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3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29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国际地层表   总被引:31,自引:14,他引:17  
  相似文献   
42.
土地利用规划日益得到各界重视,然而由于本身仍存在诸多问题而需要进一步发展完善。本文通过回顾整理相关文献,对我国土地利用规划在问题与对策领域的研究进行了系统归纳总结,从国外经验借鉴、国内理论性分析、相关实践探索等不同的方面对现有研究进行了讨论评述,在此基础上指出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需要进一步努力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3.
矿产品堆场土壤中重金属在环境中富集,随着元素的迁移、转化及地下水的循环,成为环境污染问题。本文将改进的顺序提取法(BCR)应用于矿产品堆场土壤中Cd、As、Pb的化学形态分析,结合这三种元素的性质,将堆场土壤中Cd、As、Pb分为可交换态、可还原态、可氧化态和残渣态,并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其含量。采用形态分析标准参考物质GBW 07436验证了三步提取态的准确性,并对6个矿产品堆场土壤中Cd、As、Pb形态含量进行分析,三步提取态加上残渣态质量分数之和与重金属总量进行了比较,回收率为85.54%~102.88%。通过对矿产品堆场土壤实际样品分析,Cd、As、Pb三种元素非残渣态含量顺序为Cd(79.40%~94.94%)Pb(24.27%~37.73%)As(22.89%~31.51%),表明Cd元素较为容易进入生物圈。该方法解决了港口堆场土壤中重金属化学形态提取问题,对污染土壤的治理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4.
正高中地理"说题"是一种教学教研活动,以试题为载体,通过对同学和老师或教研人员说命题立意和能力水平考查、说考点和考纲要求、说审题、说试题讲解过程、说错误答案剖析、说答题规律总结、说试题价值拓展,指导学生如何从地理视角出发,获取图文资料中的有效信息,运用地理知识对地理事物或者现象进行合理描述和阐释,促进学生地理思维的形成,提高学生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旨在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和促进地理教师的专业成长。在进行地理"说题"的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45.
探究学习是新一轮地理课程改革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目前,地理探究学习已在新课程推进中得到积极的推广与应用,但同时也出现了“探究学习泛化”的现象(即在地理探究学习应用中未能充分考虑学校条件、教师素质、教学内容、学生能力、教学时间等制约因素)。可以说,这在一定程度上曲解了地理探究学习的主旨。实际上,任何一种学习方式都有其适应范围,探究学习更是如此,并不是所有地理课程内容都适合采用探究学习。我们认为,适宜探究学习的地理课程内容大体包括以下几项。  相似文献   
46.
地理纪录片是以地理要素为主要表现对象,经过审慎建构和干预后描绘出来的,具有地理知识参考依据的影视艺术形式.本文以《地理中国》为例,探讨地理纪录片作为课程资源的地理内涵与教育价值,并尝试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建立联系,分析不同类型地理纪录片的不同应用方式,以期能够促进教材的二次开发,为地理纪录片课程资源应用于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7.
地理学的综合性特点决定了综合思维在地理核心素养培养中的重要地位,而地理联系图的构建有利于综合思维的进阶,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作为高中地理课程"选择性必修2"的教学主题,"区域发展"是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思维高阶水平的重要依托.因此,本文以"区域发展"为例,从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地方综合视角出发,提取区域位置、区域特征、区域演变、区域差异、区域联系以及区域发展六大教学主题的地理联系图构建要点,进一步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梳理了地理联系图的构建路径,以期为综合思维的进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8.
对1991年全球越赤道气流的分析和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洞贤  王向东 《大气科学》1998,22(1):97-109
利用1991年国家气象中心全年分析资料,对全球各层(50~1000 hPa)越赤道气流(CEF)进行了分析。指出:主要季风区和1979年的相同,但在南美北部为弱季风区,而1979年为信风区。除南美北部外,主要信风区与1979年相同。还比较了这两类地区的特点,特别是非绝热加热分布随季节变化的特点,还用T21L5模式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考虑地形和加热的方案最优,除个别情况外,CEF与实况很接近; 单纯加热方案次之,能定性地模拟CEF沿赤道的分布,但强度相差较大; 单纯地形方案最差。为了进行解释,还作了简单情况的理论分析。分析显示:考虑加热和地形作用,并不等于单纯地形和单纯加热的叠加,其间有非线性作用; 而且,这种非线性作用对CEF的产生是直接的、重要的; 单纯加热只有通过其对地面气压场的影响才能产生CEF。  相似文献   
49.
国际二叠纪年代地层划分新方案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王向东 《地质论评》1998,44(5):478-488
国际二叠纪地层分会已就二叠系的统和阶的划分,命名及下界的层位达成统一意见,提出新的二叠系年代地层表,该表由3个最佳的区域性地层序列组成,即代表下二叠统的俄罗斯和哈萨克坦乌拉尔地区的乌拉尔统(CisuralianSeries)上二叠下部和上部的美国西南部的瓜德鲁普统(GuadalupianSeries)和中国华南地区的乐平统(LopingianSeries)。新表为建立二叠系内部界线的全球层型及点位  相似文献   
50.
王向东  刘卫东 《地理科学进展》2013,32(10):1490-1500
从19 世纪末、20 世纪初诞生以来,现代土地利用规划(简称规划)涌现出很多理论流派,充分理解和掌握代表性理论的主要特征及其流变,对于开展规划研究和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现代规划理论的演变历程进行梳理和探究,以期有助于促进对现代规划理论的理解和应用。按时间顺序将现代规划理论演变分为4个阶段,阐述了每一阶段不同规划理论流派的产生背景、主要观点和实践影响,具体包括20世纪50 年代前的"物质形态规划论"、"马克思主义规划论",60 年代的"综合理性规划论"、"渐进规划论"、"人本主义规划论"、"自由主义规划论",70-80 年代的"新马克思主义规划论"和"新自由主义规划论",以及90 年代以来的"沟通规划论"、"可持续规划论"、"新制度主义规划论"和"公共政策规划论"等。这些理论派别有着不同的视角和侧重点,相互之间存在着或创新、或继承、或反叛、或补充的复杂关系。最后指出,现代规划理论深受多学科知识和规划实践的影响,具有深刻的时代烙印,并伴随产生了丰富的文献成果;尽管中国学者在现代规划理论构建中作出了一定贡献,但与欧美学者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未来尚需付出更大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