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1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89篇
海洋学   28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胶州湾最大海域面积448.5平方公里,把青岛市分成东西两边,交通运输很不方便,汽车从市北区到黄岛区沿胶州湾行驶里程约113公里,而从市北区到胶南县(王戈庄)则需行驶117公里。往来的旅客目前大部分由小港客运站每天两次班轮渡运,班轮航线有青岛至黄岛、青岛至薛家岛安子码头两条,分别航距为8公里和13公里。随着胶南县和  相似文献   
122.
123.
海洋锰矿是一种黑色、黄褐色、土黑色的铁锰氧化物块状集合体,一般分布于4000—6000米水深的深海盆中。含矿层产于红粘土、硅质软泥、放射虫软泥和抱球虫软泥等沉积速率缓慢的远洋沉积物的顶部并在沉积物——海水界面上最为富集。矿层中含结核块体最大密度可达26公斤/米^2,分布面积数十万平方公里。矿石呈结核状、浑圆状、饼状、葡萄状、结壳状以及其他复杂形态。  相似文献   
124.
本文从青岛经济发展的前景概述了胶州湾轮渡的必要性;比较详细地介绍了上海、广东、湖北和江苏四省、市共9个轮渡码头、船舶的技术资料和营运情况;通过胶州湾自然条件和协作关系的分析,讫证了轮渡工程的可能性,同时提出了青岛至黄岛间轮渡的实施方案,并估算了经济效益。本文是胶州湾轮渡工程前期研究工作的小结,并将为下一步工作提供实践经验和经济、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25.
东海冬季环 流中溶解氧和营养盐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26.
127.
针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类中由于细节特征突出、同质区域光谱测度变异性增大所带来的像素类属的不确定性及模型的不确定性等造成的误分结果,提出一种基于模糊隶属函数的监督分类方法。对同质区域定义高斯隶属函数模型用来表征像素类属不确定性;模糊化该隶属函数参数建立影像模糊隶属函数,以建模同质区域光谱测度的不确定性;用训练样本在所有类别中的模糊隶属函数及原隶属函数(高斯隶属函数)中的隶属度为输入,建立模糊线性神经网络模型作为目标函数,实现分类决策。该算法和经典算法对World View-2全色合成影像及真实影像进行定性和定量分类实验,分类结果验证了文中方法具有更高的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128.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广泛应用于地质样品中的多种微量元素分析,而本文着重讲述了ICP-MS对黑土地样品中的铅,铜,镉,镍四种元素的分析和探讨,主要采用封闭压力酸溶法溶解黑土地土壤样品,以Rh单元素标准溶液作为内标和基体,匹配混标溶液作为标准进行样品测定,对有证标准样品和空白进行多次实验测试,测定结果表明能够达到相关测试要求,极大的节约了时间成本,也为黑土地中其他元素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9.
臼齿构造(Molar tooth structure,MTS)是指主要由微米级微亮晶方解石充填的、具有肠状褶皱等特殊形态和结构的前寒武纪沉积构造。具有臼齿构造的这类前寒武纪碳酸盐岩称为臼齿碳酸盐岩(Molar tooth carbonate,MTC)。MTS具有全球分布、时代限定、形态多样、由微米级微亮晶方解石组成及早期成岩等基本特征,该认识早已得到学界广泛认同。在系统归纳MTC的地理分布、发育时限、宏观形态和微观组构的基础上,再次总结性地剖析了物理作用、生物作用和生物-地球化学作用3类主要成因假说的基本论点及其局限性。长期以来,作为一种大量出现于中—新元古代、具全球性分布的特殊碳酸盐岩类或沉积构造,研究关注的焦点和热点是MTS形成与消失的机制。尽管MTS成因还有争议,但其所具有的早期成岩特征,使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其作为前寒武纪海洋地球化学环境重建的重要研究对象。MTC的兴衰与前寒武纪海洋化学性质演化和前寒武纪一系列全球性事件密不可分。在此基础上提出MTC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一是探索MTC事件与相关全球性事件(如叠层石、冰川事件等)相互响应、促进或消长的关系,MTS的兴衰如何协同Columbia和Rodinia超大陆的聚散过程; 二是从MTS微亮晶方解石微观组构出发,采用行之有效的地球化学方法,将MTC的形成、演化、更替与前寒武纪海洋性质以及大气圈、生物圈的演化相结合,进一步完善MTC成因理论,为前寒武纪诸多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0.
神农架地区位于华南扬子克拉通北缘,发育完整的成冰系- 埃迪卡拉系地层层序。本研究基于新近发现的6个埃迪卡拉系盖帽碳酸盐岩剖面,系统研究了其地层学、沉积学和C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并依据盖帽碳酸盐岩发育的一系列沉积指相标志,讨论了盖帽碳酸盐岩形成的沉积环境。神农架盖帽碳酸盐岩由细粉晶白云岩组成,盖帽白云岩与下伏冰碛岩接触关系多较截然,部分为渐变过渡关系,沉积构造单调,以水平层理或块状层理为主,少见其他特殊沉积构造或岩石、矿物组分,偶见团粒、叶枝状等藻类生物,盖帽白云岩和上覆岩系构成快速海侵 退积的沉积层序。盖帽白云岩δ13C剖面显示,由下向上从极低(-6‰~-9‰)到中低(-4‰~-5‰)负漂移,或从中下部中低幅负偏逐渐向上更负偏(-4‰~-5‰间)或在中低负值附近高频振荡,但上覆沉积物的δ13C剖面保持持续中低负偏。研究表明,沉积指相标志及C同位素共同指示盖帽碳酸盐岩与冰后期海平面快速上升同步,这6个盖帽白云岩剖面 主要发育于神农架中西部浅水陆架潮坪区域。这些盖帽白云岩剖面的δ13C值基本类同于国内外埃迪卡拉盖帽白云岩δ13C剖面的变化规律,具有广泛的全球变化和对比意义。同时,神农架的这几个盖帽白云岩剖面δ13C值有其独特性,该特征是对冰后初期浅水碳酸盐岩沉积作用平衡全球海平面快速上升的响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埃迪卡拉系初期盖帽碳酸盐岩沉积于扬子克拉通广泛的浅水陆架沉积环境,并非发育于从深水盆地—斜坡—陆架的各个沉积相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