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3篇
大气科学   45篇
海洋学   3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文研究我国山顶(山脊)—河谷(盆地)地形台站的气温、降水、气压、相对湿度、风速、和日照时数等日变化的差异。 在研究中,对压、温、湿、日照各要素使用1955—1959年共五年的资料,降水稍长,风速则统一使用1973—1977年共五年电接自记的资料。在研究过程中发现,除了东部地区的降水日变化外,其它要素即使五年平均所得结果亦比较稳定,能较好反映地形对气象要素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22.
天气气候与健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23.
2009年11月,我有机会在扬州开会。承扬州市气象局领导的安排,我们参观了个园,何园(寄啸山庄)和瘦西湖等扬州最著名的景区,发现了其中许多与气象有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4.
在古代,老百姓最企盼的一件事,就是“安居乐业”。安居是乐业的前提。民谚“成家立业”也是“成家”在“立业”之先。所以民谚又说:“民以食为天,人以居为地。”总之,“居”是人的安身立命之所。  相似文献   
25.
在我国古代咏秋诗词中,有两个大类。一类可以称之为秋兴或赏秋,凶为秋季天高气爽、秋色斑斓,美景无限。另一类是悲秋、秋愁或秋思,因为自然界的草木枯黄和凋零,天寒日短,老弱病人往往容易联想到人的壮盛之年过去,乖转之年的到来,常常能引发秋愁和秋悲。  相似文献   
26.
在新春佳节来临 ,许多人家贴上精美的对联的时候 ,我不禁想起几十年前有关气象婚庆楹联的趣事。对联 ,雅称楹联 ,俗称对子。由于对联是从格律诗中分化出来的 ,字数很少 ,常摘诗中精华词句 ,字数字义字音又需严格对仗 ,因而号称“诗中之诗”。这是我国一种独特的文化语言艺术和书法艺术的结合 ,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件独特瑰宝。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 ,有着无数佳联。在许多婚庆佳联中 ,很大一部分是嵌新郎和新娘名字的 ,以极大地增添喜庆气氛 ,叫嵌名联。我所忆起的就是嵌名联。第一则楹联 ,是中国气象局原天气司司长吴贤纬先生送给新婚的…  相似文献   
27.
28.
林之光 《气象》1978,4(1):18-19
山谷里厂矿排放和泄漏出的废气,在大气中积累和扩散情况,与大气逆温有关。在逆温情况下,大气层上暖下冷,上轻下重,气层稳定,不容易发生上下对流,逆温就象一个无形的盖子,把烟和有害气体封闭在山谷中,从而引起空气污染。 山谷辐射逆  相似文献   
29.
林之光 《气象》1980,6(1):35-36
霜和霜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霜”指的是白霜,是一种天气现象。它的形成,不仅与贴地层的气象条件有关,而且与所附着的物体的物理属性有关。“霜冻”指的是作物生长季节里因近地层气温降低而形成的一种低温冻害现象,我国气象部门在对外进行预报、情报服务时一般以地面最低温度≤0℃作为霜冻的标准。  相似文献   
30.
本文主要利用国家气象局北京气象中心资料室编辑的气象出版社出版的《1951-1980中国地面气候资料》以及国家气象局(中央气象局)资料室和有关省、市气象局先后出版的地面气候资料,挑选了102项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极值(一般取五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