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229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343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67篇
海洋学   6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33篇
  1977年   22篇
  1976年   50篇
  1975年   47篇
  1974年   14篇
  1966年   20篇
  1965年   3篇
  1959年   7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112.
2009年秋季全国干旱状况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秋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2℃。全国有3个主要旱区:内蒙古中东部及东北地区、华南地区和西南地区。内蒙、吉林、辽宁、黑龙江、河北、江西、四川、西藏、贵州、云南、广西、广东、福建等省份都有不同程度旱情出现。持续发展的干旱造成旱区农作物受旱面积较大,给各省农作物造成严重影响。干旱还造成旱区人及牲畜饮水困难、湖泊及水库干涸、部分河流水位持续下降、出现林业有害生物、发生航道堵航等干旱衍生灾害。  相似文献   
113.
为促进期刊质量的提高,推出河南省名牌期刊,河南省新闻出版局于2008年年底组织权威专家对全省自然科学期刊进行第一次综合质量检测(含政治质量、依法出版质量、技术质量、编辑质量等),经过小组初评、大会复议、评审委员投票,评选出"河南省第一届自然科学期刊综合质量检测一级期刊"54家,河南省气象局主办的<气象与环境科学>名列其中(豫新出报[2008]369号).获得一级期刊的多为核心期刊,<气象与环境科学>能够跻身其中,充分反映了<气象与环境科学>的办刊水平.  相似文献   
114.
115.
116.
117.
118.
中国地区已建立50个宽频带数字化地震台网,在地震活动性较高的地区,或在经济发达的地区,还建有北京、上海、山西、兰州等20组区域性数字化地震台网;和青藏高原(兰州)、上海和海拉尔三个数字化台阵,也能记录到清楚的震相和相应的波列;本文辑录了有可能利用中国地区丰富的数字化地震台网记录,来探讨研究地壳和上地幔震波速度结构的三维分布和品质因数Q值三维分布的有关信息和计算机法实现途径;可将地震台记录的地位移谱和速度谱,经过地球介质的吸收衰减校正,换算为震源面上的震级谱,以便帮助判别系列类型(孤立型,主震余震型,主震余震型,前震-主震-余震型或震群型)。希图引起国内外有关专家,包括海外人学者的关注,参与这方面的研讨,以促进充分利用中国地区丰富的数字化地震台网记录,进行三维速度结构成像的研究,进行地壳和上地幔震波衰减-品质因数Q值三维分布的探测研究,为地震预报研究服务,为减轻灾害服务。2001年8月日本爱媛大学地球动力学研究中心赵大鹏教授在北京大学“地球科学报告会”上报告了他的地震断面成像方法新方法。赵教授方法的最大特点是,对于处理复杂形状的地震速度断面具有突出的优点,已广泛地于许多国家和各种大地构造环境,是当前世界上最流行的地震断面成像方法,由于中国地区莫霍面的深度变化秀大,从东部大陆架的30km变到西藏高原的70km。他的程序已开始在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地质研究所和分析预报中心,以及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的有关课题组应用,这是一种处理复杂界的三维地震成像方法,是最新的技术,有助于综合利用地方性,区域性台网和远震台震相记录为在中国地区了解地壳和上地幔三维结构和地震构造方面将取得巨大的进展,有助于揭示非均匀地壳结构和地震及火山活动的关系,但是在使用他的成像方法和程序时,必须遵守他的几条规则。本刊1996年第5卷4期发表在英国工作的毛伟健博士的“多波型射线跟踪断面成像方法”。讨论了在复杂2-D和3-D非均匀介质中地震射线跟踪方法。提出了一个改进的立方B-样条方法用于对不连续面的模拟,这个模型参数方案表达嵌入不连续界面的连续变化的真实地质构造,很多地震波类型,如透射、反射、折射、转换,衍射和回转波对复杂的地质模型是需要涉及的。在选择各种类型波的射线时,通过迭代求解线性方程的方法。来产生震源和接收器之间的实际射路径,并把各种波型的射线跟踪过程和在源和接收器配对之间的多次波型统一起来,通过现存的解析公式也可以估算出射线的振幅。这个方法可实际用于多震相的层析成像和三维射线跟踪的地震模拟。关于成像的细节,可参阅该作者在1996-1997年“Geophysics”杂志的相应文章,也可供有关研究人员选用。  相似文献   
119.
1 引言沈阳区域气象中心业务系统建设,遵照中国气象局《气象现代化建设发展纲要》《“七五”期间区域气象中心建设方案》所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历时5年,经历3个阶段进行设计和实施,现已初步建成。  相似文献   
1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