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9篇
测绘学   34篇
大气科学   25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54篇
海洋学   13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综合运用岩心、钻井、测井及地震资料,对潍北凹陷古近系孔一段的地层特征及沉积演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潍北凹陷孔店组一段可以划分为3个亚段、11个砂层组。在西部鄌郚—葛沟断裂和东部昌邑—大店断裂控制下,地层东西向发育稳定,仅在北部洼陷带地层显著加厚;在北部古城—潍河口断层控制下,地层向南部超覆,地层由北向南变薄。潍北凹陷孔店组一段主要发育扇三角洲相和湖泊相,南部斜坡带发育小范围三角洲相。孔一下亚段,物源供给充足,北部洼陷带、瓦城断阶带和灶户断鼻带发育大规模的扇三角洲相;孔一中亚段,湖盆水体变浅,物源供给减少,北部洼陷带、瓦城断阶带和灶户断鼻带继承性发育扇三角洲相,但分布范围变小;孔一上亚段,湖盆水体最浅,物源供给少,全区发育滨浅湖亚相,仅在央斜4井区和昌11井区发育小范围的扇三角洲相沉积。  相似文献   
22.
利用白音查干地区的测井、录井及地震资料。通过定性、定量两种手段进行瞬时频率与岩性的相关性分析,认为瞬时频率能够较好的区分砂泥岩。当砂岩百分比小于0.12时,瞬时频率属性为低频;当砂岩百分比为0.16~0.33时,瞬时频率为高频。通过瞬时频率切片与沉积相平面展布图对比分析发现,不同相类型的砂体在瞬时频率切片中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辫状河三角洲砂体表现为沿物源方向延伸的枝状或朵状中高频区,滩砂表现为不规则滩状的高频区,坝砂在盆地边缘呈高频带状分布。此外,瞬时频率还可以进行物源分析、三角洲朵叶体识别和扇体叠置识别,是进行沉积体系、砂体展布和储层预测等方面研究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3.
矿床(点)定位于岩浆岩内外接触带及断裂构造较为发育的背斜核部。成矿带内有漕涧—志本山—瓦古等北北西向钨、锡、铅、锌、铜化探异常带,多与现有的钨锡矿床(点)对应良好;对形成构造控制高温热液矿床具有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4.
大宁岩体是一个多期次侵入的复式岩体,主要由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等花岗质岩石组成,其中富含镁铁质微粒包体(MME),MME主要出露在花岗闪长岩中。花岗闪长岩中部和边部MME个数与单位测量面积的特征值(直径)之间均存在对数线性关系(p〉0.75),表明MME一花岗质侵入岩体系为分形体。结合MME的形态、结构特征,认为大宁岩体中MME为岩浆混合成因。花岗闪长岩中部和边部MME的分维数分别是1.293和0.991,表明混合程度在空间上具有不均一性。MME长轴展布方向与寄主岩体的原生流动线理方向一致,暗示着在镁铁质岩浆注入之前,长英质岩浆已部分结晶。对流作用可能是MME分布、变形和岩浆混合程度差异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25.
气候变化对黄河源区水资源的影响   总被引:34,自引:5,他引:29  
利用气候模型结果和大尺度分布式水文模型评估黄河源区未来的水资源.根据IPCC DDC的13个系列的GCMs成果,结合黄河源区的实测气象资料,分析了该地区气候在未来100 a内的可能变化;建立了考虑融雪和冻土影响的分布式水文模型,经验证该模型能够适用于黄河源区.计算出了相应的径流情景,分析了黄河源区水量尤其是水资源特性(径流的年内、年际分布)的可能变化;对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需水量进行了简单评估.  相似文献   
26.
随着高分四号(GF-4号)地球同步卫星的发射与初步应用,其兼顾高空间与高时间分辨率的优势在同类型卫星中独具特色,中国对地静止卫星影像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对GF-4号卫星在轨探测能力进行评估,掌握日内可用影像数据时段以合理安排成像时间提高卫星使用效率与延长寿命,有必要对以暗像元为代表的典型地物(如水体)进行辐射能模拟与信噪比研究。基于MODTRAN辐射传输模型,将香港沿岸水体作为暗目标,对GF-4号静止卫星多光谱遥感全色谱段以及蓝、绿、红、近红外4个多光谱谱段进行标准大气条件下入瞳处辐亮度的模拟,并利用在轨影像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去除大气背景辐射干扰计算有效信噪比,并分别选取一年中春分、夏至、秋分、冬至,4个典型日的模拟数据进行质量分析,探讨一天连续观测中卫星能够获取高质量水体影像的有效时段,尤其是对晨昏时段临界微弱信号的敏感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夏至、冬至日内表观辐亮度峰值依次为59.26 W/(m~2·sr·μm)、56.20 W/(m~2·sr·μm),均出现在蓝光谱段;夏至、冬至最高地表有效辐亮度分别为17.52 W/(m~2·sr·μm)、12.13 W/(m~2·sr·μm),出现在蓝光谱段,但差距有所缩小。这是由于入瞳处辐射主要受到大气背景辐射的影响,以夏至正午为例,各谱段受背景辐射影响程度达到49.7%—75.5%。为规避背景辐射噪声,提出适用于陆表观测的有效辐射百分比的概念,推导出传统信噪比、有效信噪比以及有效辐射百分比之间的转换关系式,揭示了背景辐射对成像信噪比干扰的定量形式,提出有效信噪比计算方法,并以此为依据,以香港海岸带水体为目标,建立了相应有效信噪比对应时刻表。经计算香港海岸带水体一年中卫星全天有效信噪比均低于50 dB,夏至、冬至最高地表有效信噪比分别为41.0 dB、38.2 dB,其中蓝光谱段模拟效果最差,近红外、全色谱段结果较好。为保障影像质量,以香港海岸带水体有效信噪比35 dB为阈值确定影像获取时段,分别为夏至日北京时间7:49—17:01,冬至日北京时间9:28—15:07。  相似文献   
27.
提出一种以加权水平精度因子为依据的基站选择方法,该方法根据基站和用户的相对位置给予每个基站不同的权值,降低测量误差较大的基站被选中参与定位的可能性。通过对伪距测量误差数学模型的分析,推导伪卫星定位系统加权矩阵,并设计了基于基站对WHDOP贡献的基站选择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更加高效、准确地实现伪卫星基站的选择,降低接收机的计算量,提高系统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28.
29.
文章基于2014年11月采集的三门湾海域鱼类、甲壳类和贝类等水产品样品14个,分析其中各重金属元素(Hg、As、Cu、Pb、Zn、Cd和Cr)的含量,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重金属污染指数法对各样品污染现状进行评价,进而采用重金属摄入量和危险指数法分析不同年龄段人群通过食用各类水产品的重金属暴露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除甲壳类的Cd处于轻污染水平外,其他各重金属含量均处于正常的背景值范围内;当地不同年龄段人群通过食用各种水产品而摄入的重金属含量均远远小于FAO/WHO推荐的重金属日摄入量;危险指数(THQ)结果显示,成年人和青少年食用各类水产品没有重金属暴露的健康风险,儿童有较高的健康风险,尤其是Hg暴露的潜在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30.
针对北斗典型应用场景下缺乏有效的导航效能评估手段问题,在场景建模的基础上提出用户终端的导航效能评估方法。首先分析北斗卫星导航可能存在的典型挑战性环境,提出典型应用场景构建要素,并根据构建要素构建了山地应用场景;然后提出以卫星可见性、导航精度为指标的导航效能评估方法;最后通过选取数字高程数据等建立具体场景,对其中的导航用户进行了效能分析。结果表明,该场景可以反映真实的导航情景,在此背景下提出的效能评估方法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