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102篇
测绘学   46篇
大气科学   118篇
地球物理   66篇
地质学   138篇
海洋学   20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33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为研究玛多地震对周围地表动态位移的影响,利用超长基线模式解算震中距400 km范围内的11个高频GPS观测数据,并对各站水平方向的位移时间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玛多地震对震中距最近的青海玛多站的东西向产生约25 cm的位移,并且没有恢复到震前状态;对青海玛沁站和甘肃玛曲站的南北向产生约27 cm的位移,但很快恢复到震...  相似文献   
92.
储层非均质性是影响油气藏中油、气、水渗流及油气采收率的主要内因。进行储层非均质研究,对查明油藏剩余油分布、采取合理注采措施、提高采收率显得十分必要。以吉林油田大208区黑帝庙油层三角洲前缘亚相储层为例,采用隔夹层识别对比、沉积微相分析、地质统计学系数和劳伦兹系数方法分析了层间、层内和平面非均质性。研究表明:黑帝庙油层发育3套稳定隔层,据此可划分为3套开发层系; 夹层在各单砂体中比较发育,应将夹层分割的注采井归为不同注采井网; 非均质性受沉积微相影响明显,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微相的非均质性最强; 地质统计学参数和劳伦兹系数研究表明,黑帝庙油层10个单砂体均为极强的非均质性,统计学参数往往偏离强非均质标准甚远,而劳伦兹参数值分布于0~1间,更能直观定量的表现出储层宏观非均质性强弱。  相似文献   
93.
杨德传  王东  邓克勇 《贵州地质》2010,27(4):282-286
本文通过对贵州罐子窑-茅口地区地面高精度磁测资料数据处理、化极和延拓,对圈定的弱磁异常进行地质解释,推断一些弱磁异常可能与浅成辉绿岩或热液活动有关。结合地物化遥成果,圈定了花贡铅锌金找矿远景区、罐子窑铅锌找矿远景区和花嘎铅锌铜金找矿远景区。而异常查证结果表明,所发现的铅锌矿化蚀变带均出现在推断的隐伏构造或隐伏侵入体附近,表明物、化探异常的出现应与深部岩浆和构造活动为成矿提供了热源和成矿空间有关,为寻找铅锌矿提供了间接找矿依据。  相似文献   
94.
浅议轻雾与霾的区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轻雾与霾的成因、颜色、出现时的天气条件以及指示意义等方面分析二者的区别,并探讨这两种天气现象的观测记录,以此抛砖引玉,制定一个统一的轻雾与霾的区分标准。  相似文献   
95.
冬季赤道西太平洋环流状况与后期亚洲季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武炳义  黄荣辉 《大气科学》2001,25(5):609-626
基于月平均NCEP再分析资料(1958~1997年)以及中国336个台站月降水总量(195l~1994年),通过合成、相关以及统计显著性检验方法,研究了赤道西太平洋区域冬季环流状况与后期春夏季亚洲(东亚和南亚)季风环流变化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冬季赤道西太平洋环流状况对后期南亚季风和东亚季风以及我国夏季降水均有显著的滞后影响.冬季赤道西太平洋海域海平面气压偏高(低),对应反气旋(气旋)性环流异常,致使后期东亚和南亚夏季风均偏弱(强)以及我国长江流域夏季降水偏多(少),揭示了实施这种滞后影响的一般特征.  相似文献   
96.
1982/1983 年季风准双周振荡的位相传播及地理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取1982/1983年夏季(6~8月)欧洲中期预报中心850hPa、300hPa两层纬向风场的网格点资料,采用复经验正交函数(CEOF)讨论了准双周振荡的位相传播及振荡的地理特征。结果表明:①20°N以南对流层高层(300hPa)1982年振荡显著区域是印度半岛至菲律宾东部一个西西北-东东南走向的带状区域4低层(850hPa)1982年5°~15°N之间以及中国东南部及其沿海地区都是振荡的显著区域;而1983年30°N以南振荡明显比1982年弱,只有中国东南沿海部分地区及孟加拉湾东南、马来西亚北部是振荡的显著区域。②对流层高层(300hPa)1982年85°~90°E,30°~40°N的青藏高原是振荡的源区,其南传支波列可传到盂加拉湾北部的20°N附近;而1983年青藏高原上80°~90°E,35°~40°N区域是振荡的汇区。  相似文献   
97.
Freit.  U 晓声 《地图》1993,(2):18-21
1992年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出版了著名教授U.Freitag的论文集《Cartographic Conceptions》。我们认为其中有些论文应介绍给我国地图学界的同仁,故而与作者进行了联系,U.Freitag教授函复说:“……当然,你们可以选择并译出任何对中国读者适用的文章。”为此本刊组织翻译了其中几篇,今后将陆续刊载,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8.
Morge.  D 晓清 《地图》1994,(3):33-36
电子加网技术(2)[德]D·Morgenstern早先在1969年,RudolfHell工程博士对电子加同获得了一项有成功希望的突破。在德国专利号1901101文件中宣布了一种"十字形同目校正彩色版"的制作方法。该法中运用了网屏,它可用电子方法相对于...  相似文献   
99.
为解决雷达数据采集、实时显示、数据存储、资料处理自动化等问题,进行了天气雷达数字化终端和应用软件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改变了711B-1雷达数据存储、分析自动化程度低的状况。增加和丰富了雷达二次产品,使雷达资料得到了充分的分析和应用,提高了雷达对天气的监测能力。增加了对冰雹、暴雨等强对流天气的预警功能、人工增雨效果检验等功能。  相似文献   
100.
基于分拆数的角色访问控制模型的原理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基于分拆数的权限管理策略的原理及其在角色访问控制模型中的应用,实现了一个结构简单、伸缩性好、功能强大的权限管理系统。提出了自然数按集合分拆的新概念,同时给出了一个自然数按某个有限集狭义分拆唯一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