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74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63篇
地球物理   24篇
地质学   176篇
海洋学   23篇
综合类   31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112.
X射线荧光光谱法在耐火材料成分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国会  徐国令  李晓莉 《岩矿测试》2003,22(3):217-220224
采用熔融法制样,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对耐火材料中的Na2O、MgO、Al2O3、SiO2、K2O、CaO、TiO2、Cr2O3、MnO、Fe2O3、ZrO2、HfO2组分进行测定,使用康普顿散射线作内标和经验系数法校正基体效应,经标准物质检验与标准值吻合,大部分组分的RSD<5%(n=10)。  相似文献   
113.
青藏高原局地因素对近地表层地温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6,他引:23  
青藏高原近地表层地温既受区域性因素(高度、经度、纬度)控制,同时又受局地因素的影响。观测结果表明,高原稀疏植被地段比裸地地温高,短时期薄层雪盖起降低地温的作用,南坡比北坡地温高2-7℃,黑色沥青路面年平均温度比碎石土天然的年平均地表温度高4.5℃,亦高于其它材料的路面地温。  相似文献   
114.
井中磁测主要是测量钻孔周围空间磁性体的磁场,从而起到找矿或解决某些地质问题的作用。在铁矿普查中,由于钻孔往往穿过或靠近矿体,且矿体与围岩磁性差异较大,因而井中磁测更容易发现孔旁或孔底盲矿。山东省东平县旧县地区铁矿属沉积变质型,围岩均不具有磁性或磁性极弱,具备了磁法找矿的物性基础。该矿床主矿体埋藏较深,矿体较薄,勘探难度较大。而矿体的发现得益于紧密结合的地质与物探资料的二次开发。其中井中三分量磁测对深部矿体的发现起了重要作用。通过对ZK408孔开展井中三分量磁测,准确预测了井底盲矿的存在,为钻孔继续钻进与否的决断提供了可靠依据,在不保证漏掉磁性体的前提下减少了钻探工作量,节约了生产成本。对勘查区内磁性体的赋存状态和空间位置做出了合理推断,为东平县旧县铁矿探明储量提供了地球物理依据,为下一步地质工作提供了参考意见。井中三分量磁测在寻找深部磁性矿体方面具有科学准确的指导作用,为旧县铁矿深部找矿和外围找矿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5.
本文介绍了微米/纳米科学与技术的含义,意义,国内外发展概况,微米/纳米机械的特征以及它的应用领域,这对开展该领域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6.
大气和地表之间热辐射交换引起的地气温度耦合(即大气温度反馈)是影响地表能量收支平衡的重要因子.文章旨在阐述大气温度反馈机理,讨论影响其强度和空间分布的主要因子;并以全球变暖为例,论述大气温度反馈如何与外强迫和气候反馈过程耦合最终对全球增暖产生贡献.基于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利用地表反馈响应分析方法,计算大气温度反馈核,以此来阐述大气温度反馈的物理机制及其强度的空间分布与气候态温度、水汽和云水含量空间分布的关系,以及全球增暖加速期间大气温度反馈对全球平均表面温度增加的贡献.分析表明大气温度反馈过程主要通过与气候系统外强迫和内部过程的耦合作用,将各独立过程引起的地表能量收支异常信号放大.研究结果表明大气温度反馈显著放大了CO_2浓度升高、冰雪融化、水汽含量增加和海洋热量吸收减缓引起的地表增暖,削弱了云量增加引起的地表降温效应.同时,也放大了地表潜热通量增加造成的地表冷却效应.从全球平均结果来看,全球快速变暖前后,尽管外强迫和气候系统内部过程引起的全球平均总地面直接能量通量扰动为负,但大气温度反馈造成的全球平均总地面能量通量扰动却为正,且后者幅度远大于前者,这导致全球平均总地面净能量通量扰动正异常.由此可见,大气温度反馈对全球变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7.
2006年6月在胶州湾采集柱状岩芯并对沉积物进行粒度分析,结果表明,胶州湾沉积物存在显著的空间和时间分异.从平面分布上看,由南往北表层沉积物颗粒逐渐变粗,分选变差;粉砂含量逐渐减少,砂含量逐渐增加.粒径趋势分析亦显示了胶州湾内沉积物输运的空间分异特征:内湾西北部浅水区的沉积物存在向南偏东方向的净输运,外湾浅水区沉积物则向黄岛前湾内运移,与10 a前的沉积物运移趋势基本一致;青岛近岸海域沉积物沿沧口水道向湾顶输运.从垂向上看,柱状岩芯的沉积层具有互层层理和多个粒级的环境敏感组分,并且早期(底部)的沉积物颗粒偏粗.根据本文柱状岩芯的210Pb测年结果并与10 a或数十年前的分析数据相比,胶州湾的平均沉积速率有所降低.胶州湾柱状岩芯呈现出的平面与垂向上的时空分异特征不但与局地的水动力变化、沉积物输运有关,还与物源供应、沉积环境的演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118.
ICP-OES测定地球化学样品中La,Y,B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系沉积物、土壤等试样用HF-HC1-HN03-HC1O4混酸消解后,以8%(V/V)HN03溶解干渣,建立了测定地球化学样品中La,Y,Ba 3种微量元素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方法.方法测定限(μg/L,10SD)为:La 6.0,Y 1.0,Ba 1.0.精密度(RSD%,n=11)为:0.20~1.50,经国家一级地球化学标准物质的分析验证,结果与标准值吻合,该方法现已用于区域化探试样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9.
2017年我国碳酸锂的消费量为12.8万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碳酸锂消费国,并于2019年达到21.9万吨,占全球总消费量的69%;同年我国的锂盐产量为25.7万吨.我国利用自身锂资源加工的基础锂盐仅为6.5万吨,锂盐生产很大程度依赖于从国外进口的锂辉石,成本较盐湖提锂而言很高,所以我国锂工业的发展必须从硬岩提锂尽快转变...  相似文献   
120.
近几十年来,青藏高原呈现显著增暖趋势,准确预估青藏高原未来气候变化对农业、生态系统、社会经济和人类生存与发展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本研究基于CMIP6模式中18个模式在CO2浓度突然4倍(abrupt-4×CO2)强迫下的实验结果,运用气候反馈响应分析方法(CFRAM),研究温室气体强迫下青藏高原增暖响应、进行归因分析并讨论其模式间差异的来源。结果表明,高原地表增暖在很大程度上是温室气体强迫和正的水汽反馈造成的,并通过反照率反馈、云反馈以及地表热存储过程进一步放大,表面感热和潜热过程抑制了升温的幅度。其中,反照率反馈是造成青藏高原变暖比全球陆面平均增暖更强烈的原因。高原增暖响应的不确定性主要由云反馈贡献,其次是反照率反馈以及水汽反馈,但被感热和潜热过程削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