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118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57篇
地球物理   26篇
地质学   289篇
海洋学   59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5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7篇
  1973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0 毫秒
451.
GWDO参数化在内蒙古东部地区一次暴雨天气的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以2011年7月24—26日发生在内蒙古东部地区大兴安岭山脉西侧、宝格达山脉南部的一次大到暴雨天气为例,利用WRF3.3.1中尺度模式对这一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探讨地形重力波拖曳(GWDO)参数化方案对山区暴雨的模拟能力,以及本次暴雨的发生机制。通过模拟结果与实况对比分析后得出:①模式中考虑了GWDO参数化方案较好地模拟了此次强降雨的中心位置和落区及强度,根据暴雨过程中大尺度环流形势及其演变状况,较好地得出切变线暴雨以及地形重力波拖曳能导致上升运动加强,并使得暴雨范围相对集中。而未考虑此方案的控制试验没能模拟出此次暴雨,其在中心位置和降水强度方面都与实况差别较大。②通过流场、涡度场等物理量场的对比分析,比较合理地模拟出了地形对气流的影响,从而使山区暴雨的模拟效果更接近于实况。  相似文献   
452.
黄河源区多年冻土温度及厚度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新布设的冻土孔及原有冻土资料,分析黄河源区冻土温度和厚度的空间分布。源区实测多年冻土年均地温最低为-1.81℃,冻土最厚74 m,均位于巴颜喀拉山北坡的查拉坪。214国道(K445-K604段)沿线多为高温多年冻土(年均地温>-1℃),但巴山北坡海拔4 520 m、布青山海拔4 300 m以上,年均地温低于-0.5℃。巴山北坡海拔4 610 m、布青山海拔4 420 m以上,年均地温低于-1℃。巴山北坡海拔每升高100 m,年均地温减少0.47~0.75℃,冻土厚度增加16~25 m;纬度向北增加1°,年均地温减少0.85℃,冻土厚度增加20~30 m。  相似文献   
453.
介绍了Global Mapper中投影/坐标系统的定义方法,以MicroStation DGN格式数字地图坐标系统转换为例,给出了利用Global Mapper实现数字地图坐标系统转换的方法和步骤,并对转换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54.
平流层臭氧季节变化的动力和光化学作用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施春华  陈月娟  郑彬 《大气科学》2010,34(2):399-406
1992年到2005年的HALOE资料显示, 在臭氧光化损耗中, ClOx 和NOx 的贡献大小和作用位置有所差异。SOCRATES3模式模拟表明, 两半球夏季高纬极区的臭氧减少, 主要是NOx的化学贡献; 北极春季和南极冬季副极地臭氧的变化, 主要是动力输送引起。南、北极春季臭氧减少的化学机制也有所不同, 南极春季的臭氧耗损包括极区内ClOx 的异相化学作用和副极区NOx的化学作用; 北极春季的臭氧耗损主要以NOx 和ClOx 的气相化学作用为主, 其中NOx 的作用更大。动力和光化学在臭氧变化中的贡献表明, 整个中低平流层及低纬平流层高层的动力输送贡献可达到45%, 而高纬平流层中上层, 化学作用贡献在65%以上。  相似文献   
455.
针对柱坐标系和球坐标系下《流体力学》中连续方程形式复杂、理解不便的特点,采用欧拉控制体方法,把“质量通量”整体作为一物理量,从而巧妙地推导了这两类连续方程,该过程物理意义明确、数学算法简单,有助于学生理解。  相似文献   
456.
东北北部冻土退化与寒区生态环境变化   总被引:12,自引:8,他引:4  
我国东北地区位于中高纬度欧亚大陆东缘,大、小兴安岭多年冻土区是欧亚大陆高纬冻土区向南最突出的部位,属于高纬山地冻土.东北多年冻土区是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受气候变暖和人为活动影响最显著的冻土区之一.过去40 a来该区冻土显著退化,主要表现在:1)冻土南界及不连续多年冻土各分区边界北移而导致总面积减小、空间分布破碎化;2)活动层加深,融区扩大,局地冻土岛消失;3)冻土温度升高、厚度减薄、热稳定性降低等.由于各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寒区生态环境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这具体表现为以兴安落叶松占绝对优势的天然林带锐减,整个北方森林带北移,沼泽湿地面积减小等,寒区生态系统和环境已出现恶性循环.关注、研究、整治和管护寒区环境对区域社会、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457.
黑钨矿中的铌、钽、钪及钨矿床中伴生的硫化物中的金、银、铋、钴、硒、碲均有综合利用价值。利用透射电镜电子衍射原理证实了黄铁矿中的次显微金;利用顺磁共振研究了黄铁矿中的晶格金;利用石英热发光效应,可区别含钨石英脉和无钨石英脉。  相似文献   
458.
新亚欧大陆桥新疆段环境地质灾害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新亚欧大陆桥新疆段是我国西部重要生命线工程 ,横跨四大不同地貌单元 ,孕育了由暴雨山洪形成的水害、大风、沙害等为主要类型的环境地质灾害。重大水害事件形成于 2 5mm/h或≥ 30mm/d雨强过程中 ,集中出现在 7月份 ;大风刮翻列车的临界风速为 35m/s~ 6 7m/s之间 ,发生在山体豁口及呈“箱”型谷地的风口区 ;风沙流含沙量随高度遵循指数函数关系分布 ,在风向与线路夹角 >45°时 ,线路积沙厚度迅速增加。对各工务段辖属区段易损性分析表明 ,区段灾害活动强度依次为 :乌鲁木齐 >石河子 >奎屯 >柳园 >鄯善 >哈密。未来水害频次和强度将日趋增大 ,沙害范围及影响程度将日益加重。  相似文献   
459.
中国北方一些大型金矿床成矿主要物理化学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