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9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72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24篇
地球物理   31篇
地质学   221篇
海洋学   42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19篇
自然地理   2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01.
正他中等个子,性格内敛,语调低沉。但思维慎密,语言逻辑性强。"七一在台上讲自己的好,我觉得很惭愧,因为我觉得自己并没有什么特别值得称颂的感人事迹,我只是认真履行了自己的岗位职责而已。"最近,笔者采访他时,他显得有些不好意思。这位谦虚低调的年轻人,在大学里经严格考验成为为数不多的大学生党员。参加工作后,他凭着  相似文献   
402.
《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环境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于2014年2月1日起生效实施。《条例》的出台是广西近年来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工作所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体现了广西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先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的精神,亦标志着广西海洋环境保护工作进入一个新阶段。背景:为促进海洋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近年来,广西海洋经济蓬勃发展,特别是国务院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后,沿海地区海  相似文献   
403.
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AR6)第二工作组(WGII)报告的第二章表明,气候变化对陆地和淡水生态系统影响的范围和程度较前期评估结果更为严峻。人为气候变化导致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恢复力恶化,生物群落转移,疾病的传播范围和发病率增加,野火燃烧面积增加和持续时间延长,局部地区物种灭绝,极端天气的频率和强度增加。未来气温升高2~4℃情景下,陆地和淡水生态系统中高灭绝风险物种占比为10%~13%,野火燃烧面积增加35%~40%,森林地区50%以上树木面临死亡风险,15%~35%的生态系统结构发生转变,碳损失持续增加,气温的升高将进一步加剧这些风险造成的严重且不可逆的影响。通过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等人为适应和减缓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的气候变化范围内保护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并增强生态系统服务在气候变化下的恢复力。加剧的气候变化将阻碍适应措施的制定和实施,为保证措施的有效性需要考虑气候变化的长期影响并加快适应措施的部署。  相似文献   
404.
通过分析现生野生稻植物细胞结构、组织、器官等形态特征,建立野生稻的鉴定指标,是研究史前稻作农业起源、演化的基础.但是,现生野生稻在演化过程中经常会受到人类栽培驯化稻基因渗透,影响了野生稻鉴定指标的准确性.如何消除驯化水稻等植物基因渗透对鉴定指标的影响,纯化野生稻的形态特征,一直是困扰水稻起源研究的难题.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中国江西东乡3处原生境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Griff.)和1处异位保存的连续6代自交纯合后普通野生稻植硅体形态特征,发现消除(减少)了驯化基因渗透的纯合系野生稻扇型植硅体形态相比原生境野生稻,有3个方面的显著变化:(1)尺寸总体缩小(体长从VL原生41.9μm减少到VL纯合38.6μm);(2)长柄型增多,扇面长B/扇柄长A的值,从B/A原生(1.22±0.47)减少到B/A纯合(0.92±0.30);(3)鱼鳞状纹饰个数减少,≥9个鱼鳞状纹饰的扇型植硅体比例明显降低,从原生境野生稻的53.4%减少到纯合系野生稻的37.2%.本研究为利用水稻植硅体形态开展水稻起源研究,提供了可靠的鉴定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405.
以特高压输电线路电磁散射高效模型及对无线电台(站)干扰仿真和防护设计平台建设为目标,采用组件GIS开发技术,以VS 2010(C#语言)为平台,ArcEngine10.0组件为工具,设计并实现了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输电走廊三维可视化仿真平台系统.  相似文献   
406.
<正>Dear Authors and Readers:First of all,on behalf of the new Editorial Board,I would like to express our sincere appreciation for your continuing support of our journal.This journal,founded in 1922,is the oldest geological journal in China.As the flagship journal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China,it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influential in earth sciences in China and beyond.The journal is now indexed by SCI,CA and more than 20 other databases,with an impact  相似文献   
407.
由"真动物"构成的动物界(不包括海绵)通常被划分为双胚层动物、原口动物和后口动物3个亚界.寒武纪大爆发经历了爆发的前奏-序幕-主幕3个阶段,其中后两个阶段处于早寒武世初期(依次以小壳化石的首次辐射和澄江动物群爆发为代表),另一个则发生在"寒武前夜"(即前寒武纪末期),以伊迪卡拉生物群为代表.这次独特的三幕式大爆发分步完成了动物形态演化谱系树(简写为TOA)的成型.已有化石证据显示,动物树的3大主体或3个亚界的起源及其早期辐射分别发生于寒武纪大爆发这3个主要阶段.澄江化石库中发现的早期后口动物亚界涵盖了该亚界中所有6大分支(棘皮类、半索类、头索类、尾索类、脊椎类和绝灭了的古虫类)的原始类群,澄江动物群时代标志着寒武纪大爆发的顶峰,完成了动物树框架的成型,从而宣告了寒武纪大爆发的基本终结.其学术重要性超越了中寒武世的布尔吉斯页岩,因为前者位于动物树形成的"源头",而后者仅代表此后的"一段流程".在动物演化历史上4个最具转折意义的重大创新事件(即多细胞动物起源、两侧对称动物起源、后口动物起源和脊椎动物起源)中,第一个发生在伊迪卡拉纪甚至更早的时期,其余3个则可通过梅树村化石群和澄江化石群观察到其完成的主体过程.已灭绝的古虫动物门,是初具鳃裂构造的原始分节动物,作为由原口动物向后口动物过渡的一个珍稀"缺环",很可能代表着后口动物亚界的一个根.古囊类兼有两侧对称的古虫类和一些原始棘皮动物的镶嵌体征,最可能代表棘皮动物的一个根.在早寒武世动物演化谱系中,后口动物的"顶端类群"的代表是被誉为"第一鱼"的昆明鱼目,目前已知包括昆明鱼、海口鱼和钟健鱼,它们具对眼、脊索与串珠状脊椎软骨共存的原始脊椎,代表了真正的脊椎类或有头类始祖.相反,包括云南虫属和海口虫属的云南虫类,既没有成对的眼睛也没有可信的脊椎软骨,而且其背神经索也未扩大成脑,甚至不具备低等脊索动物的肌节,因此与真正的有头类或脊椎动物无关.其实,这类奇特动物与古虫类共享相似的躯体构形,应该代表着低等后口动物中的一个侧枝.自达尔文以来,进化生物学一直在动物世界的悠长演化历程中,努力追寻"人类远古由来"的一些重大形态学创新事件的证据,无疑,古虫动物门原始鳃裂构造的出现以及第一鱼之头颅和原始脊椎软骨的形成,应是这条历史长河中人们期待已久的两大里程碑.  相似文献   
408.
409.
4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