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5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24篇
地球物理   95篇
地质学   17篇
海洋学   7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对新一代地震预报专家系统NGESEP中“规则/框架”知识、学习知识、一般规则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给出了各类知识在地震预报中所对应的不同含义和一致性检查的方法。  相似文献   
92.
王炜  戴维乐 《地震研究》1999,22(1):51-56
本使用1972-1992年期间华北地区地震资料进行地震空是集中度C值的空间扫描。结果表明大部分中强以上地震前2-3年,在未来震中周围出现较大范围的C值中期异常区域。中就C值用于中期预报的方法,预报效能,C值与实际地震活动的关系,计算结果的稳定性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3.
人工神经网络在地震中期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王炜  宋先月   《地震》2000,20(1):10-16
将BP神经网络用于地震中期预报。使用一些常用的地震学指标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而将BP神经网络的输出作为表征地震活动增强的特征参数W1,并将其用于华北地区进行空间扫描。结果表明,中强地震前1~3年未来震中周围通常出现明显的W1值中期异常区,该方法具有较好的中期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94.
神经网络在地震学方法综合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炜  吴耿锋  宋先月 《地震学报》2000,22(2):189-193
将BP神经网络用于地震中期预报.使用一些常用的地震学指标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而将BP神经网络的输出作为表征地震活动增强的特征参数W0,并将其用于华北地区进行空间扫描.结果表明,中强地震前1~3年,未来震中周围通常开始都出现明显的W0值中期异常区.本方法具有很好的中期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95.
地震活动增强方式及其复杂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炜 《地震工程学报》2000,22(4):376-381
分析了地震活动增强特征参数W1与相应其它参数的关系以及在一些6级左右地震前W1值的动态图像变化。结果表明中强以上地震前的地震活动“增强”通常表现为在强度上的增高、时间和空间上的丛集以及强度增高与时空丛集同时出现3种方式。一些6级左右地震前W1值动态图像变化表明地震过程往往表现为多应力集中区相互作用和影响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96.
寡—中营养型水体中,虽然营养盐水平偏低,但仍会偶发性出现较为严重的蓝藻水华现象,其具体机制仍有待深入探索研究. 本研究以偶发水华水体方便水库为例,通过历史数据分析和调查研究,探讨了其水华蓝藻的优势类群,并分析了蓝藻水华形成的主要驱动因素. 研究发现:方便水库优势的水华蓝藻为浮丝藻和长孢藻,这两种丝状蓝藻是发生偶发性蓝藻水华的潜在风险物种,其中浮丝藻的发生风险最高,风险时段为7—9月. 方便水库多年来营养盐浓度呈现下降的趋势,其中总氮浓度的下降趋势快于总磷浓度,整体有利于蓝藻水华的防控,但是营养盐的波动,尤其是随着降雨导致的地表径流入库对水体总磷的脉冲式补充,降低了水体氮磷比,增加了水库偶发蓝藻水华的风险; 在营养盐满足的条件下,水温、高锰酸盐指数和氧化还原电位是发生浮丝藻水华的主要驱动因素,氧化还原电位、水温和透明度是发生长孢藻水华的主要驱动因素. 本研究结果有助于提升对偶发性蓝藻水华机制的认识和应急处置工作的精准性.  相似文献   
97.
太阳系外行星作为研究恒星演化重要的天体和探索生命起源的基础,多年来一直是天文学前沿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已发展出近10种系外行星的探测方法.随着天文观测设备探测精度越来越高,自1992年至今,已发现4 000余颗系外行星.近几年天基天文观测手段日趋成熟,探测系外行星的精度与效率得到了极大提高,并带动着更多地基系外行星探测...  相似文献   
98.
刘志杰  王炜  廖志宏  李英华 《气象》2024,50(5):547-560
利用CODAS实况融合海温和FY-4A温度廓线资料协同同化的方法,尝试改进WRF模式在黄渤海区域的海雾数值模拟效果。分析结果显示,高时空分辨率的CODAS海温显著改善了WRF模式对黄渤海区域海雾模拟性能,模拟雾区范围及强度相比FNL海温模拟结果更接近实况。通过分析雾区各类要素相对海温变化的敏感度,明确了2m气温及比湿,以及海气界面感热、潜热和水汽通量与海温呈现不同程度的正相关,而液态水含量则与海温呈显著负相关。同时,协同同化FY-4A廓线资料可优化WRF模式边界层内湿度及风速垂直分布,改善雾区水汽输送及液态水含量。FY-4A廓线资料和CODAS海温的协同同化能更好地模拟出雾区气象要素的中尺度分布特征,表明高精度和高分辨率的海洋实况资料有利于改善黄渤海区域海雾数值模拟效果。  相似文献   
99.
随着勘探区域逐渐从陆地过渡到海洋,勘探目标逐渐趋于复杂化,高精度成像方法已经成为海洋油气勘探的瓶颈技术。高斯束偏移是一种灵活且高效的深度域偏移方法,对实际资料成像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该文发展了一种适应于海洋观测系统的高精度高斯束偏移方法,首先将海上接收的共偏移距地震记录进行加窗局部倾斜叠加,通过数学变换将共炮域公式推广到共偏移距域,再从炮点和检波点分别进行射线追踪,最后采用数据驱动的方式进行成像。一方面,考虑到地下介质的各向异性,引入了各向异性射线追踪方程;另一方面,根据有效信号和干扰信号在τ-p域中的相干性差异,在高斯束偏移过程中对地震信号进行控制,降低偏移剖面中的随机噪声,提高同相轴的连续性,最终实现了一种VTI介质共偏移距域数据驱动控制束偏移理论方法。在实现算法的基础上,通过各向异性洼陷模型、修改的SEG/Hess VTI模型及海上实际资料成像试处理,结果表明:各向异性参数对共偏移距道集中的大偏移距信息成像质量改善明显;当地层各向异性不能忽略时,新方法能够更加准确地恢复地下的复杂构造;新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低信噪比数据的偏移成像效果。  相似文献   
100.
玛纳斯河流域绿洲区域经济差异分解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县域为研究单元,运用崔王指数(TW)、经济增长指数和泰尔指数分解等方法,对1978—2007年新疆典型绿洲县域经济的增长及其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以崔王极化指数测度的绿洲县域经济极化态势呈波动性扩大的趋势,并大致可以分为2个不同的发展阶段;自1978年以来玛纳斯河流域各县域经济都得到了较快发展,绿洲平均经济增长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