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42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47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93篇
海洋学   23篇
综合类   25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41.
凡纳对虾人工繁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海水比重的变化对凡纳对虾亲虾人工殖活动的影响及换水对亲虾交配率的影响,试验采用剪眼柄,强化培育,控光,换水等技术措施,将凡纳对虾培育成熟并使之自然交配产卵,孵化出无节幼体;亲虾的平均产卵量可达16万粒左右,卵的受精卵化率可达80%以上,结果表明,适时换水可将亲虾的交配率从46%提高到79%,凡纳对虾人工繁殖的适宜海水相对密度为1.016以上。  相似文献   
42.
潮汐形变资料中地震前兆信息的识别与提取   总被引:30,自引:17,他引:13  
将小波变换的多分辨率分析引入潮汐形变资料处理中,对近年来云南地区的3次强震前的潮汐形变观测资料进行了处理与分析,发现在地震前2~5个月,震中附近的形变台站都接收到一个频段相同的异常信号,且它们之间是相关的,相关系数达80%以上,由此可以确定信号是由同一个源发出来的。出现在多个台站的相同频段的异常信号很可能就是我们想要得到的地震前兆信息。  相似文献   
43.
王佩贤  刘永睿  王婷 《测绘科学》2012,37(5):200-201
为了使GPS的观测成果在实际中得到应用,必须把GPS观测得到的WGS-84坐标转换成实际需要的国家大地坐标或地方独立坐标。本文利用Excel软件的宏程序VBA进行编程,实现不同坐标系之间坐标的相互转换。并且给出一些关于坐标转换的算例,结果表明:所编程序可以方便、快捷、可靠、准确地解决不同坐标间的转换问题,能够满足设计计算工作的要求。  相似文献   
44.
GRAPES中地形重力波拖曳物理过程的引进和应用试验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在中国新一代全球中期/区域中尺度同化与预报系统(GRAPES)模式中引进了ECMWF地形重力波拖曳物理过程,填补了GRAPES全球中期数值预报系统中物理过程的空白。重新计算了地形重力波过程需要的地形静态资料数据,并与原ECMWF模式的地形静态参数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模式地形参数的正确性。利用GRAPES模式,进行了地形重力波拖曳物理过程影响的敏感性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引进地形重力波拖曳过程以后,在存在大地形的区域,风场会发生变化,当纬向风遇到青藏高原时,一部分气流会产生爬坡效应而越过高原,使高原上空的西风气流减弱;另一部分气流会绕过高原,在高原的南侧产生绕流;随着模式积分时间的延长,风场变化会越来越明显,地形越复杂,风场的变化也越复杂;连续的模式积分试验结果显示,引进地形重力波过程,可以延长GRAPES模式的可用预报时效,提高了全球形势预报的准确率。通过对一次降水过程的模拟,对地形重力波过程影响降水预报的原因进行了简单分析。结果显示:引进地形重力波拖曳过程后,改变了大气流场的分布,使预报的流场更接近于大气真实状态,从而提高了降水预报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45.
气象因子对甘蔗茎伸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炫柯  刘永裕  刘梅 《气象》2008,34(6):116-118
研究了2005、2006年柳州市郊甘蔗伸长期的旬伸长量与主要的气象因子,并对甘蔗旬伸长量与气象因子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大气湿度与甘蔗旬伸长量达到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对其它气象因子大气湿度的回归标准偏回归系数也最大,为0.745,经检验达到极显著水平.试验表明,大气湿度是影响柳州甘蔗蔗茎生长最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46.
本文回顾和综述了近年来关于西太平洋暖池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和台风(TCs)活动影响过程及其机理的研究进展。文中首先简单回顾了近年来关于西太平洋暖池热状态和菲律宾周围对流活动变化特征及其对与TCs活动有关的南海夏季风爆发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季节内、年际变异的影响过程和机理的研究;然后,本文系统地回顾了近年来关于西太平洋暖池热状态通过西北太平洋季风槽影响TCs活动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的影响过程及其机理的研究。此外,文中还指出了关于西太平洋暖池对西北太平洋上空季风槽和TCs活动变异的热力和动力作用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47.
海洋牧场作为修复海洋生态系统和实现渔业资源增殖的现代渔业模式,是促进海洋经济绿色发展、推动传统渔业转型升级和构筑海洋命运共同体中的重要一环。然而,在实际建设中存在多种制约现代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的因素。合理规划海洋牧场,充分发挥其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对海洋牧场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文章对南海区海洋牧场的建设、技术发展及政策管理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利用SWOT分析法对南海区海洋牧场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阐释了南海区海洋牧场发展存在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并结合国内外海洋牧场建设的经验及发展趋势,提出了南海区海洋牧场产业发展的路径,以期为我国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8.
郭迟辉  张茂省  王尧  刘永鹏  刘锋  冯立 《地质通报》2023,(10):1745-1756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要推进黄河流域大保护、大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在生态保护修复过程中加强对自然生态系统本身恢复能力的利用,突出水资源保护与优化配置,已成为黄河流域及黄土高原地区生态修复中亟需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在分析陕西省榆林市生态特征与生态功能定位的基础上,运用现状调查、综合评判等方法识别当前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比如水土流失、矿山生态破坏、黄河沿岸生态系统脆弱、局部地区地下水位下降趋势明显等。针对性地提出“保持水土资源,恢复自然生态”理念、以保水为主线的基于自然(NbS)的生态修复方案,构建了“一廊两带三区多点”的生态修复格局,形成了4种基于水和NbS的黄土高原地区生态修复模式,布置了16项生态修复工程。通过优化榆林地区生态修复理论与模式,增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发展基于自然的生态修复模式,提高了黄河中游生态安全格局,进而促进了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研究成果为黄河中游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9.
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分类与编码方案(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跨部门、分布式、多源、多专业、多时相、多类型、海量异构地理空间信息数据的一体化组织和管理,根据我国资源环境与基础地理空间信息资源的特点及其应用的需求,参考各部门多年来在地理信息领域积累的分类及编码研究成果及标准,采用线分类的方法,设计了地理要素类的分类体系,并提出了一套基于要素类的统一的地理空间信息数据的编码方案。该方案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兼容性,稳定性、系统性和完整性,为我国地理信息的共享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50.
中国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和持续性暴雨的发生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综述了最近关于中国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和持续性暴雨发生特征和成因的研究。表明: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和持续性暴雨的发生频率非常高,并给经济造成了严重损失,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发生不仅具有准两年周期的年际变化,而且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从1977年之后,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和持续性暴雨增多;并且,表明了无论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或是长江上游的川东地区持续性暴雨都是在"鞍"型大尺度环流系统的配置下发生,这是由于这种大尺度环流系统的配置不仅利于水汽输送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或上游的川东地区,而且利于在"鞍"型中心地区产生垂直对流不稳定,从而引起暴雨中尺度系统的发展。此外,还综述了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和持续性暴雨发生的成因的研究,这些研究表明了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和持续性暴雨发生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是与大气-海洋-陆面耦合的东亚季风气候系统的变异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