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64篇
测绘学   26篇
大气科学   19篇
地球物理   35篇
地质学   151篇
海洋学   44篇
综合类   31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4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2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简要介绍了目前岩土工程监理现状,监理对象和依据,详细论述了岩土工程监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特点,广泛的业务范围及监理的基本原则,体现了对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测各环节全过程的投资,进度,质量进行全方位监控的思想,对岩土工程监理工作模式的建立及提高岩土工程综合效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2.
根据震区地质构造特征及现场考察结果,2001年7月11日甘肃省肃南县祁青乡5.3级地震属中等强度一般破坏性地震,是托勒山北缘断裂最新活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3.
深海钻探与南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南海北部陆缘,南部陆缘和南海中央海盆的地质构造与地球物理主要特下及尚未解决的重要地质问题来阐述在南海进行深海钻探的意义。南海北部陆缘是离散型大陆边缘,在陆壳与洋壳之间的磁静区是两者的过渡区。对它的研究直接关系到南海的形成演化与沉积盆地的成因,深海钻探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了解磁静区基底下的物质是减薄的过渡壳还是古洋壳。地海南部南缘与北部陆缘不同,是聚敛型大陆边缘,它的构造与地球物理场特征与北部  相似文献   
84.
85.
岌原 《气象》1977,3(10):3-5
1977年1月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偏低,出现长时期的严寒天气。这个月大尺度环流最显著的特征是极地为高压所控制,两个极地涡旋(以下简称极涡)分别偏于北美和东亚—北太平洋上空(见本刊今年第4期30页图3)。  相似文献   
86.
钻机都在深山野外、昼夜不停的工作。机场距离宿舍、食堂有一定距隔,除中班可以在家吃完早餐上班外,中餐与晚班的晚餐、早班的点心均须在机场吃。带饭送饭到机场就都凉了,要吃热饭就必须生火再烧热,否则就要冷吃,冷菜冷饭吃了不但不舒服,同时有碍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87.
现在大家都在推广连续投砂法,这是因为连续投砂有以下一些优点:1.保持均衡的较高钻进速度;2.提高回次进尺,对深孔作业有很大意义;3.提高钻粒利用率,减少钻粒消耗量;  相似文献   
88.
基于D—InSAR的煤矿区开采沉陷遥感监测技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开采沉陷监测技术现状、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和差分干涉测量(D—InSAR)技术发展及其在地表沉陷监测中应用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D—InSAR技术在煤矿开采沉陷变形监测中的特点与技术优势。指出:应用D—InSAR进行煤矿区开采沉陷监测的具体目标是矿区地表沉降演变过程分析、采区地表沉陷动态监测与分析和矿区DEM数据更新;亟须研究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有:源数据获取与选择、数据处理方法、地面配合措施、精度与可靠性评价、多源信息集成分析等。D—InSAR为煤矿区地表时空演变过程研究和开采沉陷实时动态监测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作为“数字矿山”的重要内容,D—InSAR可以有效地指导矿区生产、整体规划与长远发展,并为矿区可持续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89.
乌江流域自然植被遥感解译分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肖进原 《贵州地质》1996,13(4):357-362
本文根据遥感资料结合典型地区的野外调查,研究并综合分析了乌江流域自然植被卫片上的影像特征及实施分布的一些特征,进而为该流域自然植被的合理利用及保护,防止水土流失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0.
肖进原 《贵州地质》1996,13(4):378-382
三“S”一体化技术对研究全球变化,资源与环境动态监测等具有高时效作用,三“S”的有机结合必将形成强大的生产力,在信息领域中将产生一场深刻的革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