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76篇
测绘学   30篇
大气科学   48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192篇
海洋学   72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26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21.
区域矿山地质环境信息系统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研究工作刚刚起步,其成果信息化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文以西北地区矿山地质环境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为例,介绍了区域矿山地质环境数据信息化的可行途径,提出了今后开展此类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2.
讨论在网络远程教育中用JavaApplet来模拟C语言程序的运行,对于给定的程序,用Applet来跟踪程序执行的各个步骤,观察变量的值的变化,显示程序的输出结果,学习者可以给出程序的输入值,观察对于不同输入值而导致的程序执行的流程,变量值和输出的变化,通过在网页中嵌入这种Applet,学习者可以像使用一个调试器一样观察程序的执行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基于Web的程序设计课程的实验。  相似文献   
123.
海洋地缘政治探讨国家政治活动与海洋地理环境的互动关系,并在理论和实践上极大的影响着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本文构建海洋地缘政治思想演化分析框架,探讨人海关系要素构成和国家与海洋互动机制,梳理中西方海洋地缘政治思想演进路径、内容构成和阶段特征。国家意志和需求、国家文化基因、技术变革是驱动国家与海洋关系互动的主要因素,中西方国家在人海关系演化过程中均呈现“以陆涉海,以海养陆”“以陆拓海,以海通陆”“以海制陆,海陆冲突”“陆海统筹”等阶段性特征。现实主义与和合主义、冲突扩张与消极保守、全球视野与华夏中心在中西方海洋地缘政治思想演变中形成鲜明对比。未来中国需把握好批判继承和改造借鉴的辩证关系,形成海洋命运共同体范畴下的海洋地缘思想集合,丰富中国海洋地缘政治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24.
用改进的十进制遗传算法确定土质边坡最危险滑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瑞典圆弧法和简化Bishop条分法分析土质边坡的稳定性,以圆弧滑裂面与边坡面的左右交点的两个横坐标和以滑裂面圆心的纵坐标作为优化变量,采用了一种改进的十进制遗传算法对优化变量进行优化。这种改进的遗传算法是以简单的十进制遗传算法为基础,结合优体克隆操作、子体优生操作和多代调环操作。通过计算ACADS考核题验证,该方法有较强的自适应能力,具有收敛速度快、解的精度高和避免出现早熟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5.
桃花之约     
甘雨宁 《今日国土》2023,(Z1):60-61
<正>早就想去斗笠山看看桃花林。惊蛰刚过,春意渐浓,正是踏春好时节,我来到了斗笠山。斗笠山在我老家村子背后,山并不高,山顶隆起,大约百来米,形如农家人头上戴的斗笠。山脚有一条村级水泥路,前行数百米,转过一个山嘴,眼前就是桃花林。驻足望去,整个山坡全是桃花林,一眼望不到边。桃树一棵挨着一棵,一片火红,如同天上的云霞降临一般,在阳光下红得刺眼。我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壮观的桃花林。  相似文献   
126.
海洋地缘环境已成为海洋政治地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脆弱性作为海洋地缘环境系统的本质属性,是探索海洋地缘环境系统运行机制的关键视角。在人海关系地域系统的基础上结合地缘环境研究,进行海洋地缘环境系统构建,通过梳理其内涵、特征、尺度及结构功能,明晰海洋地缘环境系统运行机制,立足脆弱性视角对其进行解析,提出海洋地缘环境系统脆弱性内涵及其研究框架,并尝试提出海洋地缘环境系统脆弱性评价模型。以期加深地缘环境研究深度,丰富海洋政治地理学研究内容,为国家制定海洋战略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27.
八宝河流域土壤温度波动的时空分异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The Babao River Basin is the "water tower" of the Heihe River Basin.The combination of vulnerable ecosystems and inhospitable natural environments substantially restricts the existence of humans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environment in the Heihe River Basin.Soil temperature(ST) is a critical soil variable that could affect a series of physical,chemical and biological soil processes,which is the guarantee of water conservation and vegetation growth in this region.To measure the temporal variation and spatial pattern of ST fluctuation in the Babao River Basin,fluctuation of ST at various depths were analyzed with ST data at depths of 4,10 and 20 cm using classical statistical methods and permutation entropy.The study results show the following: 1) There are variations of ST at different depths,although ST followed an obvious seasonal law.ST at shallower depths is higher than at deeper depths in summer,and vice versa in winter.The difference of ST between different depths is close to zero when ST is near 5℃ in March or –5℃ in September.2) In spring,ST at the shallower depths becomes higher than at deeper depths as soon as ST is above –5℃;this is reversed in autumn when ST is below 5℃.ST at a soil depth of 4 cm is the first to change,followed by ST at 10 and 20 cm,and the time that ST reaches the same level is delayed for 10–15 days.In chilling and warming seasons,September and February are,respectively,the months when ST at various depths are similar.3) The average PE values of ST for 17 sites at 4 cm are 0.765 in spring > 0.764 in summer > 0.735 in autumn > 0.723 in winter,which implies the complicated degree of fluctuations of ST.4) For the variation of ST at different depths,it appears that Max,Ranges,Average and the Standard Deviation of ST decrease by depth increments in soil.Surface soil is more complicated because ST fluctuation at shallower depths is more pronounced and random.The average PE value of ST for 17sites are 0.863 at a depth of 4 cm > 0.818 at 10 cm > 0.744 at 20 cm.5) For the variation of ST at different elevations,it appears that Max,Ranges,Average,Standard Deviation and ST fluctuation decrease with increasing elevation at the same soil depth.And with the increase of elevation,the decrease rates of Max,Range,Average,Standard Deviation at 4 cm are –0.89℃/100 m,–0.94℃/100 m,–0.43℃/100 m,and –0.25℃/100 m,respectively.In addition,this correlation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soil depth.6)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PE values of ST at depths of 4,10 and 20 cm can easily be found.This finding implies that temperature can easily be transmitted within soil at depths between 4 and 20 cm.7) For the variation of ST on shady slope and sunny slope sides,it appears that the PE values of ST at 4,10 and 20 cm for 8 sites located on shady slope side are 0.868,0.824 and 0.776,respectively,whereas they are 0.858,0.810 and 0.716 for 9 sites located on sunny slope side.  相似文献   
128.
淡水湿地水文过程控制着湿地植被景观的形成与演变.基于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数据,利用决策树分类法提取鄱阳湖湿地1992、1999、2006、2012年4期景观信息,通过景观格局指数、转移矩阵和质心迁移法对苔草景观的空间变化及其与水文过程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期间,鄱阳湖湿地秋、冬季苔草景观分布面积受到水位和退水过程的影响,低水位年的中滩位缓慢退水与低滩位快速出露更有利于苔草景观的扩张;苔草景观的空间格局与水位关系密切,在低水位年份,低位洲滩提前出露,苔草景观分布高程较低,部分低位光滩被苔草所侵占,原苔草分布的部分洲滩转变为芦荻景观,景观的破碎化程度较重,在高水位年份,低位洲滩长期被水体淹没,苔草景观分布高程相对较高,部分芦荻分布区被苔草所侵占,而原苔草景观的部分区域转变为水体和光滩,由于该期间苔草主要集中分布在湖周和入湖河口地带的高位洲滩上,其景观破碎化程度较轻;水位年际间的升降变化会影响苔草景观质心位置,年均水位上升引起景观质心发生向湖岸方向推进,而年均水位下降则会导致苔草景观质心向湖心方向转移.  相似文献   
129.
近年来太湖局部区域水体富营养化仍有加剧趋势,这可能与底栖动物生物扰动促进沉积物营养盐释放有关.耐污种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与常被用于生态修复的河蚬(Corbicula fluminea)均为太湖底栖动物优势种类,本文设计了双因素4组处理(对照组、河蚬组、霍甫水丝蚓组和混合组(霍甫水丝蚓和河蚬))的室外受控实验,研究在太湖2种种群分布交错区,河蚬能否对霍甫水丝蚓的生物扰动产生抑制效应.结果表明:霍甫水丝蚓扰动能显著增加水体总氮、总磷浓度,同时促进浮游植物生长;河蚬通过滤食和生物沉降作用显著降低水体总氮、总磷和悬浮物浓度,抑制浮游植物生长,从而促进了底栖藻类的生长;河蚬对霍甫水丝蚓生物扰动效应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0.
秀丽白虾(Exopalaemon modestus)是我国大型淡水湖库的重要经济渔获对象,也是水体中浮游动物的捕食者之一.以往的研究从渔业的角度揭示了秀丽白虾的生物学特征与食性,但少有研究探讨秀丽白虾这一无脊椎动物捕食者对春、夏季浮游生物群落的影响.本研究设计了一个单因素户外微宇宙实验,比较了春季—初夏(4-6月)时期,有无秀丽白虾条件下水体氮、磷浓度以及浮游生物生物量和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 表明:1)秀丽白虾的存在显著降低了春季水体总氮(TN)浓度,增加了水体总磷(TP)浓度,降低了水体TN∶TP比值;2)秀丽白虾的捕食减少了大型枝角类Daphnia pulex和浮游动物总生物量,D.pulex在浮游动物群落中的优势度被轮虫取代,浮游动物群落趋于小型化;3)秀丽白虾显著增加了春季水体叶绿素a浓度,但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不明显.研究表明在大型湖库中,秀丽白虾等无脊椎动物捕食者可能是影响浮游生物群落变化的因素之一,在春季浮游生物研究中应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