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5篇
大气科学   47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7篇
海洋学   5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51.
1998年6月28日~7月2日淮河流域暴雨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文中对比分析了 1998年 6月 2 8~ 2 9日和 7月 1~ 2日淮河水循环试验期间两次特大暴雨过程的天气形势、红外卫星云图上降水云系的特征及其水汽来源。结果表明 :(1) 6月底的暴雨是一次东移的西南低涡引发的暖性切变线降水 ,β中尺度对流系统起主要作用。 7月初的暴雨过程是一次移动缓慢的锋面降水 ,锋面上有中尺度的云团活动 ,这是一次大中尺度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 (2 )两场特大暴雨的水汽源地都为中国南海北部地区 ,而强度达到18~ 2 2m/s的西南低空急流是水汽的输送带。  相似文献   
52.
根据中、美两国合作开展的西藏深反射地震结果,提出雅鲁藏布江缝合带(YZS)的"双陆内俯冲"构造模式和缝合带南、北分别存在着不同特征的、规模不一的部分熔融层;提出YZS处断裂向深部延深有限,认为YZS处地壳增厚有4种机制:①地壳规模的大的俯冲增厚;②上部地壳内的俯冲和背冲增厚;③下地壳内的底部垫托增厚和挤压增厚;④深部熔融体的向上挤入而引起的地壳增厚.提出可能存在两条大的伸展性断裂,造成江孜南、北地块间出现了大升降.  相似文献   
53.
半潜平台立柱与浮筒中部不同形式连接节点疲劳寿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半潜式平台的立柱与浮筒中纵舱壁连接节点出现焊缝开裂这种疲劳失效现象,利用简化疲劳方法以及三维细化有限元模型,对目前主流平台中所采用两种不同的立柱与浮筒中纵舱壁连接节点形式进行了疲劳寿命评估与分析。首先从结构刚度分配角度,平均应力效应角度分析疲劳裂纹产生的原因;然后利用疲劳分析结果评估不同连接节点对整个平台结构可靠性的影响;最后,基于结构力学性能和刚度匹配角度分析两种节点形式的优劣,确定最优节点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54.
一个气象数据分析绘图软件的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计算机性能的日益提高和普及,计算机绘图软件成为科研人员工作中的不可缺少工具。目前虽有很多业务应用的气象图形系统,如中国气象局9210工程开发的MI-CAPS系统等,它们在气象业务预报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在气象科研工作上经常使  相似文献   
55.
The difference in the plankton composition in oceanic and coastal waters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scientists more than half a century ago. Thus H(?)ckel (1890) devided planktonic organisms into oceanic and neritic species which occur in oceanic and coastal waters respectively. Then Sch(?)tt (1893), Cleve (1896, 1897a, 1897b, 1900) Aurivillius (1898) and Gran (1902) went a little further in using planktonic organisms for the identifi  相似文献   
56.
57.
2003年淮河大水期间MCS的普查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费增坪  郑永光  王洪庆 《气象》2005,31(12):18-22
利用GEOS-9卫星红外1云图对2003年6月21日至7月22日淮河流域大水期间的MCS做了普查分析.结果发现:(1)淮河大水期间共有10个MαCS和24个MβCS,其产生频数远大于常年的平均值;(2)绝大部分MCS初生于淮河流域并且其成熟时的位置位于淮河流域是造成这次大水的主要原因之一;(3)淮河流域大水期间部分MCS的形成时间与一般MCS有所不同.最后,结合常规资料对产生MCS的天气背景进行了分类,发现该期间MCS形成的天气背景具有多样性.  相似文献   
58.
航空气象服务面对的主要群体为各航空公司的飞行机组、飞行签派人员、空中交通管制人员、机场地面运行人员以及上级各主管决策部门等.  相似文献   
59.
GMS卫星红外云图强对流云团的识别与追踪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利用GMS静止气象卫星探测所得到的红外云图资料,用计算机图像学技术来研究经对流云图的识别和追踪,以求能够准确,及时地发现并追踪象强对流云团这种能够造成强烈灾害的天气系统。对红我云图的图象处理,提出区域平滑滤波和阈值剔除相结合的强对流云团算法,对于过滤出的经对流云团,应用图象处轮廓编码法的T算法和IP算法提取出它的边界,边界初始点。  相似文献   
60.
青海省兴海县赛什塘铜矿床矽卡岩矿物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赛什塘铜矿位于东昆仑造山带东端的鄂拉山地区,是中国西部重要的矽卡岩型铜矿之一。矽卡岩形成于印支期石英闪长岩与中—下三叠统地层Tb2 1-2岩性段的接触带,矿体主要呈似层状、透镜状产于外接触带矽卡岩中。Tb2 1-2岩性段由中性火山岩、大理岩及变质粉砂岩构成,其中变安山质凝灰岩及安山岩与铜矿化有着密切的空间关系。岩相学研究表明,含铜矽卡岩的形成经历了矽卡岩阶段、退化蚀变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及石英-碳酸盐阶段。矽卡岩阶段形成石榴子石、辉石及硅灰石,退化蚀变阶段则形成绿帘石、角闪石及磁铁矿,石英-硫化物阶段大量金属硫化物发生沉淀。电子探针分析表明,石榴子石与辉石矿物组分分别为Gro0.00~91.00And7.02~100.00(Pyr+Alm+Spe)0.00~4.27与Di12.80~98.08Hd2.41~79.80(Jo+Jd+Opx)0.00~13.47,表明其属于典型的钙矽卡岩类。空间上,靠近石英闪长岩与安山岩接触带处,钙铝榴石和绿帘石更富集,而向大理岩的一侧以钙铁榴石为主,并常见硅灰石及含Mn的钙铁辉石。矿物学特征及矿物成分的变化显示:从矽卡岩阶段到石英-硫化物阶段,流体性质呈幕式的变化,成矿流体至少经历了2次氧化还原性质的转变,这种变化可能与成矿流体中大气降水的不断加入有关。赛什塘铜矿属于矽卡岩型矿床,以石英闪长岩为主的岩浆活动携带了大量的热量及流体,侵入到中—下三叠统地层中,与围岩地层发生物质交换的同时,引起了大理岩、变质粉砂岩与中性火山岩之间的双交代作用,是导致矽卡岩和矿体形成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