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23篇
地质学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7 毫秒
21.
为了提取短临前兆异常,本文对河西重点区38套水氡,地电等观测资料(日均值或五日均值)做了一阶差分和五点剩余的计算机处理,将提取出的异常与相关的五次五级以上地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存在与地震——对应的确定性短临前兆异常,所谓的短临前兆异常指标只能是概率性的,并对其提出了模糊对应率的表示方法。本文还初步给出了中强地震三要素短临预报的综合统计结果。  相似文献   
22.
对甘,宁,青三省区70个台站,121个测项自正式观测以来的全部资料进行了整个时间域的处理分析,结果表明单测项短临异常对应地震的条件概率(信度)大多数是比较低的,只有采用适当的综合预报方法才能有效地提高预报水平,通过深入研究提出了三种综合分析预报方法,即“前兆信息量直接计算法”,“多因子综合相关分析法”,及“信息合成法”其中以“前兆信息量直接计算法”普适性,可操作性更好一些。  相似文献   
23.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建筑物轮廓信息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许多领域对建筑物信息更新的迫切要求,提出并发展了一套完整的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建筑物二维轮廓快速提取流程。首先介绍一种利用数学形态学理论进行边缘检测和边缘连接的新方法,然后利用了模式识别和图像分析领域的相关技术(区域标识和特征量测等)进行建筑物二维信息的提取。最后通过Quickbird影像进行了方法验证,试验证明该流程可以快速有效的提取建筑物轮廓信息。  相似文献   
24.
25.
本文提出了异常前兆信息量的直接计算法,实现了各种观测资料前兆异常的无量纲前兆信息量转换。用该方法对甘、宁,青地区5种观测手段共92个测项的5日均值一阶差分相关异常进行了前兆信息量计算,通过24次5级以上相关地震的回顾性分析研究,求得了92个测项的有效单位异常平均信息量,为前兆标志体系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又通过7次7级以上相关地震前兆信息量变化特征的统计,给出了一组预报地震三要素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6.
综合分析了 1 995年 7月 2 2日甘肃永登 5 .8级地震前兆异常时空分布特征 ,主要表现为异常数量多、分布广、密度大、震后响应性异常显著 ,且时空分布具有成组性、空间分布具有相对稳定性。这可能与该区中强震成丛活动方式有关。此研究结果在 1 996年 6月 1日甘肃天祝 -古浪 5 .4级地震中短期预报中发挥了作用  相似文献   
27.
祁连山地震带地震活动性增强现象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能量应变释放曲线和地震频次曲线对祁连山地震带MS5.0以上的20次地震震前中小地震活动演化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70%的地震在震中附近2°×3°范围内震前有明显的地震活动增强现象;地震活动增强持续时间约为6~12个月,其演化过程大致可划分为两种类型:A:背景→增强→平静→发震;B:背景→增强→发震.增强区能量释放曲线有明显的幂指数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28.
研究了青藏高原北部地区7级以上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孕育演化过程及其不均匀性等问题。结果表明,本区7级以上地震前的中强地震活动场具有一定的共性特征,表现为地震孕育的阶段性及其不同的地震活动异常现象,利用这些特征可进行7级以上地震震情形势及其阶段性的判定研究,对本区的7级以上地震预测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9.
本文从科学发展的角度探讨了地震预报的有关策略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