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00篇
  免费   1529篇
  国内免费   1905篇
测绘学   978篇
大气科学   1468篇
地球物理   1431篇
地质学   4770篇
海洋学   1320篇
天文学   80篇
综合类   667篇
自然地理   1020篇
  2024年   71篇
  2023年   194篇
  2022年   246篇
  2021年   277篇
  2020年   216篇
  2019年   318篇
  2018年   327篇
  2017年   199篇
  2016年   237篇
  2015年   271篇
  2014年   437篇
  2013年   340篇
  2012年   366篇
  2011年   385篇
  2010年   410篇
  2009年   409篇
  2008年   372篇
  2007年   405篇
  2006年   371篇
  2005年   360篇
  2004年   334篇
  2003年   330篇
  2002年   260篇
  2001年   286篇
  2000年   342篇
  1999年   334篇
  1998年   348篇
  1997年   346篇
  1996年   354篇
  1995年   313篇
  1994年   300篇
  1993年   290篇
  1992年   284篇
  1991年   263篇
  1990年   224篇
  1989年   169篇
  1988年   82篇
  1987年   100篇
  1986年   73篇
  1985年   79篇
  1984年   59篇
  1983年   67篇
  1982年   61篇
  1981年   45篇
  1980年   31篇
  1979年   18篇
  1964年   11篇
  1959年   14篇
  1958年   22篇
  1957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为了防止全球船舶压舱水中的有害水生物在海洋中传播,危害海洋生态环境,造成海洋污染,2000年9月20日~21日,我国召开了关于制定船舶压载水管理国家项目工作计划和宣传项目研讨会。据悉,国际海事组织近年来一直在努力采取措施,制订有关法规,并将在2002年召开大会予以通过。届时,关于船舶压载水的管理规定将成为全球强制性要求。  相似文献   
82.
按照板块构造理论 ,板块是刚性的并且只在其边界变形。然而 ,赤道印度洋却有板块内变形的足够证据。变形例外地起因于由印度与欧亚板块正在进行的碰撞而引起的大洋岩石圈的高应力。这样的板块内变形通常是在大陆上观测到的而不是在大洋中 ,那里的变形一般局限在狭窄的板块边界处而不是散布于宽广地区。印度洋从而提供了一个研究大洋岩石圈板内变形的少有机会。印度洋内的变形是在20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的(MinsterJB等 ,1978) ,以便利用单一的刚性印度—澳大利亚板块来解决拟合全球板块运动中的难点。这个板块现在被认为是…  相似文献   
83.
84.
1981年,法、美科学家用“太阳号”科考船在太平洋中部开展的工作,开始带动对海底山和平顶山富钴铁锰结壳的调查研究热潮。D.J.Frank等人关于多金属结壳适宜作为钴矿开采的观点,以及钴矿价格急剧增长引起的一系列政治问题就发生在这之前。  相似文献   
85.
分析了上海石化总厂化工物料码头周围水下地形工程前后的变化。指出在淤泥质岸段,由于沿岸工程的影响,造成工程附近水域动力环境的改变,水下地形随之作出相应的调整。特别在淤泥质岸段附近流急、含沙量高的水域中构筑沿岸工程,工程的水流下方一侧,水流减缓,水流挟沙能力大大减弱,出现明显的局部淤浅地形,为提高工程效益,对各工程之间的相互影响,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86.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承担的大亚湾核电站海洋生态零点调查,于6月28—30日在厦门召开第一年大亚湾海洋生态零点调查成果鉴定会。该所受国家海洋局委托、邀请广东省核电合营有限公司等21个单位的38位专家进行了鉴定,认为其成果“已经达到当前国际同类工作的水平。”  相似文献   
87.
黄海海域陆相中生界油气远景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黄海海域油气勘探已40余载,尚未实现油气突破,其找油前景引起石油地质学家的极大关注。根据前人的认识和最新研究成果,结合邻区油气地化资料,探讨了黄海海域中生界地层生、储、盖特征,特别是白垩系,它分布广,厚度大,烃源岩达到较好生油岩标准,并且生、储、盖组合理想,中生界是该区下部油气勘探首选目标。  相似文献   
88.
大亚湾的环境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相似文献   
89.
90.
辽东湾S2冰侧限剪切强度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试验方法系统地研究了辽东湾S2型海冰侧限剪切强度随剪切应变速率、加载方向、法向应力、温度和冰内孔隙率的变化规律。介绍了S2型海冰各向异性特点及剪切应变速率对剪切破坏方式的效应和韧脆破坏转变的条件。分析了不同加载方向海冰峰值剪切强度的差异 ,获得 - 6 2℃温度下S2冰内摩擦角和内聚力分别为 42°和 70 0kPa。利用统计分析给出峰值剪切强度与冰温和孔隙率的试验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