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4篇
  免费   161篇
  国内免费   142篇
测绘学   71篇
大气科学   59篇
地球物理   159篇
地质学   393篇
海洋学   65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67篇
自然地理   11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1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861.
京张高铁预选路线跨越延矾盆地北缘活动断裂隐伏段,隐伏活动断裂的产状、活动性对高铁设计、建设和运营具有直接影响。针对盆地隐伏活动断裂的复杂性特征,利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浅层地震、高密度电阻率综合地球物理探测,以及钻孔地层剖面记录等方法,分析延矾盆地北缘活动断裂隐伏段特征,结果表明:(1)延矾盆地北缘活动断裂隐伏段由两条次级断层组成(F2-1、F2-2),二者大致平行分布,走向N56°E,倾角为50~70°,平面上,与地表出露段共同呈右阶雁列分布;(2)F2-1次级断层可分辨上断点埋深约10 m,其晚更新世以来垂直滑动速率大约0.12 mm/a,应是重大工程建设重点设防对象,次级断裂F2-2可分辨上断点埋深约30 m,晚更新世以来活动性弱;(3)通过钻孔地层剖面记录与地球物理探测成果对比,CSAMT法与浅层地震勘探对基岩顶界面探测可靠有效,高密度电阻率法对于该地区浅部第四系松散堆积物探测效果显著,比较直观地反映出电性异常体的形态和规模,通过综合地球物理探测,能够做到优势互补,减少隐伏活动断层解译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862.
在北京通州副中心地区开展了高精度重力、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与微动测深的综合物探工作,通过多方法解译结果的比对分析,重新厘定了燕郊断裂位置,并在其北侧新发现一条支断裂,推断结果得到了钻孔验证。研究表明,在城市复杂人文电磁干扰环境下,采用重、电、震的组合方法调查断裂构造是有效、可行的。查明燕郊断裂及其支断裂的空间展布特征,对于北京城市副中心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及地质灾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63.
流沙区不同立地条件下防护林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微生物在极端干旱区土壤发育过程中至关重要。结合传统培养、PLFA和PCR-DGGE 3种方法,研究了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不同立地条件下土壤微生物数量、脂肪酸种类和DNA片段多样性。结果表明,不同立地条件下土壤微生物数量明显不同,脂肪酸种类和DNA片段多样性指数亦有显著差异 (F84%),放线菌次之,真菌很少(<0.05%);0~35 cm采样范围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垂直差异不明显;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高时林木生长也较好。说明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建设后土壤生物活性明显增强,但在防护林生态工程的营造、恢复与重建实践中需考虑地形地貌因素,以充分发挥防护林防风固沙效益,有效促进流沙地土壤的发育。  相似文献   
864.
根据FMI资料分析大庆油田徐家围子断陷构造应力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现今构造应力场及古构造应力场最大主应力方向的准确判断对成矿地质研究,尤其是石油、天然气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FMI(全井壁微电阻率成像测井)资料,以大庆油田徐家围子断陷下白垩统营城组为研究对象,对该断陷的构造应力方向进行分析。对FMI资料识别出的裂缝走向进行统计,结果表明:钻井伴生缝受现今应力场控制,构造成因的高导缝和高阻缝的形成则受古地应力控制,可指示古地应力场的方向;徐家围子断陷下白垩统营城组现今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为近东西向;在地质演化中,研究区域的构造应力场曾经发生多次变化,根据发育的裂缝组判断留下明显迹象的有3个方向,即近南北向、北东向和近东西向。  相似文献   
865.
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勘探中获得的各种原始地质信息及经过处理的探测成果等,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或人为性。为了降低构造解释的人为性,提高构造解释的科学性,提出了数字曲面模拟技术。该技术是利用地质勘探获取的离散数据,通过曲面模拟来构建矿层底面的形态。分析了适合煤层底面曲面模拟的数学模型。通过对宁夏冯记沟南部B区四煤的研究表明,数字曲面模拟技术能够有效地分析和研究煤田构造,为煤田构造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66.
利用中国第21、22次南极科学考察(2004/2005、2005/2006)对中山站附近海域固定冰物理特性系统观测的结果,特别是依据其中2005年11月下旬至2006年1月下旬的现场实测数据详细分析了中山站附近海域固定冰消融过程物理性质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此区域固定冰从11月下旬开始消融,融冰期为62 d;同时,融冰期冰下水体温度迅速升高;在不断增强的太阳短波辐射和海洋热通量作用下,海冰温度也逐渐上升,并出现"相对冷中间层";热力和动力外强迫作用下,2005年12月18日-2006年1月14日期间此区域固定冰边缘线后退了20.9 km;另外,2005年12月18日固定冰边缘区走航冰厚监测结果还表明,边缘区海冰厚度在向岸方向有明显的增加趋势,并且随着接近海岸海冰厚度的离散程度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867.
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生态工程全长436 km,造林树种以抗逆性较强的沙拐枣(Calligo-num L.)、柽柳(Tamarix L.)、梭梭(Haloxylon Bunge)等优良防风固沙灌木为主,采用高矿化度地下水滴灌.2005年5月,公路沿线出现了罕见的突发性强降雨,由此引起的表层土壤盐分淋溶造成了沙拐枣大量死亡.本研究采用线路调查和随机抽样方法,在突发性强降雨后对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带内沙拐枣死亡率进行了调查,并对调查结果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沙拐枣死亡率(1)随林龄的增加而减小;(2)随矿化度的升高而增大;(3)垄间平沙地>过渡区>高大沙垄垄体;(4)林带中央>公路旁>林带外围.  相似文献   
868.
为了探讨塔克拉玛干沙漠小尺度风沙地貌形态特征,对沙漠腹地复杂纵向沙垄横断面的上覆沙丘的分形特征进行了研究。沙丘形态野外测量采用RTK(real-time kinematic)技术,并通过南方测绘软件(South Survey)量算形态特征参数。研究结果表明:(1)沙丘形态具有分形特征,饼状沙堆和沙片的分维数是1.292 2,新月形沙丘的分维数是1.286 6,简单线性沙丘的分维数是1.102 5,新月形沙丘链的分维数是1.085;(2)在不同地貌部位之间,分维数差异不大(1.0~1.3),变异系数为0.06,表明复杂纵向沙垄上覆沙丘形态有自相似性;(3)沙丘的各形态特征参数变异系数的空间变化趋势一致,且与分形维数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P<0.05),表明沙丘形态分形维数能客观反映沙丘形态特征。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纵向沙垄区,沙丘形态分形维数可以作为反映风沙环境特征的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869.
灰色预测在软土地基沉降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68,自引:8,他引:60  
运用灰色理论建立了软基沉降的不等时距预测 G M ( 1, 1)模型 ,并可用残差的 GM ( 1, 1)模型对其进行修正。工程实例验证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870.
解算液核自由章动常数Akpem>-Btkem>方法及其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雷湘鄂  贾民育  李辉 《地震学报》2000,22(3):319-326
地球液核旋转产生近周日晃动(NDFW).利用周日波的液核共振效应解算液核自由章动(FCN)常数是液核研究的一个方面.1987年以来一些国家的学者相继开展了由潮汐资料解算FCN常数的研究,他们基本上都采用了5个周日波参与解算的迭积法(stackingmethod).本文提出了一种有直观几何意义的Akp-Btk方法,仅用信噪比最高的3个周日波就可完成FCN常数的解算,并选用3个超导重力台站Cantley(北美洲)、武汉(亚洲)和布鲁塞尔(欧洲)的资料进行计算.解算的液核自由章动常数(TFCN和Q)与VLBI的观测结果基本一致,这在十几年来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