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00篇
  免费   1529篇
  国内免费   1905篇
测绘学   978篇
大气科学   1468篇
地球物理   1431篇
地质学   4770篇
海洋学   1320篇
天文学   80篇
综合类   667篇
自然地理   1020篇
  2024年   71篇
  2023年   194篇
  2022年   246篇
  2021年   277篇
  2020年   216篇
  2019年   318篇
  2018年   327篇
  2017年   199篇
  2016年   237篇
  2015年   271篇
  2014年   437篇
  2013年   340篇
  2012年   366篇
  2011年   385篇
  2010年   410篇
  2009年   409篇
  2008年   372篇
  2007年   405篇
  2006年   371篇
  2005年   360篇
  2004年   334篇
  2003年   330篇
  2002年   260篇
  2001年   286篇
  2000年   342篇
  1999年   334篇
  1998年   348篇
  1997年   346篇
  1996年   354篇
  1995年   313篇
  1994年   300篇
  1993年   290篇
  1992年   284篇
  1991年   263篇
  1990年   224篇
  1989年   169篇
  1988年   82篇
  1987年   100篇
  1986年   73篇
  1985年   79篇
  1984年   59篇
  1983年   67篇
  1982年   61篇
  1981年   45篇
  1980年   31篇
  1979年   18篇
  1964年   11篇
  1959年   14篇
  1958年   22篇
  1957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强震学     
  相似文献   
992.
显式有限元法在地震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相似文献   
993.
994.
995.
宁芜火山洼地位于华北、华南两大板块间的扬子地体内。主构造线由古生代近东西向至中生代转为北东—北北东向,导致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大规模岩浆活动,形成宁芜火山洼地。洼地内的五个火山喷发旋回从老到新分别为:晚侏罗世龙王山旋回、早白垩世大王山、姑山、白头山、娘娘山旋回。区内铁、铜、硫矿产多数与大王山旋回,金矿主要与娘娘  相似文献   
996.
累托石的阳离子交换性能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济美 《矿物岩石》1992,12(1):96-101
累托石是二八面体云母层与蒙脱石层1:1规则间层矿物。本文阐明累托石矿物结晶构造与阳离子交换性能的关系。阳离子交换性能在累托石定量与定性、改型、合成交联累托石和有机累托石等方面的应用。并介绍氧化钛交联累托石和在机累托石的有关特性。  相似文献   
997.
张建华  陈均远 《地层学杂志》1992,16(3):191-195,T001
<正> 牯牛潭组和庙坡组是张文堂(1962)命名建立的,标准剖面位于湖北宜昌分乡镇西侧的牯牛潭。牯牛潭组以灰岩与瘤状灰岩为主,厚约20m;庙坡组为页岩夹灰岩,厚约2m,页岩的出现为庙坡组的开始。长期以来这一观点被广大地质工作者所接受。70年代初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西南队在湖北宜昌黄花场重测奥陶系剖面时,在牯牛潭组顶部约0.5m厚的地层中发现了三叶虫Birmanites hupeiensis Yi,Lonchodomas brevicis Lu,  相似文献   
998.
黄海的地壳与上地幔Qβ结构:—CDSN应用系列论文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中国数字化地震台网(CDSN)记录到的长周期面波资料,测定了黄海的瑞利波 Q 值。在周期为20秒—170秒范围,黄海的瑞利波 Q 值在52—223。采用随机逆反演方法反演出其地壳与上地幔的 Q_β结构。结果表明:黄海的地壳平均 Q_β值为216左右,在上地幔存在一个厚约30km 的强衰减层(低 Q 值层),该层的顶部埋深距地表约为50km。与华北地区的上地幔低速层位置相似,证实了黄海是中朝地台的一部分之说。  相似文献   
999.
宋林康  陈春 《矿物学报》1992,12(1):87-90,T001
本文论述一种据X射线粉晶分析属钍石类矿物结构,但成分上富含高量重稀土(HRE_2O_3达11.51%),且以钇(Y_2O_3达8.69%)为主的钍石矿物。文中在阐述其产状、共生组合及物性的基础上,对其生成条件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该矿物的生成是两次替代作用的结果。铀在其中起了媒介作用;重稀土(特别是钇)在姑婆山主体花岗岩边部相岩石中的明显富集是其生成的物质条件。  相似文献   
1000.
1983年英国学者库柏来中国讲授零通量面方法,并开始了中国学者的有关实验研究。笔者认为,现在还未彻底搞清楚土壤水分运行机制的前提下,确认零通量面理论,只能是人为的简化的数学推导。而且在实验中忽略了闭塞空气的胀缩作用;忽略了水平流对垂直流的影响;用负压计测定的土壤水分势,无法判定土壤水分(重力水、毛管水、汽态水、植物根系中的导管水和筛管水等)的运行方向。因而零通量面理论并没有得到实验证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