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5篇
大气科学   46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2013年汛期气候预测的先兆信号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柯宗建  王永光  龚振淞 《气象》2014,40(4):502-509
本文系统回顾了2013年汛期气候预测的主要先兆信号。其信号特征是:2013年前期赤道中东太平洋呈正常略偏冷的状态、冬季北极海冰异常偏少、青藏高原积雪偏少,这些特征对后期东亚夏季风有明显影响。通过对前期先兆信号的分析,国家气候中心比较准确地预测了东亚夏季风偏强、我国夏季主要多雨带偏北的特征,以及南海夏季风爆发偏早、长江中下游入梅偏晚且雨量少雨期短、华北雨季提前雨量偏多的季节内过程演变趋势。最后对汛期气候预测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22.
王永光  刘海波 《气象》1996,22(5):19-22
从历史资料中得到500hPa大西洋-欧洲环境流型W,C,E3个典型场,然后利用计算实况场与3个典型场之间欧氏距离的方法,以最小欧氏距离的原则,确定逐日环流型,在指定区域中,将纬圈上最小高度值的点,经过平滑处理后的平均经度值和高度值,确定东亚槽的位置和强度,这一工作将使环流物理量的评定更客观化及自动化。  相似文献   
23.
回顾 2000年我国汛期 (6~8月 )的气候特征 ,从LaNina事件、东亚阻高、西太平洋副高、太阳活动、东亚季风、赤道辐合带、青藏高原积雪等因子 ,初步分析了我国 2000年汛期旱涝的成因  相似文献   
24.
多年平均值的改变对中国气候业务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王永光 《气象》2002,28(8):41-43
世界气象组织建议表征一个变量距平的多年平均值时段由原来的1961-1990年变为1971-2000年。因为多年平均值的改变,所表征的变量距平将不同,表现为冬季气温距平将降低,夏季降水距平在中国南方将偏少,在中国北方将偏多。这主要是因为20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的气候态的差异所致。  相似文献   
25.
信息时代的天气、水和气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永光 《气象》2004,30(3):3-6
196 1年以来 ,每年的“世界气象日” ,世界气象组织 (WMO)执行委员会都要选定一个主题进行宣传 ,以提高世界各地的公众对自己密切关注的气象问题的重要性的认识。 2 0 0 4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信息时代的天气、水和气候” ,水在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水与天气、气候关系密切 ,信息时代为高速度收集和传递气象信息 ,及时准确地进行天气气候监测预测 ,为防汛抗旱、防灾减灾、合理开发和保护气候和水资源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26.
中国东部季风区夏季雨型的划分及其环流成因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总结前人关于中国夏季雨型划分的研究成果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 ,对中国夏季雨型的划分进行了新的尝试。根据东部季风区夏季 ( 6~ 8月 )降水的客观气候规律及业务预报应用需要 ,利用经验正交分解、主成分分析、奇异值分解、聚类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 ,结合经验分析 ,对中国东部季风区 1 880年以来 1 2 0多年夏季降水进行了客观分型 ,将中国东部季风区夏季降水划分为两类四型 ,并进一步分析了各类雨型的大气环流成因。  相似文献   
27.
2018年秋季我国气候异常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赵俊虎  王永光 《气象》2019,45(4):565-576
2018年秋季我国气候异常特征总体表现为:气温呈“东高西低”的分布;东部降水呈“南北多、中间少”的分布,其中内蒙古中东部、东北、江南南部和华南大部地区降水异常偏多,而华北至江南北部降水异常偏少,且江南和西南地区降水出现明显的季节内反向分布转变特征。异常成因分析表明,秋季欧亚中高纬度槽脊活动频繁,冷空气活跃,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常年同期偏强偏西,脊线季节内南北波动较大,西南水汽输送偏强,导致我国东部降水南北多、中间少。进一步研究表明,海温异常是影响2018年秋季我国气候异常的最主要外强迫因子,季节内El Ni〖AKn~D〗o由中部型向东部型发展,热带印度洋海温偶极子正位相持续,副热带南印度洋偶极子正位相发展。秋季后期El Ni〖AKn~D〗o影响增强,东亚副热带大气环流发生明显的季节内响应。因此,El Ni〖AKn~D〗o和印度洋海温的演变及其对东亚环流的影响,加上欧亚中高纬环流异常的季节内调整,二者共同导致了我国南方地区降水出现明显的东西反向的季节内变化。  相似文献   
28.
全国大范围多(少)雨型的划分及环境场特点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51~2002年全国160个站的夏季降水量资料,以全国大范围多雨和少雨为基本出发点,利用星座法和降水距平优势概率法,将全国夏季降水分为全国大范围多雨型和大范围少雨型两大类.在分型的基础上,对大范围多雨型和大范围少雨型的环境场特点及前兆信号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9.
丁婷  王永光  柯宗建  王遵娅 《气象》2017,43(7):887-893
2016/2017年冬季(2016年12月至2017年2月),东亚冬季风强度较常年同期异常偏弱,西伯利亚高压偏弱。北极涛动(AO)在冬季以正位相为主。冬季北半球500 hPa高度距平场上,亚洲中高纬地区以纬向环流为主,我国为异常正高度距平控制。受其影响,我国各地气温普遍较常年同期偏高,全国平均气温为-1.5℃,较常年同期(-3.4℃)偏高1.9℃,为1961年以来最暖的冬季。季内各月冬季风指数和西伯利亚高压均偏弱,相应我国气温各月均偏高。冬季风的异常偏弱与夏季北极地区大气环流异常状态有关。2016年夏季北极大气环流的热力和动力状态影响了秋季北极海冰偏少的滞后影响效果,不利于冬季风的偏强。  相似文献   
30.
2017年夏季北半球大气环流特征及对我国天气气候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郑志海  王永光 《气象》2018,44(1):199-205
2017年夏季(6—8月),全国平均降水量348.6 mm,较常年同期(322.6 mm)偏多8.1%,呈现南、北两条多雨带。全国平均气温21.7℃,较常年同期(20.9℃)偏高0.8℃,为1961年以来第二高。东亚夏季风偏弱,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显著偏强,脊线位置偏南,菲律宾附近对流层低层为反气旋环流控制;欧亚中高纬呈现“两槽一脊”环流型,乌拉尔山地区高度场为负距平,高压脊偏弱,贝加尔湖地区为正距平控制,日本附近高度场为负距平。低纬度和中高纬度的环流配置有利于冷暖气流在我国长江以南交汇,水汽通量辐合偏强,主要多雨带位于我国长江以南地区,降水显著偏多。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年代际增强和赤道中东太平洋由冷水向暖水发展是多雨带偏南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