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大气科学   20篇
地质学   4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4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沪蓉西马水河大桥岸坡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斌 《岩土力学》2010,31(Z1):261-265
马水河大桥是沪蓉国道主干线关键性工程,大桥桥头边坡地质条件复杂,构造发育,边坡整体稳定性对大桥施工和安全运行影响很大,但其整体稳定性非常难以判断。如何在计算中反映马水河大桥岸坡的地质结构、岩体结构特征及岩体结构面网络以及变形破坏模式,是决定岸坡稳定性分析结果客观性的重要因素。基于岸坡地质条件、地质结构和岩体结构面网络模拟的有限差分数值分析方法和数值分析模型,分别模拟了边坡在天然状态下、桥荷载作用下及水位升高50 m情况下的应力状态和变形大小。研究结果表明,在桥荷载作用下,斜坡应力场局部影响较大,深度达50 m,因此建议桩基设计时应加大桩基断面尺寸以改善桩体承载力。  相似文献   
12.
根据鹤壁市1996~2000年逐日电力负荷资料和气象资料,分析了电力负荷与各种气象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电力负荷总量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并且与多种气象因子存在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节理化岩体的自身特点,提出沿岩体层面产生的应力集中以及层面与节理之间的残余完整岩桥破坏,将可能导致岩体产生复合式滑移破坏。在室内利用岩石三轴刚性伺服机,通过模型试验对岩体的层面和一组与层面正交的节理的情况进行模拟研究,分析了结构面性状和围压对复合式滑移破坏的影响,给出了在贯通性结构面(层面)倾角、非贯通性结构面的以及围压等因素共同作用下,节理化岩体发生复合式滑移破坏的条件以及破坏面特征。最后在与前人的试验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得到可靠的结论,期望为在将来的实践工作中正确评估节理化岩体的破坏模式提供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14.
介绍鹤壁市防雷业务管理系统的建设目标、主要内容和功能。  相似文献   
15.
对影响鹤壁市汛期旱涝的主要物理要素进行相关分析,选取相关系数>0.4的冬季季风指数、北半球副高面积指数等物理因子,结合本地气候因子,通过逻辑推理,建立了鹤壁市分县汛期旱涝趋势预测概念模型.旱涝趋势模型对2001~2003年汛雨趋势进行试报,结果3年全报对.在2004年应用中,趋势预报与实况相符.  相似文献   
16.
目前鹤壁市采用的麦收前在麦垄中人工套种玉米的种植方式,影响了小麦机械化收割和玉米机械化播种。根据鹤壁市的气候条件,夏玉米的播种期若定麦收后的6月10~15日,玉米优良品种生育期为90天左右,9月中旬就进入成熟收割期。因此,调整夏玉米播种期后,不仅夏玉米能适时腾茬,使冬小麦适时播种,而且当地温度条件也能满足夏玉米整个生育期的需求,同时也不影响小麦机械化收割和玉米机械化播种。  相似文献   
17.
在用经验统计方法和降水判别函数进行24 h和12 h晴雨预报的基础上,再用BP人工神经网络建立降水量级预报模型.经2003年汛期试用,预报准确率高于上级指导预报准确率,12 h预报准确率高于24 h预报准确率.  相似文献   
18.
针对鹤壁市气象局自动气象站的特点,开发了自动站资料检索系统,使资料可联网同步显示查询。  相似文献   
19.
依托完善的气象信息传输网络,利用因特网数据库访问技术,建设面向市党政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决策气象服务网站,用以提供气象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20.
岩溶区路桥基础稳定性分析与评价是目前国内外高速公路建设的重大技术难题之一.目前,对溶洞地基稳定性评价研究多集中在塌陷发育机理及预防等定性评价方面,少见定量评价.在弹塑性力学基本理论基础上,首先分析地基中溶洞洞壁周围土体的应力状态,判别应力集中影响范围,再利用莫尔一库仑强度准则对溶洞地基稳定性计算模型进行改进,最后,以沪蓉国道主干线K198 189.85花石板1#大桥桥基稳定性评价为例,验证了该改进模型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并进一步研究了基础底面尺寸、埋深、溶洞洞体形状以及地下水位埋深对溶洞稳定性的影响,揭示了该类溶洞塌陷破坏的机理.研究表明,改进模型是可行的,基础底面尺寸越小、埋深越浅、洞形越尖、地下水位埋深越浅,溶洞稳定性系数越大,越有利于溶洞地基的稳定,且地下水位对溶洞稳定性影响较为敏感,地下水位小幅度下降就可能导致溶洞由稳定变为破坏失稳.因此在溶洞地基稳定性评价中,应重视定量评价,尤其是地下水环境下的溶洞地基,同时计算所得的溶洞基础最大尺寸、临界埋深、最大水位埋深对溶洞地基的治理与设计具有较强的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