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88篇
测绘学   58篇
大气科学   40篇
地球物理   79篇
地质学   219篇
海洋学   19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51篇
自然地理   8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51.
环境水样中农药污染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随着农业集约化和城市化的推进,世界上大量水环境中农药残留量已超过规定的限值,水环境中农药污染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农药生产国和使用国,中国水环境中农药残留量远高于其他发达国家,已有研究表明在我国七个典型流域(长江、太湖、黄河、松花江、黑龙江、大运河和东江)中检测到19种农药,平均浓度范围为0.02...  相似文献   
552.
高寒湿地是青藏高原重要的地表覆盖类型之一,对于水源涵养、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起着关键作用,准确及时获知高寒湿地的时空分布对于湿地的保护和管理十分必要。遥感分类特征优选对湿地制图具有关键性的作用。虽然像光谱特征、纹理特征、地形特征等均在已有研究中有涉及,但鲜有研究聚焦光谱指数特征,深入探讨其数理统计特征和特征优选方法。本研究以甘肃首曲高寒湿地保护区为研究区,基于Sentinel-2数据得到各分类特征(光谱、植被指数、红边指数和水体指数),采用Filter和Wrapper特征选择方法包括Jeffries-Matusita距离、光谱角距离(SAD)、欧氏距离(ED)、RF-RFE算法和Relief-F算法对上述特征进行优选,并利用Filter方法的Z检验进行量化评价。研究表明:(1)所有参与分类的类别中,河流与裸地最容易区分,其次为草原与沼泽,沼泽化草甸与草甸较为难分。对沼泽、沼泽化草甸、草甸、草原邻近两类可尝试MCARI2、NDWI、DVI、EVI、EWI、IRECI、MCARI、TCARI、UGWI指数进行区分;(2)就不同指数特征对湿地信息提取贡献程度而言,水体指数特征>植...  相似文献   
553.
在显著气候变化叠加人类活动干扰的背景下,可持续的湿地生态系统管理对于湿地空间信息的需求不断提升,湿地遥感作为重要的交叉学科方向,研究成果日益增多。本文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为数据库,通过检索过去50年湿地遥感论文成果,总结了湿地遥感研究全球发文量和引文量的变化情况;进行文献计量分析,探讨湿地遥感研究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论文将湿地遥感研究划分为潜力探索期、框架成形期、快速增长期3个阶段,进而总结分析了不同阶段湿地遥感的研究主题和主要数据源;最后基于VOCviewer软件对湿地遥感研究热点关键词进行综述,从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湿地遥感分类及景观动态、精细化的湿地生态参量遥感观测、湿地可持续管理空间决策支持3个方面进行了未来研究趋势的展望。本研究将为理解国际湿地遥感研究发展历史、把握湿地遥感研究国际前沿、进行国内湿地遥感研究布局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54.
555.
始新世—渐新世是新生代气候从“温室”向“冰室”转变的重要节点,也是青藏高原及邻区气候格局发生重大变革的关键时期。为了重建高原中部腹地始新世—渐新世的古气候演变特征,探讨古气候变化的控制因素,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对高原中部伦坡拉盆地382道班剖面的黏土矿物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显示,伦坡拉盆地在始新世—渐新世牛堡组二段沉积的黏土矿物主要以伊利石为主,伊/蒙混层次之,高岭石与绿泥石含量极少,蒙脱石仅出现在极少样品中。黏土矿物类型及组合特征指示伦坡拉盆地在该时期整体处于寒冷干旱的气候条件,但在长周期趋势下伊利石相对含量逐渐减少,伊/蒙混层逐渐增多,显示出青藏高原中部地区的气候系统在晚始新世—早渐新世时期存在向更加湿润的气候条件转变,这种气候系统的改变可能与南亚季风在晚始新世的演化所带来的更多水汽条件和青藏高原中部中央分水岭的形成有关,但在始新世与渐新世之交,伊利石含量陡然增多,而伊/蒙混层含量则减少,且两者频繁波动,这反映了该盆地在EOT时期受到全球降温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