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0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61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提出了能够原位测定农田土壤-植物体系NH3排放的准动态箱法,并开展了一系列实验对其进行评估。该方法的回收率为89.0%±4.9%,与风洞法一致;对农田裸地施肥后的NH3挥发测定结果与有限流通密闭室法具有显著一致性(r<0.05);休闲裸地1日内的NH3挥发与气温呈显著指数相关(r<0.05)。根据NH3挥发的日变化和逐日动态规律,准动态箱法测定农田日NH3挥发的最佳时间为9时(北京时间,下同)左右或16时左右,对单次施肥引起的NH3挥发最佳观测周期为施肥后1~2星期。且实验表明,山西冬小麦拔节期追施(撒施)尿素后,采用准动态箱法测定的NH3挥发N损失率为3%~5%。  相似文献   
62.
作为草原地区涉及面最广、农牧民参与程度最高的一项生态政策,禁牧政策对农户的土地利用行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基于参与式农户评估法及累积Logit回归模型等对禁牧政策作用下库布齐沙漠的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禁牧后农户的耕地和草地利用行为发生了显著变化。耕地总面积平均增加0.83 hm2,饲草种植面积平均增加0.25 hm2,羊只数量平均减少39.44只,舍饲程度得到提高;(2)政策因子、户主特征因子、家庭特征因子、农户土地利用行为意识因子是影响农户土地利用行为转变的主要因素,各个因子对不同土地利用行为的影响程度不同;(3)季节休牧对农户耕地利用行为的影响程度较大,全年禁牧对农户草地利用行为的影响程度较大。结合研究结果对禁牧政策的改进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3.
在对测绘地理信息部门业务管理流程梳理及信息化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面向"国家局—直属单位/地方测绘主管部门—下属生产单位"的多级业务管理系统架构设计,并通过多部门业务协同管理快速搭建技术、跨网络的信息交换与系统集成技术、基于空间数据的图表结合测绘业务管理等关键技术的突破,建设了信息化测绘业务管理系统,实现了测绘项目管理业务的多级联动及管理信息的互联互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测绘业务管理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   
64.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战略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城市发展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标志。本文从我国城镇化发展态势及面临的问题出发,剖析我国地下空间的战略需求及其驱动因素。同时进一步从不同发展阶段城市人均地下空间需求的角度出发,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影响地下空间开发需求的因子,并通过对未来我国城市对地下空间的需求等级划分以及不同等级城市人口容量的研究,推算不同等级城市的人口总量和人均需求量,并对我国中远期城市地下空间需求进行了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65.
根据对北京、上海、南京、成都、青岛、武汉、郑州、惠州8个国内典型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的调查与研究,认为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速度和规模发展迅速,成效显著,但不同类型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程度还存在较大差异,城市地下空间存在冒进式开发与协调性不足等问题,地下空间开发深度不够、功能不全面、规划体系不完善和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较为突出。结合国外发达国家与城市地下空间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提出了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发展应不断加强城市地质调查、完善地下空间规划体系、加强城市地下空间运营管理、健全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共享平台和推动科学技术创新的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66.
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拱肩槽工程边坡块体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层次性分析原理,研究了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拱肩槽工程边坡各类结构面和临空面组合而成的块体特征,将边坡块体分为确定性块体、半确定性块体和随机块体三个层次;采用块体理论计算评价了不同层次的块体在天然、地震、爆破、地下水状况下的稳定性,并对影响块体稳定性各种内外因素做了敏感性分析,建立了一套非规则边坡块体稳定性分析评价的技术思路和方法体系。研究表明,拱肩槽边坡出现确定性块体的可能性较小,边坡中的不稳定块体大部分为半确定性块体,且规模较小,影响深度有限,切割边界不完善。  相似文献   
67.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上二叠—中侏罗统由下而上可划分为上二叠统上乌尔禾组、下三叠统百口泉组、中三叠统克拉玛依组、上三叠统白碱滩组、下侏罗统八道湾组、三工河组及中侏罗统西山窑组和头屯河组.在10余口井的岩心、岩屑样品分析中,发现5个大孢子组合,通过对主要属种地史分布规律的分析和与国内外各地同时代大孢子组合的对比,将其时代归为晚二叠—中侏罗世.这些大孢子组合的建立和完善,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的地层划分对比及全盆地生物地层工作及油气勘探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68.
通过地面放射性能谱等物探方法,对小兴安岭地区1∶5万高精度航放测量圈定的HF101异常开展综合查证工作。采用的工作手段为多道能谱剖面性、面积性查证圈定地面异常,开展槽探、钻探工程验证,最终在探槽及钻孔内部发现低品位铀矿化体、铌钽铷矿化体等找矿线索。通过研究铀异常的分布形态、花岗岩体的产出、变形相、铀矿物元素组合等特征,属加里东期花岗岩外接触带型铀矿(化);通过成矿条件分析,认为下一步找矿工作应围绕花岗岩体与构造汇聚部位开展。  相似文献   
69.
零价铁纳米颗粒具有许多异于本体物质的独特性质,在废水处理方面应用潜力巨大。以蒙脱石为载体和分散剂,通过硼氢化钠液相还原法制备了零价铁纳米颗粒。采用电镜及多种谱学技术手段对所得铁纳米颗粒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铁纳米颗粒大致呈球状形貌,平均粒径约为55 nm,在蒙脱石表面分散良好,具有零价铁内核-铁氧化物外壳结构,提高了纳米铁在空气氛中的稳定性。通过批次实验考察了负载型铁纳米颗粒净化Cr(Ⅵ)的效率、过程及机理。净化效果受p H值影响显著,在最优p H值为1.0条件下,零价铁内核因其表面氧化膜酸溶而出露,可作为有效成分快速高效去除水体中Cr(Ⅵ)污染物,机理为零价铁将吸附至其表面的Cr(Ⅵ)异相还原为Cr(Ⅲ)而去除。属自发放热吸附过程,动力学行为符合准二级模型,吸附等温线可用Langmuir方程较好拟合。研究成果为新型纳米零价铁材料的制备及其铬污染治理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0.
河流连通性是河流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具有季节差异的同时也受人类活动干预。建立一维水动力模型计算1999—2009年间人为扰动后地形改变和径潮条件变化对东江干流博罗—石龙河段及东江三角洲洪季连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东江干流及东江三角洲水系成环发育程度较低,河道共享性较高,平均节点连接率大于1;地形下切和径潮条件变化未改变结构连通性;输运连通性既受河道地形变化的影响,也受径潮条件变化的影响,其中河道地形下切使水量传输能力减小,河流输运连通性减弱;径流增大及外海潮动力减小均导致水量传输能力增大,河网输运连通性增强。研究成果可为东江三角洲防洪、水利工程规划及水生态环境等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