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质学   7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6 毫秒
11.
齐哲  侯明才  王瀚  徐胜林  刘彦鹏 《地质学报》2022,96(7):2281-2294
上扬子地区震旦系灯影组不仅记录了埃迪卡拉纪晚期环境与生命的协同演化,而且大量发育的丘滩体沉积正成为四川盆地深层古老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因此分析灯影组沉积环境演化不仅可以约束埃迪卡拉纪晚期全球海平面变化、古海洋环境演化,而且对于四川盆地深层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前人对于上扬子地区震旦系灯影组的沉积环境演化、相对海平面变化仍缺乏较为精细的刻画和解释,严重制约了以上研究的进展。本文通过对上扬子西北缘绵竹清平剖面灯影组详细的野外沉积学解剖及室内微相分析解释,识别出以各类颗粒云岩、微生物云岩为主的21类岩石微相;根据微相组合关系分析,认为发育多种向上变浅的潮下—潮间—潮上沉积序列以及若干颗粒滩、微生物丘沉积构成的米级沉积旋回;以此为基础详细刻画出灯一段—灯二段下部、灯二段中上部—灯二段顶部、灯三段底部—灯四段下部、灯四段中上部—灯四段顶部构成的四次海侵—海退次级旋回以及灯二段和灯四段顶部暴露侵蚀的沉积环境演化及海平面变化历程,并建立了扬子台地西缘绵竹地区埃迪卡拉纪晚期以潮坪相、微生物丘滩体、颗粒滩为典型沉积特征的浅水碳酸盐岩台地沉积模式。综合沉积微相特征、微相组合特征及剖面沉积相演化规律认为,该地区沉积环境演化主要受次级海平面波动影响,海侵—海退次级旋回的中上部可能为灯影组优质储层发育的主要层位,其内部的两次暴露不整合可能与冰期事件导致的海平面下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大数据为岩相古地理研究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挑战,但由于存在数据类型复杂、语义关系丰富、共享机制不明等问题,难以对岩相古地理数据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分析及有效利用,使得大数据的众多优势在该领域得不到充分发挥。知识图谱强大的语义处理能力与开放互联能力,对于解决大数据中文本分析和图像理解等问题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从岩相古地理知识图谱的构建与应用角度,综述了岩相古地理知识图谱的研究背景;系统归纳了岩相古地理知识图谱的构建思路、技术与流程,同时列举出知识图谱在岩相古地理学方面的相关应用;指出了岩相古地理知识图谱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