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28篇
地质学   22篇
海洋学   8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有着海洋"热带雨林"之称的生物礁,是一个由各类生物组成的高级生态系统,无论是现代还是古代的生物礁都对环境的变化十分敏感.地质历史时期,古环境和古气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生物礁的发展和演化,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晚古生代冰期对石炭纪生物礁的作用.晚古生代冰期是显生宙以来最为重要的气候变冷事件之一,开始于泥盆纪末,结束于早二叠世,导致全球古气候和古环境发生了剧烈变化,并对石炭纪生物礁系统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多年来,在地质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虽然已经在晚古生代冰期和石炭纪生物礁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并未对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深入研究.本文系统总结了两大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受古环境和古气候影响,石炭纪生物礁经历了独具特色的发展和演化史,并与晚古生代冰期的不同阶段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石炭纪各时期生物礁的繁盛或衰落与气候回暖或变冷呈现出很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92.
许天宇  王立  王原 《地球》2020,(3):64-71
在960万平方千米的广袤土地和300多万平方千米的辽阔海疆上,从鼎湖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到三江源国家公园,6,0多年的保护地建设发展,从箪路蓝缕到蓬勃兴盛,从黑龙江到南海诸岛的曾母暗沙,从帕米尔高原到乌苏里江的黑瞎子岛,保护地事业开启了新的历史征程。  相似文献   
93.
近几年来,随着GPS实时差分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GPS实时差分原理的RTK技术已经在20公里左右的范围内取得了成功。与传统测量方式相比,RTK技术具有观测效率高、测量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布点方式灵活、节省费用等明显的技术优势,已展现出了极为广阔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研究,感到RTK技术在土地调查与监测工作领域中,主要可以应用于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94.
地震波在含裂隙岩石内传播时,很大程度上会受到裂隙系统与其内的流体所影响.本文在Chapman提出的频变各向异性理论的基础上,研究气水两相流体受频率影响的程度.不同于许多局限于单一流体假设的频变各向异性理论研究,本文着重于两相流体部分饱和的情况.因此计算频变各向异性弹性常数尤为重要,本文考虑了气水两相的相对渗透率对横波速度及其衰减的影响,并引入了基于分形理论的相对渗透率模型.首先研究在不同分形维数的情况下,气水两相相对渗透率随含水饱和度的变化趋势,并且随着该变化对有效流体迁移率的影响.气体的相对渗透率与分形维数成正比例关系,而水的相对渗透率与分形维数成反比例关系.随后根据数值算例计算双相不混溶流体饱和裂隙岩石频变各向异性弹性模量的方程,得到横波速度及横波衰减,对比分析相对渗透率及分形维数的变化对横波速度和横波衰减的影响.根据算例结果可知,在不同频率下,相对渗透率对横波速度和横波衰减的影响程度不同,在中频时最大.引入不同的相对渗透率模型,能在中频时观察到其对横波速度和衰减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95.
针对具有多源信息、多目标、多约束条件特征的输电线路径选线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耦合多源地理信息和改进遗传算法的输电线路智能选线算法。以输电线路智能选线为目标,综合考虑路径长度、地理综合成本、路径连贯性、规避障碍物等约束条件构建智能选线模型,在综合分析多源地理信息及输电线路设计规范基础上,采用地理信息技术栅格叠加分析方法和三角模糊数层次分析法获得地理综合成本;采用自适应交叉、变异算子改进传统遗传算法,合理控制搜索范围,有效避免局部最优。以贵州省遵义市东南部地区为实验区开展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所提算法获得的输电线路径方案,不仅能缩短路径线路总长度,而且能够有效降低路径地理综合成本。研究结果验证了该文所提出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可应用于输电线路径的数字化、智能化选线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