裂行为,用扫描电镜对母材、热影响区、焊材进行显微组织分析.结果表明,该SZP-117试样各区显微组织不同,焊材比母材耐氢渗透能力差,焊接后熔合线部位耐氢渗透能力大于焊材的,但热影响区耐氢渗透性能次于母材.另外,s-117试样大热输入耐氢致开裂的能力比小热输入差.  相似文献   
143.
144.
大柴旦盐湖化学沉积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大柴旦盐湖岩性地层层序依据湖底沉积剖面DCD-2和DCD03自上而下可划分为蒸发盐类盐层与灰黑色淤泥层混合层(Ⅰ层)、灰白色柱硼镁石矿层(Ⅱ层)和土黄色泥质沉积层(Ⅲ层)。湖底化学沉积以石膏为主,并见有石盐和碳酸盐等盐类矿物,这些蒸发盐类矿物几乎贯穿整个化学沉积过程,碎屑矿物夹杂其中,化学沉积分异很不充分。在柱硼镁石矿层形成前的较长时期内,大柴旦盐湖是以碎屑沉积为主的非盐湖相沉积环境,此后快速进入硫酸盐型盐湖阶段和湖底柱硼镁石矿层形成阶段。个别层位见有大柴旦盐湖这种独特化学沉积序列,与其它陆相和海相蒸发沉积序列有明显的差异,这可能主要受该地区的构造环境、物源背景以及气候变化等因素的控制。新构造运动、气候的持续干旱化、湖底柱硼镁石矿层形成前后截然不同的湖区气温、水量平衡和水化学条件(包括化学动力学因素)以及盐湖硼酸盐矿物形成的内外耦合条件,促使全球分布有限的柱硼镁石矿层在大柴旦湖底形成。构造运动、气候干湿变化以及不同水体(包括入湖淡水、盐湖卤水和周边出露泉水)的掺杂兑卤作用的耦合机制控制了大柴旦盐湖如此特殊的化学沉积序列。  相似文献   
145.
柴达木盆地大柴旦硼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机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大柴旦盐湖因蕴藏固体和液体硼矿资源成为柴达木盆地诸多盐湖中最早被关注和开发的盐湖之一。不仅如此,大柴旦盐湖还沉积有全球少有分布的特色柱硼镁石矿床。此种特色硼矿床的成矿环境和形成机理目前尚未得到应有的关注和研究。本研究基于大柴旦盐湖因开采硼矿而揭露出来的湖中高分辨率的天然沉积剖面DCD-2和DCD03,利用岩性地层学、沉积学、矿物学、地球化学以及AMS 14 C年代学等多指标研究方法,深入探讨了更具特色的湖底柱硼镁石矿层以及其他硼矿层的成矿环境和成矿机理,丰富和完善了盐湖硼矿床成因理论。研究结果显示,大柴旦湖底柱硼镁石矿层(第一硼矿层)形成年代始于BC 1790a左右。湖底柱硼镁石含量为35%,B2O3含量约为3%~16%,属于中低品位硼矿层;而湖滨钠硼解石和水方硼石含量分别为82%和35%,B2O3平均含量约为3%~9%,属于低品位硼矿层。硼矿形成前的较长时期内,大柴旦盐湖是以碎屑沉积为主的非盐湖相沉积环境,此后快速进入硫酸盐型盐湖阶段和湖底柱硼镁石矿层形成阶段。湖底柱硼镁石以及湖滨钠硼解石和水方硼石是在特定水文地球化学条件和湖泊环境下形成,在湖区的不同地带,由于不同的成矿作用和成矿机理形成了不同的硼酸盐矿物或硼矿床。大柴旦盐湖硼酸盐矿床的形成受控于硼自身内在地球化学特性及其外在控制条件,是内外条件耦合的结果。在固体硼酸盐整个形成过程中,盐湖卤水都呈现弱碱性—碱性,这是盐湖硼酸盐沉积形成的先决条件。文章提出了盐湖固体硼酸盐的具体形成机理并确定大柴旦盐湖硼矿床为高山-深盆-浅水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46.
大珠母贝人工繁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大珠母贝人工强化促熟、人工授精、幼虫对不同饵料的消化能力、新型采苗器的采苗以及标粗效果等实验,研究大珠母贝人工繁殖中的有关技术问题。结果表明:使用以骨条藻和天然硅藻做饵料促熟的大珠母贝亲贝进行人工授精可以获得质量较高受精率(达98%);用于亲贝人工授精的氨水溶液最佳浓度为体积分数10×10-6~30×10-6(氨水原液质量分数为25%~28%);D形幼虫对饵料的消化能力较差,宜投喂金藻和面包酵母,壳顶幼虫的消化能力强,宜增加扁藻混合投喂;在附着变态期采用新型的聚氯乙烯绳采苗器可以取得较传统附着板更好的采苗及标粗效果,单个采苗器可采壳长2 mm贝苗3.65万只,标粗40 d后贝苗平均成活率可达66.2%,壳长平均生长率可达295μm/d。  相似文献   
147.
企鹅珍珠贝附壳珍珠的培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7种聚乙烯塑料核型为珠核,正常壳形与二壳隆起的畸形企鹅珍珠贝为手术贝,培育附壳珍珠。养殖6个月,结果表明:壳形正常的育珠贝成活率为73.3%~93.8%,成珠率55.0%~82.0%;畸形贝成活率为60%,成珠率53.3%。统计分析表明:珠核高度是影响育珠贝成活率和成珠率的主要因素,珠核越高,育珠贝成活率和成珠率越低。畸形贝与正常壳形贝成活率和成珠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畸形贝不宜用作手术贝。  相似文献   
148.
施氏獭蛤人工育苗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氏獭蛤(Lutraria sieboldii Reeve)俗称象鼻螺,隶属瓣鳃纲(Lamellibranchia)、异齿亚纲(Heterodonta)、帘蛤目(Veneroida)、蛤蜊总科(Mactracea)、蛤蜊科(Mactridae)、獭蛤属(Lutraria),自然分布于热带、亚热带的海区,在我国主要分布在浙江、广东、广西和海南的部分沙或沙泥底质的海区。施氏獭蛤足部和水管非常发达,肉质鲜美,经济价值较高。其生长速度较快,一龄贝平均壳长可以达到6cm以上,养殖1.5a即可达到理想的商品规格,适于人工养殖。李琼珍等对大獭蛤的胚胎、幼虫及稚贝发育及盐度对大獭蛤胚胎发育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蔡英亚等对施氏獭蛤的生态进行了研究,但至今还没有关于施氏獭蛤人工育苗取得成功的报道。由于施氏獭蛤的自然资源有限,目前只是在广西和广东的部分地区进行小规模养殖,养殖所用的种苗绝大部分为天然苗种,种苗成为制约施氏獭蛤规模化养殖的瓶颈。为此,笔者2004年4月进行了施氏獭蛤人工育苗实验。  相似文献   
149.
150.
对企鹅珍珠贝稚贝、中贝和成贝在降低盐度的海水中存活状态进行了观察和研究。在水温20~23℃,以不同盐度梯度(8、12、16、20、242、8、30和33)的海水暂养稚贝并定时检查,在广东的四个海区,对盐度变化时中贝及成贝的养殖成活率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盐度低于16的3个组,稚贝在60h内全部死亡,盐度20~24海水中,稚贝虽只有部分死亡,但活力较差;稚贝在14的海水中4h后转入正常海水,可全部存活,而超过8h后再移入正常海水的稚贝会陆续死亡;在盐度18海水中,稚贝一直未分泌足丝附着,而移入正常海水,6h就有小苗附着;大万山岛附近海域在雨季盐度可降至20以下,6~9月不适合养殖,而其它实验点可以通过深吊避免海水盐度变化造成企鹅珍珠贝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