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1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89篇
海洋学   28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列车运行时由轨道不平顺引起的地基振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半解析法研究了列车荷载作用下列车-轨道-饱和地基系统的耦合振动问题。研究模型共分为3部分:车体简化为一个多刚体系统,在车轮与钢轨之间引入线性Hertizian弹簧接触模型模拟轮轨动力相互作用、采用离散轨枕支撑的弹性Euler梁来模拟轨道系统、下卧土体采用多孔饱和半空间模型。列车荷载分为轴重和由轨道不平顺引起的轮轨动力相互作用力。采用Fourier变换分别求解各子系统的控制方程,并通过动力子结构法对各子系统进行耦合。土体在时域内的动力响应通过快速Fourier变换求得。在分析了轮轨动力相互作用力的基础上,研究了轮轨动力作用力和列车轴重作用下饱和地基的动力响应,并分析了轨枕间距和土体渗透系数对饱和地基振动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轮轨动力作用力对地基远场振动有重要贡献,同时枕木间距对轨道与地基振动响应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2.
南沙争端的起源与发展错综复杂,以文字材料表现不直观,难以快速、全面地理解争端的历史进程。研究引入可视化表达技术,通过从文字材料中收集争端事件,利用统计图表、社会网络和GIS技术对南沙群岛历史事件演化的时空特征进行可视化表达。结果表明,3种可视化表达方法有效地表达了历史事件时空演化过程,反映南沙争端演化的4个阶段(殖民期、和平期、侵占期和稳定期),突出各国重点关注的岛礁类型,发现越南历史事件覆盖的岛礁面广,菲律宾引发的争端事件多。  相似文献   
133.
Surplus-production models are widely used in fish stock assessment and fisheries management due to their simplicity and lower data demands than age-structured models such as Virtual Population Analysis. The CEDA (catch-effort data analysis) and ASPIC (a surplus-production model incorporating covariates) computer packages are data-fitting or parameter estimation tools that have been developed to analyze catch-and-effort data using non-equilibrium surplus production models. We applied CEDA and ASPIC to the hairtail (Trichiurus japonicus) fishery in the East China Sea. Both packages produced robust results and yielded similar estimates. In CEDA, the Schaefer surplus production model with log-normal error assumption produced results close to those of ASPIC. CEDA is sensitive to the choice of initial proportion, while ASPIC is not. However, CEDA produced higher R 2 values than ASPIC.  相似文献   
134.
截止到目前,泰来县已实施完成了整理复垦项目7个,总建设规模5346.38公顷,实现新增加耕地1053.72公顷,国家及省已累计投入资金5842.5万元。通过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该县进一步增加了耕地面积和农业总产值,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耕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提高,通过多年的土地整理项目实施,有效地促进了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135.
大井矿床锡铜矿体成矿流体研究及其成因意义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王莉娟  王玉往 《岩石学报》2000,16(4):609-614
大井矿床锡铜矿体萤虫中存在中-高温度、低盐度含锡和中-低温度、中等盐度含铜两种流体包裹体,该两种流体包裹体的分布、气流比、温度-盐度关系初步显示它们是两种不同的流体体系,而不是一种流体从高温向低温、高盐度向低盐度的系列演化,与成矿阶段的划分基本吻合,表明大井矿床锡铜矿体很可能是两种不同来源持成矿流体在同一空间上的叠加成矿,因而锡和铜可以形成单独矿体,该两种流体包裹体的发现才研究对进一步追大索大井矿  相似文献   
136.
大兴安岭中南段铜矿成矿背景及找矿潜力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1  
大兴安岭中南段主要铜矿类型为斑岩-热液脉型,其成矿与燕山早期浅定位中酸性侵入体有成因联系,成矿时代集中180Ma ̄160Ma,与中生代早期岩石圈伸展背景下幔源岩浆底侵-同熔-分异作用有关,由于其形成于区域大规模火山喷发之前,深部岩浆来不及进行彻底分异,对铜的大规模成矿不利。因此,寻找大型以上规模的铜矿床必须综合考虑岩浆条件和矿源层两个主要因素。本区大规模岩浆作用晚期(燕山晚期)形成的紫金山式铜矿应  相似文献   
137.
非饱和土壤水分函数解析与Richards方程入渗新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土壤微观统计学角度出发,用各向均一无结构土壤“切片”孔径级配函数构建的统计毛管束模型和土壤水分分布依赖的力学原理,论证了理查兹方程中导水率、基质势、扩散率等水分函数和入渗率随充水度,土壤基质而变的机理、规律以及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和可操作的参数确定方法。把迄今水分函数研究的纯经验相关现状提高到理论分析水平,使建立理论公式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38.
为优化萱藻丝状体单室孢子囊发育条件,提高孢子囊比例,研究以萱藻丝状体为材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应用响应曲面法对丝状体单室孢子囊的发育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诱导萱藻丝状体单室孢子囊发育的最佳条件为:温度17.67°C,光照强度30.32μmol/(m2·s),外加氮浓度37.37 mg/L,外加磷浓度10.63 mg/L。在该条件下诱导培养20 d,丝状体孢子囊比例为48.92%±5.58%,约为对照组的1.41倍。试验结果与理论预测值的相对误差小于5%,模型可靠。为评价优化培养后萱藻丝状体孢子囊的发育情况,对丝状体进行了阴干刺激(17°C,2h),结果显示,优化培养后的丝状体游孢子放散量(3.33×106 ind./g FW)约为对照组(1.67×106 ind./g FW)的1.99倍。研究表明,在萱藻丝状体单室孢子囊诱导过程中,对诱导环境条件进行有目的性的调控,不仅可以提高孢子囊比例,还可以促进孢子囊发育和游孢子放散的同步性。  相似文献   
139.
以文昌油田不同开发时期密闭取心井的岩心为例,依据物性、薄片分析、压汞测试等分析化验方法,研究了其珠江组天然水驱油藏不同开发阶段的储层微观变化特征及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储层孔隙度在水淹过程中变化不大,而渗透率在水淹前期以减小为主,水淹中后期以增大为主;水淹后储层泥质含量增加,喉道平均值和微喉道体积都是先减小后增大,退汞效率在前期水淹平均降低30%,水淹中后期约降低8%。储层特征发生变化的主要机理是:储层内颗粒和填隙物在水侵作用下发生溶蚀、破碎和迁移,导致储层非均质性增强,到水淹中后期阶段黏土矿物类型发生明显的变化,部分地层微粒被生产带走,储层内可流动喉道的体积分数增多,导致渗透率变大。因此认为泥质含量、细孔喉堵塞环境及可流通喉道体积的发育程度是影响水淹后储层参数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0.
魏志鹏  王玉  吴东浩  阮爱东  高怡 《水文》2018,38(6):59-64
针对微囊藻在自然环境中常聚集成团、难以统计分析的问题,探索了不同功率和处理时间下超声波对微囊藻群体打散状况,并通过浮游植物流式细胞仪和EasyClus分类计数软件对微囊藻数目进行精确统计。结果表明:随着超声波功率和处理时间的增加,微囊藻打散效果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480W超声波功率处理96s后,微囊藻颗粒数和红色总荧光值达到最高,FWS前向散射值最小。480W超声波打散处理96s后发现微囊藻细胞破碎,且打散时间继续增加,细胞破碎愈发严重。因此确定,微囊藻群体的最佳超声波打散功率为480W,最佳处理时间为72s。综合镜检和EasyClus的分析结果证明,本方法准确且高效,可用于实际藻类的快速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